原料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的科学保障?

原料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的科学保障?简介

发布时间:2025-04-03 06:30:11

更新时间:2025-05-09 19:27:32

咨询点击量:6

发布来源:检测资讯中心

在工业生产中,原料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原料进行科学的检测,不仅能够有效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能帮助生产商及消费者避免潜在的风险。然而,如何通过高效的检测方法来保证原料的符合性与优质性,已成为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原料检测的科学方法与步骤。
原料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的科学保障?内容

检测样品

原料检测首先从采集样品开始,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样品的选择应当遵循随机性和代表性的原则,以确保其能够充分反映原料的总体特性。例如,在液体原料的检测中,通常会从多个不同位置抽取样本,确保样品能够反映原料的整体品质。

检测项目

原料检测的项目通常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原料类型进行定制化选择。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 物理性质检测:如颗粒度、密度、溶解度等,主要用于验证原料的物理特性。
  • 化学成分分析:包括原料中的主要元素和化学成分,确保其符合行业标准。
  • 微生物检测:特别是在食品和医药行业中,需检测原料中是否含有有害微生物。
  • 重金属检测:例如铅、汞等元素,确保原料不会对环境或人体造成危害。

不同的原料,其检测项目也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合理选择检测项目是确保原料质量的基础。

检测仪器

为了提高检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现代原料检测依赖于一系列先进的检测仪器。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光谱仪:用于分析化学成分及元素组成,广泛应用于金属、矿物及食品原料检测。
  • 气相色谱仪:主要用于检测原料中的有机成分和挥发性物质,尤其适用于化工及食品行业。
  • 液相色谱仪:适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分离和分析,常用于医药和化学制品的检测。
  • 微生物培养箱:用于对原料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与分析,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这些检测仪器的精密度和适用性决定了原料检测的可靠性,选择合适的仪器对于检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检测方法

原料检测的方法通常依赖于实验室的操作规程,且要严格遵循相关的行业标准。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 抽样法:通过随机或系统抽样,从大批量原料中选取部分样品进行检测,确保具有代表性。
  • 标准化检测法:基于国家或行业的标准,采用固定的实验流程与操作步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 快速检测法:通过便捷的现场检测工具和技术,快速判断原料的合规性,常用于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控。
  • 高精度分析法:如质谱法、核磁共振(NMR)等,用于对原料进行更高精度的分析,尤其在高端化学、医药等领域。

每种检测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标准(部分)

《 NY/T 4424-2023 饲料原料 过氧化值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原料 过氧化值的测定
  • 标准号:NY/T 4424-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 发布日期:2023-12-2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4-05-01
    技术归口: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饲料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饲料原料 过氧化值的测定》,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文件描述了饲料原料过氧化值的指示剂滴定和电位滴定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饲料原料过氧化值的测定。电位滴定法和指示剂滴定法适用于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谷物及其加工产品、奶油及其加工制品、陆生动物产品及其副产品、水生生物及其副产品、其他植物和藻类及其加工产品。指示剂滴定法不适用于辣椒籽油、乌贼油、大豆磷脂油、大豆磷脂油粉等油脂或油脂产品。本文件电位滴定法检出限为0.1mmol/kg(0.0025g/100g),定量限为0.4mmol/kg(0.01g/100g);指示剂滴定法检出限为0.3mmol/kg(0.0076g/100g),定量限为1.2mmol/kg(0.0304g/100g)。

《 NY/T 4423-2023 饲料原料 酸价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原料 酸价的测定
  • 标准号:NY/T 442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 发布日期:2023-12-2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4-05-01
    技术归口: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饲料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饲料原料 酸价的测定》,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文件描述了饲料原料中酸价的3种测定方法——冷溶剂电位滴定法(第一法)、冷溶剂指示剂滴定法(第二法)和热乙醇指示剂滴定法(第三法)。本文件适用于饲料原料酸价的测定。第一法适用于在常温下能够被冷溶剂完全溶解成澄清溶液的油脂或试样中提取的油脂,包括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谷物及其加工产品、奶油及其加工制品、陆生动物产品及其副产品、水生生物及其副产品、其他植物和藻类及其加工产品。第二法适用于在常温下能够被冷溶剂完全溶解成澄清溶液的油脂或试样中提取的油脂,包括油料籽实及其加工产品、谷物及其加工产品、奶油及其加工制品、陆生动物产品及其副产品、水生生物及其副产品、其他植物和藻类及其加工产品。不适用于辣椒油、米糠油等颜色较深的油脂以及米糠、统糠、稳定化米糠等提取后油脂试样颜色较深的饲料原料。第三法适用于在常温下不能被冷溶剂完全溶解成澄清溶液的油脂或试样中提取的油脂,包括氢化脂肪、棕榈脂肪粉。冷溶剂滴定以电位滴定法作为仲裁法。本文件检出限为0.04mg/g,定量限为0.08mg/g。

《 GB/T 14020-2024 氢化松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氢化松香
  • 标准号:GB/T 14020-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 发布日期:2024-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50
  • 实施日期:2025-04-01
    技术归口: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4020-2006
    主管部门:国家林草局
  • 标准分类:农业林产化工原料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氢化松香》由TC558(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林草局。

    本文件规定了氢化松香的技术要求,描述了相应的取样、试验方法,并规定了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氢化松香的生产、贸易、流通。

《 GB/T 44352-2024 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用活性炭通用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用活性炭通用要求
  • 标准号:GB/T 4435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 发布日期:2024-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50
  • 实施日期:2024-09-29
    技术归口: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林草局
  • 标准分类:农业林产化工原料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用活性炭通用要求》由TC558(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林草局。

    本文件规定了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用活性炭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描述了相应的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以木质原料经活化制备的,球状、柱状或无定型颗粒状的燃油蒸发排放系统用活性炭的生产、贸易、流通。

《 GB/T 44346-2024 木质活性炭鉴别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木质活性炭鉴别方法
  • 标准号:GB/T 4434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72
  • 发布日期:2024-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50
  • 实施日期:2024-09-29
    技术归口: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林草局
  • 标准分类:农业林产化工原料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木质活性炭鉴别方法》由TC558(全国林化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林草局。

    本文件描述了扫描电镜法和碳14同位素(C)法用于木质活性炭鉴别,并给出了样品制备、试验步骤以及鉴别特征图。本文件适用于木质活性炭与煤质活性炭的鉴别。

《 T/BDCA 0003-2023 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管理指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管理指南
  • 标准号:T/BDCA 000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268
  • 发布日期:2023-07-20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70
  • 实施日期:2023-08-01
    团体名称:北京日化协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与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相关的术语和因素,包括对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的控制和管理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用植物原料的品质管理和相关体系搭建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与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相关的术语和因素,包括对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的控制和管理要点。本标准适用于化妆品用植物原料的品质管理和相关体系搭建。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化妆品用植物原料CosmeticBotanicalingredient3.2品质Quality3.3常规制造工艺Conventionalpreparationprocess3.4规格specifications3.5溶剂solvent3.6助剂auxiliarycomposition3.7基原信息generalInformation3.8基础数据basicdata3.9应用数据applicationdata4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品质管理的基本原则5化妆品用植物原料的规格控制6化妆品用植物原料制造过程的验证6.1植物来源控制6.2生产设备和制造过程控制6.3原料状态控制7化妆品用植物原料使用的管理8.其他附录A植物原料主要属性名与原料状态对应关系示例

《 T/GDFCA 108-2023 食品和化妆品原料抗氧化功效的评价 体外角质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和化妆品原料抗氧化功效的评价 体外角质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法
  • 标准号:T/GDFCA 10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M731
  • 发布日期:2023-12-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23-12-29
    团体名称: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在食品和化妆品原料干预下角质细胞中SOD活性测定试验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和设备、试样制备、阳性对照、检测步骤、计算、试验有效性验证和试验报告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原料干预下体外角质细胞中SOD的活性检测,从而反映食品和化妆品原料抗氧化功效

    4 原理5 试剂或材料6 仪器和设备7 受试物8 阳性对照9 试验步骤10 试验数据处理11 质量保证和控制12 试验报告

《 T/HZMZ 001-2023 化妆品用原料 可溶性胶原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妆品用原料 可溶性胶原
  • 标准号:T/HZMZ 00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268
  • 发布日期:2024-12-18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70
  • 实施日期:2024-12-19
    团体名称:杭州市化妆品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可溶性胶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可溶性胶原类型为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XVII型胶原蛋白的化妆品原料

    一、目的意义近年来,护肤品的安全性问题愈来愈受到国家和消费者的关注,新颁布实施的《化妆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也将护肤品的安全作为重点加以监管,以更好的保证质量安全,促进化妆品产品发展。随着基因重组、蛋白质组学等科学领域基础理论、技术手段和临床医疗探索研究的不断发展,重组胶原蛋白日益成为重要的生物材料,为相关化妆品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是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与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如以下表,序号 相关法规1 国家药监局器审中心关于发布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料等2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的通告(?2022年第16号?)2 医疗行业标准?YY/T?1888-2023??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3 医疗行业标准?YY/T?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4 T/ZGKSL?004—2023?化妆品用重组胶原蛋白原料5 T/ZGKSL?005—2023??重组胶原蛋白原料质量要求及功效评价方法6 药监局的《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化妆品原料的品质是化妆品安全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安全、合格的原料是生产安全合格化妆品的必要条件。因此,制定符合本行业要求的化妆品原料标准尤为重要。胶原蛋白属于可溶性胶原的一种,其在修复基底膜带、调控细胞自净、促进胶原再生的优势也被发现,为皮肤抗衰带来全新突破。可溶性胶原已收录在2021年版《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中。但目前行业没有该原料标准,造成原料质量差异较大,甚至存在掺伪造假现象,影响产品功效,也带来产品安全风险,损害消费者权益。因此有必要制定《化妆品用原料可溶性胶原》标准,以更好地规范其生产和使用,保障产品的安全及质量。胶原蛋白种类较多,在化妆品中常见类型为Ⅰ型、Ⅲ型、XVII型。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原则本文件依据可溶性胶原中的XVII型胶原蛋白的行业现有研究文献、各企业批次检测数据,参考了《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要求,确定了化妆品用可溶性胶原的检验方法和技术指标。本文件按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GB/T1.2-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的标准化文件起草规则》、GB/T20001.10-2014《标准编写规则第10部分:产品标准》。2、标准的主要内容及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2.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可溶性胶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或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是含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的化妆品用原料可溶性胶原。专家组提出本文件的所有技术基表指标是基于DNA重组技术制备的XVII型胶原蛋白得出,为了更严谨、准确的描述应该为“适用于可溶性胶原类型为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XVII型胶原蛋白的化妆品原料”。经起草组讨论后决定采纳专家组的意见,并且删除原有的注及其内容。2.2规范性引用文件列举了本标准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名称和标准号。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37626化妆品中阿莫西林等9种禁用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YY/T1849重组胶原蛋白《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专家讨论阶段,起草组接纳专家的建议“在引用规范文件中加入版本号”。故在最新版本中体现了引用规范文件的版本号。如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2.3术语和定义YY/T1849-2022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3.1可溶性胶原solublecollagen经起草组专家指出:“盐溶液溶解”需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和《已使用化妆品原料目录(2021年版)》的命名规则相对应的,一般可溶性胶原指在溶液中溶解,可以是水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结论:水溶解/盐溶液溶解的胶原蛋白。在专家讨论阶段,专家组提出本文件的技术内容是基于XVII型胶原蛋白得出,建议增加XVII型胶原蛋白的定义。XVII型胶原蛋白CollagenXVII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其N端位于细胞质中,C端位于细胞外基质中。也有专家提到,依据GB/T1.1-2020的要求,定义必须在文件正文中出现两次以上,“XVII型胶原蛋白”明显是在文件中出现次数不够的,所以不需要做额外的定义。起草组接纳专家的建议,不对“XVII型胶原蛋白”做额外的定义。2.4技术要求2.4.1感官指标化妆品原料的感官指标会直接影响化妆品产品的外观,从而影响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因不同生产商选择的生产工艺、添加的助剂存在差异,会导致原料性状及外观存在差异。起草组对未名拾光提供的7个批次样品的感官指标按照规定检测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见下表1。表1:7个样品感官指标检测结果项目 批次1 批次2 批次3 批次4 批次5 批次6 批次7外观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 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可见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现有文献中对可溶性胶原感官指标要求:《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要求无杂质;《YY/T1849重组胶原蛋白》要求无明显可见异物。结论:根据7个批次样品检测数据,结合各原料工艺,确定外观为:无色透明至半透明液体;气味为:无或略有特征气味(但由于本文件的参考样品少,故外观和气味中,随着行业发展,可能存在其他外观或气味要求,需根据原材料具体形态规定外观或气味要求,且给出研究资料说明与本文件描述不符的原因)。可见异物为:无异物。由于之前的指标中采用的参数是复配后的,故要修改为,再用3个批次(粉末)和3个批次(液体)的进行进一步的指标确认如下表2。项目 批次1粉末 批次2粉末 批次3粉末 批次1液体 批次2液体 批次3液体外观 白色/淡黄色/无色透明液体或凝胶,或白色/类白色冻干粉或海绵状固体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 无或略有特征气味可见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 无异物pH 3.5-8.0(合格)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 同左综上,起草组结合参考《YY/T1849重组胶原蛋白》的指标要求确认外观为:白色/淡黄色/无色透明液体或凝胶,或白色/类白色冻干粉或海绵状固体。气味和可见异物指标不变。2.4.2理化指标可溶性胶原原料是基因重组技术而得到的液体,根据其原料特性和《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的要求,评价其质量的理化指标选择了鉴别(识别产品是否是该胶原的核心)、pH(化妆品原料需要的基本理化指标)、宿主细胞蛋白质残留量(属于风险物质的质量控制)、纯度(影响产品的质量的关键指标)、渗透压摩尔浓度(是否渗透皮肤是关键的)、炽灼残渣(蛋白类化妆品原料需要的基本理化指标)进行研究。其中宿主细胞蛋白质残留量、纯度、渗透压摩尔浓度、炽灼残渣参考了YY/T1849重组胶原蛋白和YY/T1888的要求。鉴别参考了YY/T1849重组胶原蛋白和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的要求。鉴别的指标可参考氨基酸序列及覆盖度、肽图、分子量、等电点、巯基和二硫键、消光系数、电泳图型、液相色谱图谱等方式进行鉴别,鉴别要符合要求;pH指标参考了7个批次样品以及结合YY/T1888中的范围值(5.5~8.0)确认采用pH范围值为4.0~8.0;宿主细胞蛋白质残留量参考了YY/T1888中外用的范围值(≤0.1%);纯度直接采用YY/T1888中的范围值(≥95%);渗透压摩尔浓度直接采用YY/T1888中的范围值(270mOsmol/kg~360mOsmol/kg)。结论:鉴别指标为符合规定要求;pH指标为5.5~8.0;宿主细胞蛋白质残留量指标为≤0.1%;纯度指标为≥95%;渗透压摩尔浓度指标为270mOsmol/kg~360mOsmol/kg。由于之前的7批次与本文件的范围是不一样的,“pH范围值为4.0-8.0”是否准确和是否是生产企业的参数?需要起草组做进一步的验证。起草组随后对表2的3个批次(粉末)和3个批次(液体)中的技术指标进行核定,pH是3.5-8.0。通咨询了这些批次的生产厂家,得到的回复是由于XVII型胶原蛋白受温度影响会存在pH低值为3.5和高值8.0的情况,所以定了pH范围值为3.5-8.0。最后起草组决定pH范围值为3.5-8.0。2.4.3卫生指标2.4.3.1微生物指标根据原料的使用目的及工艺配方的特性,其主要应用于化妆品中。《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菌落总数≤1000CFU/g(除眼部化妆品、口唇化妆品和儿童化妆品外),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0CFU/g,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不得检出。但考虑到本文件的工艺本身涉及到微生物及人类同源的蛋白,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要远低于《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YY/T1849中提到如果重组胶原蛋白成品以非无菌的方式提供,每1g、1mL或10cm2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超过102CFU,霉菌和酵母菌南落数不得超过10CFU,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在标准中要体现先进性,其指标往往要严格于现有的法规和标准的要求或选择其中最严格的,所以微生物指标采用YY/T1849的要求。结论:菌落总数≤1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10CFU/g;耐热大肠菌群、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不得检出。2.4.1.2有害物质指标根据原料的使用目的及工艺配方的特性,其主要应用于化妆品中。《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规定:砷≤2mg/kg,铅≤10mg/kg,汞≤1mg/kg,镉≤5mg/kg。但考虑到本文件的工艺本身涉及到微生物,且涉及到与人体同源的蛋白,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中明确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会必然产生的风险物质“残余抗生素”,故增加“重金属总量”和“残余抗生素含量”指标,残余抗生素含量≤50ng/mg,重金属总量≤10mg/kg。经专家指出重金属总量如果按照铅来算,那么就与后面的指标铅发生冲突产生歧义,建议把重金属总量指标删除。起草组接纳专家组的意见。2.5检验方法检验方法的选取原则为:优先采用化妆品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然后选取与其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其中,纯度的检测方法在同优先等级的法规和标准中有两个方法(色谱法和电泳法),根据参编企业反馈的意见“色谱法和电泳法两者都并不困难,色谱法的成本价格会在仪器上,电泳法的价格会在试剂耗材上”。考虑到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的生产企业大多数具有色谱法的仪器,故选取普适性的色谱法作为纯度检测的方法。残余抗生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在标准的起草稿中采用了多种检测方法。经查阅文献得知宿主细胞一般为大肠杆菌、酵母菌、CHO细胞,本标准的产品应用的是菌类,这些菌类(大肠杆菌、酵母菌)细胞可能代入的抗生素为青霉素,故标准文件选取GB/T3762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专家组提出由于外观有多种形态,如“白色/淡黄色/无色透明液体或凝胶,或白色/类白色冻干粉或海绵状固体”,建议对实验中的粉末如何调成溶液才能检测需要明确。起草组结合参考《YY/T1849重组胶原蛋白》的指标检验方法确认后,把原来的指标检验方法修改为以下:可见异物按照YY/T1849中5.2.2描述的方法进行检测。鉴别按照YY/T1849中5.3描述的方法进行检测。pH值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的方法检测。宿主细胞蛋白质残留量按照YY/T1849中5.5.3、5.5.4和5.5.5描述的方法进行检测。纯度按照YY/T1849中5.3描述的方法进行检测。渗透压摩尔浓度按照YY/T1849中5.2.7描述的方法进行检测。微生物指标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第五章微生物检验方法的规定检测。汞、铅、砷、镉按照《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检测。残余抗生素含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免疫化学法”的“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试验。其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按照GB/T3762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注:适用时,可根据采用的菌种确定可能带入的抗生素,选择适用的检测方式。2.6检验规则组批专家组认为起草组原引用的组批的描述已经不符合现在的生产需求,结合现有其他标准的改动,对本标准的描述修正为“在同一生产周期、同一工艺过程内生产的,质量具有均一性的一定数量的产品”。起草组采纳其意见。其他依照现有标准、法规、文献等确定。2.7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及保质期依照现有标准、法规、文献等确定。三、专利和知识产权说明本文件没有涉及知识产权及专利。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1、本文件制定过程中未查到同类国际、国外标准。本文件不采用国际标准。2、与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在化妆品原料方面,我国已发布的化妆品原料国家标准主要有:GB/T34819-2017 化妆品用原料甲基异噻唑啉酮;GB/T35915-2018 化妆品用原料珍珠提取物;GB/T33306-2016 化妆品用原料D-泛醇;GB/T34820-2017 化妆品用原料乙二醇二硬脂酸酯。尽管针对在在化妆品原料方面已经具有相关的国家标准给出指引,但是随着化妆品行业技术的提高、法规的完善,以及各个原料之间存在各项技术要求的差异。这些国家标准属于为特定性原料制定的专用性标准,无法满足其他化妆品原料的要求。因此,为了填补日化行业发展的标准空白,为行业高速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十分有必要的。五、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本标准技术指标符合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要求。六、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无。

《 T/LNFF 001-2024 新能源锂电池原料制备用过滤材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新能源锂电池原料制备用过滤材料
  • 标准号:T/LNFF 00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178
  • 发布日期:2024-12-17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99
  • 实施日期:2024-12-17
    团体名称:辽宁省纺织服装协会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锂电池原料制备用过滤材料的分类与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锂云母制备碳酸锂过程中使用的机织过滤材料

    技术要求:1.内在质量内在质量要求应相关要求。2.外观质量外观疵点的评定按照FZ/T64015—2023中5.2.1的规定。在每100平方米过滤材料上,应无重缺陷,且轻缺陷数量不超过3个。3.过滤性能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应综合考虑需方生产过程中固液物料的压力和通量,在此压力和通量下,根据物料粒径大小选择适宜规格的过滤材料,以满足截留率达到60%以上的要求。如需方对截留率有特别要求,应根据其要求另行设计选择过滤材料规格。

《 T/QCSA 8-2024 化妆品用原料 冬虫夏草菌丝液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妆品用原料 冬虫夏草菌丝液
  • 标准号:T/QCSA 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268
  • 发布日期:2024-12-0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70
  • 实施日期:2024-12-15
    团体名称: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冬虫夏草菌丝液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从青海冬虫夏草中分离得到的蝙蝠蛾被毛孢(中国被毛孢)(HirsutellaSinensis)菌种液体发酵培养所得菌丝及培养液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附录A标准物质液相色图谱附录B腺苷的测定方法

《 T/QCSA 7-2024 化妆品用原料 冬虫夏草菌丝粉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妆品用原料 冬虫夏草菌丝粉
  • 标准号:T/QCSA 7-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268
  • 发布日期:2024-12-0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70
  • 实施日期:2024-12-15
    团体名称:青海省冬虫夏草协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冬虫夏草菌丝粉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3.1青海冬虫夏草3.2冬虫夏草菌丝粉4技术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规则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保质期附录A标准物质液相色图谱附录B腺苷的测定方法

《 T/AHSX 16-2024 饲料原料 蒙脱石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原料 蒙脱石
  • 标准号:T/AHSX 1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132
  • 发布日期:2024-11-1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 实施日期:2024-11-25
    团体名称:安徽省饲料与健康养殖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饲料原料蒙脱石粉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蒙脱石为原料生产蒙脱石粉。用于蒙脱石的生产者声明产品符合性,或作为组织生产、贸易结算和产品监管的依据。

《 T/AHSX 15-2024 饲料原料 酿酒酵母培养物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原料 酿酒酵母培养物
  • 标准号:T/AHSX 15-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132
  • 发布日期:2024-11-15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 实施日期:2024-11-25
    团体名称:安徽省饲料与健康养殖行业协会
  • 标准分类: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的生产工艺、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饲料原料酿酒酵母培养物生产及质量评判,或作为贸易结算和产品监管的依据。

《 T/CSTM 01372-2024 再生钢铁原料钢水收得率的测定 熔融重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再生钢铁原料钢水收得率的测定 熔融重量法
  • 标准号:T/CSTM 0137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H11/M745
  • 发布日期:2024-10-31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01
  • 实施日期:2025-01-31
    团体名称: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 标准分类:冶金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熔融重量法测定再生钢铁原料钢水收得率的方法,包含方法概述、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允许差与结果、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炼铁、炼钢、铸造及铁合金冶炼时作为铁素炉料原料使用的破碎料、钢板料和钢筋切粒等再生钢铁原料,其他类型再生钢铁原料可参考使用

    本文件规定了熔融重量法测定再生钢铁原料钢水收得率的方法,包含方法概述、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样品、试验步骤、试验数据处理、允许差与结果、试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炼铁、炼钢、铸造及铁合金冶炼时作为铁素炉料原料使用的破碎料、钢板料和钢筋切粒等再生钢铁原料,其他类型再生钢铁原料可参考使用。

《 T/CI 374-2024 化妆品用原料 人参皂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妆品用原料 人参皂苷
  • 标准号:T/CI 37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Y42/C268
  • 发布日期:2024-09-29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70
  • 实施日期:2024-09-29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人参皂苷(包括稀有人参皂苷)的基本信息、技术要求和检测项目、毒理学、稳定性要求,描述了对应的试验方法、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人参、西洋参等植物的根、根茎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等工艺制备的人参皂苷(包括稀有人参皂苷)类;或以合成生物学手段制备的人参皂苷(包括稀有人参皂苷)类化妆品原料的质量控制

    本文件规定了化妆品用原料人参皂苷(包括稀有人参皂苷)的基本信息、技术要求和检测项目、毒理学、稳定性要求,描述了对应的试验方法、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人参、西洋参等植物的根、根茎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等工艺制备的人参皂苷(包括稀有人参皂苷)类;或以合成生物学手段制备的人参皂苷(包括稀有人参皂苷)类化妆品原料的质量控制。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最终品质,因此原料检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理选择检测样品、确定检测项目、应用合适的检测仪器与方法,生产商可以有效控制原料的质量,避免因原料问题带来的潜在风险。原料检测不仅是质量控制的基础,更是保障消费者安全和企业声誉的重要手段。

原料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的科学保障?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原料检测:如何确保产品质量的科学保障?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