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在抗氧化性检测中,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植物提取物、食品成分、饮料、药物、化妆品等。每种样品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加工方式等都可能影响其抗氧化性能的表现。因此,选择合适的样品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一步。
检测项目
抗氧化性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项目:
- 总抗氧化能力(TAC):反映样品整体抗氧化能力,通常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测量其自由基清除能力。
- 还原性能力:通过测量样品还原金属离子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效果。
- 清除自由基能力:检测样品清除特定自由基(如DPPH、ABTS等)的能力。
- 酶活性检测:某些天然植物或食品中的酶类物质也具有抗氧化性,通过测量酶活性来间接评估抗氧化性。
检测仪器
抗氧化性检测涉及到多种仪器设备,常见的包括: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测量抗氧化物质与自由基反应后的吸光度变化,定量评估其抗氧化效果。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通过分离样品中的抗氧化成分,并结合UV检测器,定量测定各成分的抗氧化活性。
- 电化学分析仪:用于测定样品的电化学反应特性,如电位变化等,进而评估其抗氧化性。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用于分析抗氧化成分的分子结构,从而推测其抗氧化机制。
检测方法
常见的抗氧化性检测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广泛应用的方法:
- DPPH法(2,2-二苯基-1-苦基肼法):此方法通过测量样品与DPPH自由基反应后的吸光度变化来评估抗氧化性。DPPH自由基具有紫色,样品的抗氧化物质能使其还原为无色,从而反映其抗氧化能力。
- ABTS法:通过ABTS自由基与抗氧化物质的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来测量抗氧化性。此法能够检测水溶性及脂溶性抗氧化物质。
- FRAP法(铁还原抗氧化能力法):通过测量样品中铁离子的还原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性。该方法简便且具高通量特点,适用于食品和饮料样品。
- ORAC法(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法):此方法通过测定样品在特定条件下吸收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估其抗氧化性,通常应用于复杂体系的评估。
检测标准(部分)
《 HB 5258-2000 钢及高温合金的抗氧化性测定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钢及高温合金的抗氧化性测定试验方法
- 标准号:HB 5258-200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5
- 发布日期:2000-01-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80
- 实施日期:2000-0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HB 5258-83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玻璃和陶瓷工业HB 航空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用钢、高温合金及高温防护涂层的抗氧化性测定的试验设备及仪器、试验方法及试验条件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等。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用钢、高温合金及高温防护涂层的抗氧化性测定,亦可用于高温合金与各种高温防护涂层的抗氧化性对比试验。钛合金的抗氧化性测定亦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 T/CSTM 01105-2023 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T/CSTM 01105-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Q40/C308
- 发布日期:2023-10-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80
- 实施日期:2024-01-13
- 团体名称: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 标准分类:Q 卫生和社会工作玻璃和陶瓷工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包括强度变化率/脱碳层厚度法和氧化失重法两种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评定及试验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的测试评定本文件规定了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包括强度变化率/脱碳层厚度法和氧化失重法两种方法的原理、仪器设备、试样制备、试验步骤、结果评定及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的测试评定
《 T/CI 134-2022 抗氧化性能光电化学测定方法 及检测仪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抗氧化性能光电化学测定方法 及检测仪器
- 标准号:T/CI 134-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M731
- 发布日期:2022-12-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
- 实施日期:2022-12-05
- 团体名称: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
- 标准分类: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化工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光电化学法测定抗氧化性能的方法及检测仪器本文件适用于基于ug-C3N4/TiO2(超薄氮化碳/二氧化钛)的光电化学平台对水溶性以及油溶性体系抗氧化性能检测分析可以实现对含有天然及人工合成抗氧化剂体系的抗氧化性能检测,如天然蔬果、果汁、红酒、茶叶、食用油等食品体系,及中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产品的检测基于其他光电材料的光电化学平台对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性能检测参照使用3.1 抗氧化剂antioxidant一类分子或离子,其在较低浓度的情况下可以保护生物体免受氧化活性物质的损伤
3.2 抗氧化能力antioxidantability又称为还原能力,抗氧化剂消除氧化活性物质的能力,或者称为抗氧化剂与氧化活性物质反应的能力
3.3 抗氧化容量antioxidantcapacity指含有多种抗氧化剂的体系总的抗氧化能力
注:考虑到多种抗氧化剂之间通常存在相互作用(如协同作用、加和作用、拮抗作用等),含有多种抗氧化剂体系总的抗氧化能力不仅是单个抗氧化剂抗氧化能力的简单加和,因此用抗氧化容量来描述,区别于单个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
3.4 抗氧化标准品当量值equivalentvalueofantioxidantstandard测定实际样品的抗氧化容量时,需要先对抗氧化标准品进行浓度梯度检测得到光电流-浓度线性拟合方程,然后检测实际样品得到光电流值将其代入线性拟合方程,得到对应的浓度值即为该实际样品的抗氧化标准品当量值
4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O:抗氧化剂(antioxidant)AC:抗氧化容量(antioxidantcapacity)ITO: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透明导电膜玻璃GA:没食子酸(gallicacid)AA:抗坏血酸(ascorbicacid)QR:槲皮素(quercetin)CA:咖啡酸(caffeicacid)CT:儿茶素(catechin)GSH:谷胱甘肽(glutathione)RT:芦丁(rutin)FT:漆黄素(fisetin)RA:白藜芦醇(resveratrol)PC:原花青素(procyanidins)EC:表儿茶素(epicatechin)CHA:绿原酸(chlorogenicacid)EG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TBHQ: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PG:没食子酸丙酯(propylgallate)BHT:二丁基羟基甲苯(butylatedhydroxytoluene)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hydroxyanisole)VE:维生素E(vitaminE)TROLOX:水溶性维生素ECys:半胱氨酸(Cysteine)5 原理利用构建的半导体及复合材料通过光催化法产生含氧自由基,自由基类活性物质可与被检测体系中的抗氧化剂物种发生反应而引起光电流的变化,且与体系中的其他物种不发生反应
据此设计的光电检测体系包括必要的进样系统、电解池系统、光驱动系统、数据传输/分析系统及配套传感芯片等,通过对光电流的收集和数据分析可实现被测体系抗氧化能力的检测
如图1所示,在可见光照射下,电子从ug-C3N4的价带跃迁到导带,而价带则留有空穴生成
因为ug-C3N4和TiO2导带位置匹配,电子迅速通过TiO2的导带而到达ITO电极产生光电流
当在体系中加入抗氧化剂后,抗氧化剂可以与ug-C3N4价带上的空穴反应,重新获得电子,进而进行下一次激发,这一过程可实现光电流信号的放大
当使用抗氧化容量检测仪进行测试,先使用标准品测出一组浓度梯度值,得到一个拟合直线方程,输入到仪器程序里面,当测定实际样品时,会直接输出浓度值
图1为基于单电子转移的抗氧化容量测定机理图
《 DB23/T 2067-2019 低硫高抗氧化性可膨胀石墨的加工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硫高抗氧化性可膨胀石墨的加工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23/T 2067-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Q50
- 发布日期:2019-07-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80
- 实施日期:2019-08-22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采矿和矿产品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黑龙江省非金属矿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低硫高抗氧化性可膨胀石墨的加工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JC/T 2530-2019 非氧化物精细陶瓷抗氧化性测试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非氧化物精细陶瓷抗氧化性测试方法
- 标准号:JC/T 2530-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Q32
- 发布日期:2019-05-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60
- 实施日期:2019-11-01
- 技术归口:全国工业陶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94)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玻璃和陶瓷工业采矿业JC 建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非氧化物精细陶瓷抗氧化性测试方法》,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非氧化物精细陶瓷抗氧化性测试方法的术语和定义、试验设备、试样、试验步骤、计算和试验报告。该方法可用于材料研发、设计、表征、质量控制。
《 DL/T 953-2018 水处理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耐热性能及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处理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耐热性能及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 标准号:DL/T 953-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0
- 发布日期:2018-06-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 实施日期:2018-10-01
- 技术归口: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 代替标准:代替DL/T 953-2005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电力DL 电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水处理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耐热性能及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
《 GB/T 13244-1991 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13244-1991
- 中国标准分类号:Q44
- 发布日期:1991-11-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80
- 实施日期:1992-07-01
- 技术归口:全国耐火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7732-2008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玻璃和陶瓷工业耐火材料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含碳耐火材料抗氧化性的原理、设备、试样、程序、结果计算和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镁碳砖、铝碳砖抗氧化性的测定。
《 GB/T 39100-2020 多肽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多肽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
- 标准号:GB/T 39100-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 发布日期:2020-09-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多肽抗氧化性测定 DPPH和ABTS法》由TC387(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DPPH和ABTS法测定多肽抗氧化性能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多肽体外抗氧化性能的测定。
《 GB/T 17631-1998 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17631-1998
- 中国标准分类号:W59
- 发布日期:1998-12-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80.70
- 实施日期:1999-03-01
- 技术归口: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产品土工布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 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由TC209(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209SC7(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产业用纺织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和聚乙烯类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抗氧化性能的试验方法。
《 GB/T 13303-1991 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
- 标准号:GB/T 13303-1991
- 中国标准分类号:H21
- 发布日期:1991-12-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040.30
- 实施日期:1992-10-01
- 技术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冶金金属材料试验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钢的抗氧化性能测定方法》由TC183(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83SC11(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本标准规定了用减重法或增重法测定钢及合金在高温下气体介质中抗氧化性能试验的设备、试样、试验过程及抗氧化性能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钢及合金在高温下气体介质中抗氧化性能的测定。在高温下其他腐蚀性气体介质中抗蚀性能的测定亦可参照使用。
《 GB/T 32329-2015 氮氧化物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变温氧化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氮氧化物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变温氧化法
- 标准号:GB/T 32329-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Q49
- 发布日期:2015-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81.080
- 实施日期:2016-07-01
- 技术归口: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玻璃和陶瓷工业耐火材料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氮氧化物材料抗氧化性试验方法 变温氧化法》由TC415(全国产品回收利用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标准规定了用变温氧化法测试氮氧化物材料抗氧化性的原理、试验设备及仪器、试样、试验步骤、结果计算、评价指标及试验报告。本标准适用于氮氧化物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抗氧化性的测试和评价。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抗氧化性检测不仅是研究产品质量和功效的核心步骤,也是健康产业和科研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能够精准评估抗氧化成分的效果,帮助消费者和生产者做出明智选择。随着技术的发展,抗氧化性检测方法和设备不断优化,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为我们提供更多关于健康、环境和科技创新的宝贵数据。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抗氧化性检测:如何科学测量抗氧化效果?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