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信息(部分)
动态力学检测主要针对哪些产品?
动态力学检测适用于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弹性体等,用于评估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力学性能,如模量、阻尼特性等。
该检测的用途范围是什么?
主要用于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失效分析等领域,帮助优化产品设计并验证其在复杂工况下的可靠性。
动态力学检测的概要是什么?
通过施加周期性应力或应变,测量材料的动态响应,分析其粘弹性行为及温度、频率依赖性。
检测项目(部分)
- 弹性模量:衡量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与应变关系
- 损耗因子:表征材料能量耗散能力
- 玻璃化转变温度:确定材料从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临界温度
- 储能模量:反映材料储存弹性形变能量的能力
- 蠕变性能:评估材料在恒定应力下的时间依赖性变形
- 应力松弛:分析材料在恒定应变下应力随时间衰减的特性
- 疲劳寿命:测定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失效周期数
- 频率依赖性:研究材料力学性能随加载频率的变化规律
- 温度扫描:分析材料模量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 动态粘度:表征材料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 屈服强度:确定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临界应力
- 断裂韧性:评价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 相变行为:检测材料内部结构变化的特征参数
- 各向异性:分析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差异
- 应变硬化指数:描述材料塑性变形中强度增加的速率
- 动态刚度:系统在振动条件下的刚性表现
- 阻尼系数:量化系统振动能量衰减效率
- 松弛谱:解析材料内部不同尺度的分子运动特征
- 非线性响应:研究大变形下的力学行为偏离线性规律的程度
- 界面结合强度:评估复合材料中不同相间的结合质量
检测范围(部分)
- 橡胶材料
- 热塑性塑料
- 热固性树脂
- 粘弹性胶体
- 高分子共混物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 弹性泡沫材料
- 生物医用材料
- 粘合剂与密封胶
- 涂料与涂层
- 纳米复合材料
- 形状记忆聚合物
- 阻尼减震材料
- 3D打印耗材
- 电子封装材料
- 轮胎用橡胶化合物
- 隔音隔热材料
- 食品包装薄膜
- 汽车内饰材料
- 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
检测仪器(部分)
- 动态力学分析仪(DMA)
- 旋转流变仪
- 万能材料试验机
- 疲劳试验机
- 动态热机械分析仪
- 振动台测试系统
- 冲击试验机
- 蠕变试验机
- 动态载荷模拟器
- 多轴振动测试系统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33061.4-2023 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 非共振拉伸振动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 非共振拉伸振动法
-
- 标准号:GB/T 33061.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 发布日期:2023-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 实施日期:2024-03-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 非共振拉伸振动法》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描述了在0.001 Hz~100 Hz频率范围内测定塑料拉伸复数模量E的受迫非共振方法。 注:更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测定的动态性能出现较大的误差(见9.5.1和10.1.2)。 本文件适用于0.01 GPa~5 GPa动态储能模量的测定,也可用于研究研究超出此模量范围的塑料,但采用其他非拉伸变形模式可更精确测定其动态力学性能[即G′<0.01 GPa的剪切模式(见GB/T 33061.6),E′>5 GPa的弯曲模式(见ISO 6721-3或GB/T 33061.5)]。 本文件特别适用于损耗因子大于0.02的测定,以便于研究大多数玻璃态橡胶态松弛区的动态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见GB/T 33061.1)。
《 GB/T 33061.7-2023 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7部分: 非共振扭转振动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7部分: 非共振扭转振动法
-
- 标准号:GB/T 33061.7-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 发布日期:2023-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 实施日期:2024-03-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7部分: 非共振扭转振动法》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描述了在0.001 Hz~100 Hz频率范围内测定矩形或圆柱形固体塑料的剪切复数模量G*的扭转非共振方法。更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测定的动态性能出现较大的误差(见10.1.1和9.5.1)。 本文件适用于10 MPa(硬橡胶)~10 GPa(纤维增强塑料)动态储能模量的测定,也可用于研究模量小于10 MPa的塑料,但采用简单的剪切 (见GB/T 33061.6)或平行板之间薄层的扭转变形可更精确测定其动态力学性能。 本文件特别适用于损耗因子大于0.02的测定,以便于研究大多数玻璃态橡胶态松弛区的动态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见GB/T 33061.1)。 注:扭摆法(见ISO 6721-2)可用于损耗因子小于0.1的测定,但是本文件描述的方法能够覆盖更宽和连续的频率范围。
《 GB/T 33061.6-2023 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非共振剪切振动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非共振剪切振动法
-
- 标准号:GB/T 33061.6-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 发布日期:2023-08-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 实施日期:2024-03-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6部分:非共振剪切振动法》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本文件描述了在0.01 Hz~100 Hz的频率范围内测定塑料剪切复数模量G*的受迫非共振方法。 注: 更高的频率可能导致测定的动态性能出现较大的误差(见9.5.1和10.1.2)。 本文件适用于0.1 MPa~50 MPa动态储能模量的测定。本文件可研究模量大于50 MPa的材料,但采用扭转振动方式可更精确地测定其动态剪切力学性能(见ISO 6721-2和GB/T 33061.7)。 本文件特别适用于损耗因子大于0.02的测定,以便于研究大多数玻璃态橡胶态松弛区的动态性能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见GB/T 33061.1)。
《 DB44/T 1286-2014 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扭摆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扭摆法
-
- 标准号:DB44/T 1286-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 发布日期:2014-01-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 实施日期:2014-05-01
- 技术归口: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制造业采矿业安徽省广东省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利用扭摆装置测定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两种方法(方法A和B)。塑料动态力学性能是指在0.1Hz到10Hz频率范围内的小应变情况下,扭转模量的储能部分和损耗部分随温度变化的性质。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不适用于非对称性复合塑料板和橡胶。
《 GB/T 33061.10-2016 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0部分:使用平行平板振荡流变仪测定复数剪切黏度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0部分:使用平行平板振荡流变仪测定复数剪切黏度
-
- 标准号:GB/T 33061.10-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 发布日期:2016-10-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 实施日期:2017-05-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0部分:使用平行平板振荡流变仪测定复数剪切黏度》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GB/T 33061.1-2016 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通则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通则
-
- 标准号:GB/T 33061.1-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 发布日期:2016-10-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80.01
-
- 实施日期:2017-05-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塑料塑料综合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塑料 动态力学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通则》由TC15(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15SC4(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用方法和产品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动态力学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