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信息(部分)
微囊藻检测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微囊藻检测产品主要用于环境水质监测、饮用水安全评估、水产养殖水体管理等领域,帮助识别和定量水体中微囊藻及其毒素含量,预防藻华爆发引发的生态风险。
该类检测产品的核心功能有哪些?
核心功能包括定性定量分析微囊藻种类、检测藻毒素(如微囊藻毒素-LR)、评估藻类生物量,并提供数据支持污染预警与治理方案制定。
检测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标准流程涵盖样品采集与预处理、DNA/RNA提取(分子检测)、显微镜观察(形态学分析)、毒素色谱分离及质谱鉴定,最终生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报告。
检测项目(部分)
- 微囊藻毒素-LR浓度:评估水体急性毒性的核心指标
- 叶绿素a含量:反映藻类生物量与初级生产力
- 藻细胞密度:判断藻华发生风险等级
- 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微囊藻种属特异性
- 总磷/总氮含量:分析富营养化诱因
- 藻类活性检测:评估藻细胞代谢状态
- 产毒基因(mcy基因):预测毒素合成潜力
- 藻胆蛋白含量:辅助分类蓝藻种群
- 胞外多糖测定:研究藻类聚集机制
- 光合作用效率:评估环境胁迫影响
- 藻毒素降解率:监控处理工艺效果
- 重金属吸附量:分析污染物相互作用
- 藻类粒径分布:研究种群结构特征
- 抗氧化酶活性:反映藻体应激响应
- 生物量碳含量:计算碳循环通量数据
- 藻类迁移速率:预测扩散趋势参数
- 基因表达谱分析:探究毒素合成通路
- 三维荧光光谱:快速鉴别藻类组成
- 流式细胞术检测:单细胞生理状态分析
- 生态毒性测试:评估对水生生物影响
检测范围(部分)
- 淡水湖泊水体样本
- 饮用水源地原水
- 污水处理厂出水
- 水产养殖塘口水体
- 景观水系循环水
- 藻类培养液样本
- 沉积物孔隙水
- 水生生物组织样
- 大气降水样本
- 工业冷却循环水
- 富营养化河流水
- 瓶装饮用水成品
- 水处理滤膜残留物
- 藻类分离纯培养物
- 水体漂浮物样品
- 水生植物附着藻
- 水产品肌肉组织
- 土壤浸出液样本
- 人工湿地系统出水
- 船舶压载水样本
检测仪器(部分)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荧光定量PCR仪
- 流式细胞分选仪
-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超高通量测序仪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全自动固相萃取系统
-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 三维荧光光谱仪
检测标准(部分)
《 SL/T 740-2016 水质 甲萘威、臭氰菊酯、微囊藻毒素-LR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质 甲萘威、臭氰菊酯、微囊藻毒素-LR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 标准号:SL/T 740-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Z16
-
- 发布日期:2016-07-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
- 实施日期:2016-10-22
- 技术归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水利部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水利水质水的化学物质检验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水质 甲萘威、臭氰菊酯、微囊藻毒素-LR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水利部。
《 DB42/T 275-2003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
- 标准号:DB42/T 275-2003
-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
- 发布日期:2003-12-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
- 实施日期:2004-01-01
- 技术归口: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主管部门为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42/T 274-2003 蓝藻及其制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蓝藻及其制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
- 标准号:DB42/T 274-2003
- 中国标准分类号:A40
-
- 发布日期:2003-12-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80
-
- 实施日期:2004-01-01
- 技术归口: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蓝藻及其制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主管部门为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SN/T 2678-2010 进出口淡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进出口淡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
- 标准号:SN/T 2678-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 发布日期:2010-11-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 实施日期:2011-05-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制造业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进出口淡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T/ZNX 018-2021 控藻剂对铜绿微囊藻活性测定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控藻剂对铜绿微囊藻活性测定试验方法
-
- 标准号:T/ZNX 018-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51
-
- 发布日期:2021-11-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 实施日期:2021-12-06
- 团体名称: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农业和林业综合农业
- 内容简介:
5.2 试验操作5.2.1 试验用藻的预培养按无菌操作法将试验用藻接种到装有培养基的锥形瓶内,在5.1.5的条件下培养。每隔96h接种一次,反复接种2次~3次,使藻基本达到同步生长阶段,以此作为试验用藻。每次接种时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藻种生长情况。5.2.2 预试验按正式试验的条件,以较大的间距设置若干组浓度,求出供试物使实验用藻生长受抑制的最低浓度和不受抑制的最高浓度,在此范围内设置正式试验的浓度。5.2.3 正式试验在预试验确定的浓度范围内以一定的比例间距(几何级差应控制在3.2倍以内)设置5个~7个浓度组,并设立一个空白对照组,使用助溶剂的还应增设溶剂对照组,每个浓度设3个重复。试验观察期为72h,每隔24h取样,在显微镜下用血球计数板准确计数藻细胞数,或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藻的吸光率。用血球计数板时,用一样品至少计数两次,如计数结果相差大于15%,应予重复计数。依据试验物质性质选择合适的计数方法。
《 DB31/T 1178-2019 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源水中微囊藻毒素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 标准号:DB31/T 1178-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Z16
-
- 发布日期:2019-08-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
- 实施日期:2019-11-01
- 技术归口: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上海市
- 内容简介:
《 DB32/T 1481-2009 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内容简介:
- 标准名称:藻类产品中微囊藻毒素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 标准号:DB32/T 1481-2009
- 中国标准分类号:B04
-
- 发布日期:2009-09-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 实施日期:2009-12-16
- 技术归口: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林、牧、渔业江苏省青海省
《 SN/T 4319-2015 出口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名称:出口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检测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 标准号:SN/T 4319-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 发布日期:2015-09-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 实施日期:2016-04-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
《 GB 5009.27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
- 标准号:GB 5009.273-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 发布日期:2016-12-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 实施日期:2017-06-23
- 技术归口:
-
- 代替标准:替代SN/T2678-2010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标准分类: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环状七肽)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鱼、虾、河蚌等水产品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 GB/T 20466-2006 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
-
- 标准号:GB/T 20466-2006
- 中国标准分类号:Z16
-
- 发布日期:2006-08-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50
-
- 实施日期:2007-01-01
- 技术归口: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水质水的化学物质检验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水中微囊藻毒素的测定》由TC64(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微囊藻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