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检测:揭秘食品安全背后的隐形威胁

真菌毒素检测:揭秘食品安全背后的隐形威胁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01 13:45:55

更新时间:2025-05-07 03:11:39

咨询点击量:9

发布来源:检测资讯中心

真菌毒素是由真菌(如霉菌)在植物及其制品上生长时产生的毒性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谷物、坚果、干果、咖啡和其他农产品中,尤其在储存不当的情况下,真菌毒素的生成会加剧。真菌毒素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长期摄入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癌症、肝肾损伤、免疫系统抑制等。因此,准确检测真菌毒素的含量对于确保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真菌毒素检测:揭秘食品安全背后的隐形威胁内容

检测样品

真菌毒素检测的样品种类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食品原料:

  • 谷物及其制品:如小麦、玉米、大米、大豆等。
  • 坚果类食品:如花生、杏仁、胡桃等。
  • 干果类食品:如葡萄干、枸杞等。
  • 咖啡及茶叶:咖啡豆、茶叶等也可能含有真菌毒素。
  • 其他农产品:如木薯、红薯等。

这些样品的检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进而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检测项目

真菌毒素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 黄曲霉毒素(AFs):广泛存在于谷物和坚果中,是最为常见的致癌真菌毒素。
  • 赭曲霉毒素(OTA):主要出现在葡萄干、咖啡和坚果等食品中,可能对肾脏和免疫系统造成损害。
  • 玉米赤霉烯酮(ZEA):对内分泌系统有一定影响,常见于玉米类产品。
  • 伏马毒素(FUMs):主要来源于玉米及其加工产品,能损害肝脏。
  • 麦角毒素(Ergot alkaloids):主要见于小麦类,具有神经毒性。

不同种类的真菌毒素在不同的食品和原料中分布不同,因此检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食品的具体种类和其潜在的风险进行。

检测仪器

真菌毒素的检测需要借助精密的检测仪器,常用的仪器包括: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离、识别和定量分析食品中的真菌毒素。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能够提供更高灵敏度的定量分析,尤其适用于复杂样品。
  •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用于快速、简便地检测特定真菌毒素。
  • 免疫亲和柱法: 适用于高选择性地从复杂样品中提取真菌毒素,结合色谱技术,精度高。

这些仪器通过不同的工作原理提供了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检测结果,为真菌毒素的监控和预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检测方法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样品预处理:包括样品的均质化、萃取、浓缩和过滤等步骤,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
  • 液相色谱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真菌毒素,并利用紫外检测器(UV)或者荧光检测器进行定量。
  •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结合质谱分析能有效检测真菌毒素,尤其在多重毒素检测中表现出色。
  • 免疫分析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常用于定量测定食品中真菌毒素的浓度,操作简便且快速。
  • 生物传感技术:新兴的生物传感器能够通过识别真菌毒素的生物标志物进行快速检测,具有高灵敏度和便捷性。

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效、精准且便捷的方法被应用到实际的真菌毒素监测中。

检测标准(部分)

《 T/GDFCA 107-2023 保健食品中1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高通量快速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保健食品中1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高通量快速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T/GDFCA 10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M731
  • 发布日期:2023-12-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23-12-29
    团体名称:广东省食品流通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保健食品中1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高通量快速测定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口服液、片剂、胶囊、颗粒剂等保健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伏马菌素B1、伏马菌素B2、伏马菌素B3、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赭曲霉毒素A、桔青霉素和展青霉素1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测定,保健食品原辅料及其他植物性食品可参照执行

    4 原理5 试剂与材料6 仪器和设备7 试样的制备8 测定步骤9 结果计算和表述10 灵敏度和精密度

《 LS/T 6133-2018 粮油检验 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粮油检验 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LS/T 6133-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X11
  • 发布日期:2018-04-09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18-07-01
    技术归口: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LS 粮食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粮油检验 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0)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本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主要谷物中黄曲霉毒素B、B、G、G(AFB、AFB、AFG、AF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雪腐镰刀菌烯醇(NIV)、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葡萄糖苷(DON-3G)、3-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c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DON)、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伏马毒素B、B(FB、FB)、T-2、HT-2、杂色曲霉毒素(ST)16种真菌毒素的原理、操作步骤及结果计算。本标准适用于小麦、玉米和稻谷等主要谷物中16种真菌毒素的测定。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是

《 DB42/T 2245.1-2024 饲料中真菌毒素类物质的测定 第1部分:环匹阿尼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料中真菌毒素类物质的测定 第1部分:环匹阿尼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42/T 2245.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 发布日期:2024-05-1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7-14
    技术归口: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植物栽培农、林、牧、渔业湖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料中真菌毒素类物质的测定 第1部分:环匹阿尼酸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主管部门为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饲料中环匹阿尼酸含量测定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中环匹阿尼酸含量的测定。

《 LS/T 6142-2023 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性能评价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性能评价
  • 标准号:LS/T 6142-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X10
  • 发布日期:2023-03-2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 实施日期:2023-09-20
    技术归口: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综合LS 粮食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性能评价》,主管部门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本文件规定了粮食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性能评价的术语和定义、产品通用要求、评价原则、评价步骤、计算、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的性能评价。

《 SN/T 5643.5-2023 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5部分: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生物芯片试剂盒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5部分: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生物芯片试剂盒法
  • 标准号:SN/T 5643.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23-11-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24-05-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海关总署
  • 标准分类:SN 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快速检测方法 第5部分:4种真菌毒素含量的测定 生物芯片试剂盒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海关总署。

《 DB41/T 2480-2023 小麦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小麦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41/T 2480-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
  • 发布日期:2023-09-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实施日期:2024-04-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综合农、林、牧、渔业河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小麦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小麦田间生产、储存及运输过程中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防控技术及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真菌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的防控。

《 T/NAIA 0220-2023 青贮饲料中9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贮饲料中9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标准号:T/NAIA 0220-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C132
  • 发布日期:2023-08-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3-08-31
    团体名称: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青贮饲料中伏马毒素FB1、伏马毒素FB2、伏马毒素FB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AFB1、黄曲霉毒素AFB2共9种真菌毒素测定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青贮技术处理的饲料中9种真菌毒素测定

    如青贮玉米、青贮苜蓿,青贮农作秸秆,其它类型青贮饲料可参考本文件

《 T/ZNZ 187-2023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控制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控制规范
  • 标准号:T/ZNZ 18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051
  • 发布日期:2023-05-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 实施日期:2023-06-11
    团体名称: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原辅料、加工、贮存、运输、检验、记录等生产环节中涉及真菌毒素污染控制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生产中黄曲霉毒素B1(AFTB1)、黄曲霉毒素M1(AFTM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赭曲霉毒素A(OTA)、玉米赤霉烯酮(ZEN)、展青霉素(PAT)等真菌毒素污染控制

《 T/AFFI 038-2023 葡萄干中8种真菌毒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葡萄干中8种真菌毒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T/AFFI 03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M731
  • 发布日期:2023-04-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23-04-11
    团体名称:第一师阿拉尔市果业行业联合协会
  • 标准分类:M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1范围本标准要求用于新疆地区葡萄干

    本标准规定了葡萄干中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赭曲霉毒素A、T-2毒素、伏马毒素B2、展青霉素的检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本地区葡萄干中8种真菌毒素残留量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3术语和定义本文无术语和定义

    4原理试样经粉碎,用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5试剂与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5.1试剂5.1.1乙腈(色谱纯);5.1.2氯化钠(分析纯);5.1.3无水硫酸镁(分析纯);5.1.4甲酸(色谱纯);5.1.5柠檬酸钠二水合物(分析纯);5.1.6柠檬酸二钠盐倍半水合物(分析纯);5.1.71%甲酸-乙腈溶液:量取10mL甲酸用乙腈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混匀;5.1.80.1%甲酸-水溶液:量取1mL甲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容量瓶中,混匀;5.2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1(CAS号:1162-65-8),纯度大于98%、黄曲霉毒素B2(CAS号:7220-81-7),纯度大于98%、黄曲霉毒素G1(CAS号:1165-39-5),纯度大于98%、黄曲霉毒素G2(CAS号:7241-98-7),纯度大于98%、赭曲霉毒素A(CAS号:303-47-9),纯度大于98%、T-2毒素(CAS号:21259-20-1),纯度大于98%、伏马毒素B2(CAS号:116355-84-1),纯度大于95%、展青霉素(CAS号:149-29-1),纯度大于98%

    5.3标准溶液配制5.3.1展青霉素标准储备液的配制(1mg/mL):准确称取展青霉素标准品10mg用乙腈定容至10mL,-18℃冷冻避光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3.2展青霉素标准中间液的配制(10μg/mL):准确吸取展青霉素标准储备液1.0mL用乙腈定容至100mL,-18℃冷冻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5.3.3其他7种真菌毒素混合标准储备液的配制(1mg/mL):分别准确称取7种毒素标准品各10mg用甲醇定容至10mL,-18℃冷冻避光保存,有效期12个月

    5.3.4其他7种真菌毒素混合标准中间液的配制(10μg/mL):准确吸取混合标准储备液1.0mL用甲醇定容至100mL,-18℃冷冻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5.4材料5.4.1乙二胺-N-丙基硅烷化硅胶(PSA):粒径:40~60μm;5.4.2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粒径:50μm;5.4.3石墨化炭黑(GCB):粒径40~120μm;5.4.4陶瓷均质子:2cm(长)×1cm(外径),或相当者;5.4.5微孔滤膜:13mm×0.22μm,或相当者

    6仪器和设备6.1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配有电喷雾电离源(Electrosprayionization,ESI);6.2电子天平:感量0.01g和0.01mg;6.3离心机:转速不低于5000rpm;6.4超声清洗仪;6.5组织捣碎机

    6.6涡旋混合器

    7分析步骤7.1试样制备随机取干制葡萄样品500g,粉碎机粉碎后备用

    7.2试样提取准确称取2g粉碎样品(精确至0.01g)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0mL水,静置30min,加入10mL1%甲酸-乙腈提取液、1粒陶瓷均质子,涡旋混匀30s,加入5g~7g氯化钠、1g柠檬酸钠二水合物、0.5g柠檬酸二钠盐倍半水合物,涡旋混匀30s,超声提取20min,5000rpm下离心5min,吸取2mL上清液至含有150mg无水硫酸镁、50mgPSA、50mgC18的塑料离心管内,对于颜色较深的样品,离心管内另加入25mgGCB,涡旋混匀30s,静置沉降1min,取上清液过滤膜(5.4.5),待测定

    7.3测定7.3.1液相色谱参考条件色谱柱:当测定展青霉素时,采用T3色谱柱(2.1mm×100mm,粒度1.8μm),或同等性能的色谱柱;当测定其他7种真菌毒素时,采用C18色谱柱(2.1mm×100mm,粒度1.9μm),或同等性能的色谱柱

    流动相:当测定展青霉素时,A:水,B:乙腈;当测定其他7种真菌毒素时,A:0.1%甲酸-水,B:甲醇

    梯度洗脱程序见表1

    流速:0.2mL/min;柱温40℃;进样量:2μL

    表1梯度洗脱程序时间/min VA VB0.0 90 102.0 90 105.0 10 907.0 10 907.5 90 1010.0 90 107.3.2质谱参考条件离子源类型:电喷雾电离源;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ReactionMonitoring,MRM),当测定展青霉素时,采用负离子扫描(ES-)

    当测定其他7种真菌毒素时,采用正离子扫描(ES+),8种物质母离子、子离子质谱信息见表2;电喷雾电压:-2500V、3500V;离子源温度:350℃;雾化气:40Arb;辅助气:10Arb

    表28种真菌毒素母离子、子离子质谱信息化合物名称 电离模式 母离子 子离子 碰撞能(V) 去簇电压(V)黄曲霉毒素B1 正 313.1 241.2*/269.2 29.47/30.15 161黄曲霉毒素B2 正 315.1 259.0*/287.1 28.55/25.05 173黄曲霉毒素G1 正 329.1 214.5*/243.0 31.37/25.56 166黄曲霉毒素G2 正 331.1 245.1*/313.1 28.84/22.82 183赭曲霉毒素A 正 402.1 167.0*/358.1 35.03/18.27 137T-2毒素 正 489.3 245.1*/327.1 26.23/22.61 189伏马毒素B2 正 706.3 336.6*/353.1 37.10/31.16 169展青霉素 负 153.0 109.1*/81.1 8.41/11.44 59注:*表示定量离子表

    7.3.3基质标准曲线的绘制选择与待测样品性质相同或者相似的空白样品按照7.1、7.2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空白基质溶液

    精密量取一定量的展青霉素标准中间液与混合标准中间液,用空白基质溶液逐级稀释成展青霉素质量浓度为0.050μg/mL、0.100μg/mL、0.150μg/mL、0.200μg/mL、0.250μg/mL、0.500μg/mL,其他7种真菌毒素质量浓度为0.010μg/mL、0.020μg/mL、0.050μg/mL、0.100μg/mL、0.200μg/mL、0.500μg/mL的基质匹配标准系列工作液

    根据仪器性能和检测需要选择不少于5个浓度点,供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分析

    分别以各待测组分定量离子的色谱图峰面积作纵坐标,以相应基质匹配标准系列工作液浓度作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7.3.4定性与定量7.3.4.1保留时间被测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应与相应标准品色谱峰保留时间接近,相对误差应当在±2.5%之内

    7.3.4.2离子丰度比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如果检出样品中被测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相应标准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符合7.3.4.1的要求,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被测化合物所选定的两个子离子均出现,且在同一检测批次,同一化合物中,样品中被测化合物的子离子丰度比与质量浓度相当的基质标准溶液子离子丰度相比,其允许偏差不超过表3规定的范围,则可判定样品中存在被测化合物

    表3定性时离子丰度比的最大允许偏差离子丰度比 >50 >20~50 >10~20 ≤10允许偏差 ±20 ±25 ±30 ±507.3.4.3定量定量采用外标法定量

    7.4空白实验除不加试样外,均按上述测定条件和步骤进行

    8结果计算试样中真菌毒素残留量按公式(1)计算

     (1)式中:X-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mg/kg;c-从标准曲线上测得试液中待测组分的质量浓度,ng/mL;m-试样质量,g;V-试样提取液总体积,mL;1000-单位换算系数;注: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9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2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数平均值的15%

    10其他8种真菌毒素标准溶液离子色谱图见附录A

《 T/NAIA 0117-2022 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标准号:T/NAIA 0117-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A011
  • 发布日期:2022-04-27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99
  • 实施日期:2022-05-01
    团体名称:宁夏化学分析测试协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及其产品中伏马毒素B1(FB1)、伏马毒素B2(FB2)、伏马毒素B3(FB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ADON)、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DON)、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T-2毒素(T-2)、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共11种真菌毒素测定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玉米及其产品中伏马毒素B1、伏马毒素B2、伏马毒素B3,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共11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本方法的定量限伏马毒素FB1、伏马毒素FB2、伏马毒素FB3、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T-2毒素、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为0.001mg/kg,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3-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为0.005mg/kg

《 DB37/T 4045.1-2020 饲草中主要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测定 第1部分:饲草中10种杀虫剂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草中主要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测定 第1部分:饲草中10种杀虫剂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37/T 4045.1-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25
  • 发布日期:2020-07-0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0-08-09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山东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草中主要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测定 第1部分:饲草中10种杀虫剂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主管部门为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37/T 4045.3-2020 饲草中主要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测定 第3部分:饲草中伏马毒素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饲草中主要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测定 第3部分:饲草中伏马毒素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37/T 4045.3-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25
  • 发布日期:2020-07-0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 实施日期:2020-08-09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山东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饲草中主要农药残留及真菌毒素的测定 第3部分:饲草中伏马毒素的测定方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主管部门为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13/T 5475-2021 酸枣仁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酸枣仁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13/T 5475-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
  • 发布日期:2021-12-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
  • 实施日期:2022-01-13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河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酸枣仁真菌毒素防控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酸枣仁生产过程中的采收、加工、包装、贮存和运输等环节为防控真菌毒素污染而应采取的关键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酸枣仁生产过程中真菌毒素的污染防控。

《 DB34/T 2776-2016 谷物中10 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 联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谷物中10 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 联质谱法
  • 标准号:DB34/T 2776-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C53
  • 发布日期:2016-12-3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 实施日期:2017-01-30
    技术归口: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安徽省食品综合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谷物中10 种真菌毒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 联质谱法》由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谷物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等10种真菌毒素(参见附录A和附录D)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小麦、大米和玉米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毒素(DON、15A-DON、3A-DON),黄曲霉素(B1、B2、G1、G2),伏马毒素(FB1、FB2)和玉米赤霉烯酮(ZEA)残留量的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002~1.0mg/kg。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真菌毒素的存在是食品安全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全球范围内粮食储存和运输条件较为复杂的今天,毒素的潜在风险更为突出。通过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方法,我们能够有效监控和控制食品中真菌毒素的含量,确保人类健康不受威胁。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的检测手段将更加高效和精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隐形的威胁。

真菌毒素检测:揭秘食品安全背后的隐形威胁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真菌毒素检测:揭秘食品安全背后的隐形威胁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