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低压系统内的设备种类繁多,因此检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
- 开关设备:如空气开关、断路器、接触器等,用于控制电流的通断。
- 配电箱及配电盘:用于电力分配和控制。
- 电缆及导线:传输电流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确保没有损坏或老化。
- 电气连接端子:电气连接部位,检查是否存在松动或腐蚀的现象。
检测项目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检测项目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项目:
- 绝缘电阻测试:检测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确保电流不会通过不该导电的部分漏出。
- 接地电阻测试:确认接地系统的安全性,防止电气设备因接地不良而发生安全事故。
- 耐压测试:检查设备在高电压情况下的安全性,确保其能够在异常电压下稳定运行。
- 电流负荷测试: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检测设备在高负荷下的运行稳定性。
- 温度测试:测试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是否过热,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或火灾。
检测仪器
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用合适的检测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绝缘电阻表:用于测量设备的绝缘电阻,确保设备绝缘性良好,防止漏电事故。
- 接地电阻测试仪:专门用于测量接地电阻,确保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
- 高压测试设备:用于模拟设备在高电压下的工作状态,评估其耐压性能。
- 红外热像仪:利用红外技术检测设备运行中的温度分布,提前发现过热的部位。
- 数字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阻值等基本电参数,帮助评估设备的工作状态。
检测方法
低压系统设备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 现场检测:在设备运行环境中直接进行检测,通过现场仪器设备实时获取数据。此方法能够提供最真实的工作状态数据。
-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系统性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隐患,并进行维护或更换。
- 实验室测试:对于部分关键设备,可能需要将其拆卸并带回实验室进行详细测试,以获取更加精确的性能数据。
- 远程监控:通过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能够实现设备的无接触检测,并及时发现异常。
检测标准(部分)
《 SJ/T 10699-1996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二部分:应用涂覆层达到印制板组装的绝缘配合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二部分:应用涂覆层达到印制板组装的绝缘配合
- 标准号:SJ/T 10699-1996
- 中国标准分类号:L30
- 发布日期:1996-07-22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180
- 实施日期:1996-11-01
- 技术归口:电子工业部标准化研究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电子工业部
- 标准分类:电子学SJ 电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二部分:应用涂覆层达到印制板组装的绝缘配合》,主管部门为电子工业部。本标准作为《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标准的一部分适用于在印制板的单面或双面带有绝缘材料涂覆层的刚性印制板组装件。此类涂覆层的作用是提供绝缘及保护印制板组装件表面的微观环境不受污染,以达到绝缘配合的目的。本标准叙述了对带有涂覆层的印制板组装件的要求及试验程序。本标准包括二种类型的涂覆层:A类涂覆层只提供对污染的防护。这种涂覆层下面的印制板组装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IEC664-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一部分:原则、要求和试验》。B类涂覆层可提供绝缘和对污染的防护。在这种涂覆层下面对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不
《 GB/T 16935.3-2005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
- 标准号:GB/T 16935.3-2005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05-08-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
- 实施日期:2006-04-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6935.3-2016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工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本部分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被保护印制板,包括多层印制板的内层表面、基板和类似被保护组件。对于多层印制板,通过一个内层的距离的相关要求包括在第1部分的固体绝缘中。 注2:例如基板可用混合集成电路和厚膜技术制成。 本部分仅涉及永久性保护、不适用于可进行机械调节和修理的组件。 本部分的原理适用于功能性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
《 GB/T 16935.1-1997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一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 标准号:GB/T 16935.1-1997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1997-07-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
- 实施日期:1998-09-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6935.1-2008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工器件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低压系统中设备的绝缘配合,该设备适用于海拔至2000m,额定电压:交流至1000V;额定频率至30kHz或直流至1500V的系统中。 根据设备的性能标准,本标准对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的要求作了规定。本标准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不适用于具有游离气体之处。有关这种情况的特殊要求可由相应的标准自行处理。本标准不涉及确定以下几种距离: --通过液体的绝缘; --通过除空气以外的气体; --通过压缩空气。 注 1频率适用范围扩大至1MHz的要求正在考虑中; 2设备内部电路可能会出现较高的电压;
《 GB/T 16935.3-2016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
- 标准号:GB/T 16935.3-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16-04-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6935.3-2005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工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3部分: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16935的本部分适用于利用涂层、罐封和模压进行防污保护的组件,该类组件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以小于第1部分或第5部分中规定的电气间和爬电距离。注 1:第1部分指GB/T16935.1-2008,第5部分指GB/T16935.5-2008。本部分规定了两种保护型式的要求和试验程序:— 用于改善被保护组件的微观环境的1型保护— 类似于固体绝缘的2型保护。本部分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被保护印制板,包括多层印制板的内层表面、基板和类似的被保护组件。对于多层印制板,通过一个内层的距离的相关要求包含在第1部分的固体绝缘要求中。注2:例如基板可用混合集成电路和厚膜技术制成。本部分仅涉及永久性保护,不适用于可进行机械调节和修理的组件。本部分的原理适用于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和加强绝缘。
《 GB/T 16935.4-2011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4部分:高频电压应力考虑事项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4部分:高频电压应力考虑事项
- 标准号:GB/T 16935.4-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11-12-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
- 实施日期:2012-05-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工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4部分:高频电压应力考虑事项》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16935的本部分按电气设备的性能标准规定了电气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固体绝缘的要求。本部分包含了有关绝缘配合的电气试验方法。本部分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的值不适用于存在离子化气体的情况,针对该情况的特殊要求将由相关技术委员会规定。本部分适用于低压设备内耐受高频电压应力的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及加强绝缘。本部分中的绝缘尺寸数据直接适用于基本绝缘;对于加强绝缘,IEC 60664-1中给出的附加要求适用;本部分适用于基波频率在30kHz至10MHz范围之内的任意类型的周期电压作用条件下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及固体绝缘尺寸的确定。本部分应与IEC 60664-1和IEC 60664-5配合使用,通过上述三项标准的配合使用,可使得IEC 60664-1和IEC 60664-5的电压频率限值提高到30kHz。在电压频率超过30kHz时,本部分也适用于IEC 60664-3及对类型I的保护。对于类型2的保护仍在考虑之中。本部分适用于应用在海拔不超过2000m环境中、额定电压不超过交流1000V的电器设备。本部分不适用于以下场合:在液态环境中;除空气外的其余气体环境中;在压缩空气中。
《 GB/Z 16935.2-2013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2-1部分:应用指南 GB/T 16935系列应用解释,定尺寸示例及介电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2-1部分:应用指南 GB/T 16935系列应用解释,定尺寸示例及介电试验
- 标准号:GB/Z 16935.2-2013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13-12-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80.30
- 实施日期:2014-04-09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绝缘绝缘系统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2-1部分:应用指南 GB/T 16935系列应用解释,定尺寸示例及介电试验》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本部分规定了GB/T 16935系列应用解释,定尺寸要求时的应用指南。 u3000u3000需考虑的重要事项如下: u3000u3000a) 标称系统电压或额定绝缘电压; u3000u3000b) 产品过电压类别(OV cat.); u3000u3000c) 任意类型过电压; u3000u3000d) 电压频率; u3000u3000e) 固体绝缘材料特性; u3000u3000f) 污染等级与湿度水平。
《 GB/T 16935.5-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5部分:不超过2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5部分:不超过2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
- 标准号:GB/T 16935.5-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08-07-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
- 实施日期:2009-04-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工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5部分:不超过2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确定方法》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16935的本部分规定了印制线路板和类似结构件中不超过2mm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尺寸确定方法,在这些结构中,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相同且均沿着固体绝缘的表面,如第1部分2)中6.2所描述的路径(示例1、5和11)。本尺寸确定方法比第1部分规定的方法更为精确。但如果不要求精确尺寸,第1部分内容可适用。本部分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不允许从本部分中摘选一条或几条使用,也不允许将它们代替第1部分的相应条款来使用。而且本部分只能与第1部分配合使用。当使用本部分确定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尺寸时,应采用
《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 标准号:GB/T 16935.1-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08-04-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120
- 实施日期:2008-12-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6935.1-1997被GB/T 16935.1-2023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电工器件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16935的本部分规定了低压系统中设备的绝缘配合,本部分适用于海拔至2000m,额定电压交流至1000V、额定频率至30kHz或直流至1500V的设备。根据设备的性能标准,本部分对设备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的要求作了规定。本部分包括有关绝缘配合的电气试验方法。本部分规定的最小电气间隙不适用于具有电离气体之处。有关这种情况的特殊要求可由相应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自行处理。本部分不涉及确定以下几种距离:——通过液体的绝缘;——通过除空气以外的气体;——通过压缩空气。本部分是电气基础安全标准,旨在指导有关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对其负责的各种设备合理地制定有关要求,达到绝缘配合的目的。本部分为各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确定设备在空气中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提供了必要的指导资料。制造商和产品标准技术委员会有责任应用本基础安全标准规定的要求,如有必要,在设备标准的范围中引用这些要求。如相关产品标准没有规定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数值以及对固体绝缘的要求,或在没有标准的情况下,本部分适用。
《 GB/Z 16935.6-2016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2-2部分:交界面考虑 应用指南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2-2部分:交界面考虑 应用指南
- 标准号:GB/Z 16935.6-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K30
- 发布日期:2016-02-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80.30
- 实施日期:2016-09-01
- 技术归口: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绝缘绝缘系统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2-2部分:交界面考虑 应用指南》由TC417(全国低压设备绝缘配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GB/T 16935的本部分提供了发生在低压装置和设备中的不同类型的浪涌过电压的概况。特别是:--典型浪涌的大小和持续时间以及它们发生的频率;--由电力和通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过电压信息;--当考虑有关绝缘配合交界面问题的指导;--基于可用性和风险的考虑(包括考虑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有关浪涌保护方式的指导--强调绝缘配合应考虑暂时过电压和其他因素(包括使用电涌保护器进行保护控制)。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检测对于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关键设备的定期检测,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设备故障和电气安全事故,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系统的整体效率。在现代工业和家庭中,低压电气系统的检测应当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确保每一项电力设施都能安全、稳定地服务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低压系统内设备检测:全面了解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