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

香菇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10 05:06:08

更新时间:2025-05-16 01:25:56

咨询点击量:26

发布来源:检测资讯中心

香菇,作为一种受欢迎的食用菌类,不仅富含营养,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然而,在市场上流通的香菇可能会受到种植、存储、运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为了确保消费者食用香菇的安全性,进行科学严谨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香菇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流程,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过程。
香菇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内容

检测样品

在进行香菇检测时,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一般来说,样品需具有代表性,即选取来源广泛、品种多样的香菇进行检测。常见的香菇样品类型包括新鲜香菇、干香菇以及香菇制品(如香菇粉、香菇罐头等)。其中,新鲜香菇和干香菇由于水分含量的不同,在检测时所涉及的指标和技术方法可能会有所差异。

检测项目

香菇的检测项目较为广泛,通常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农药残留检测:由于香菇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使用了农药,因此必须检测是否含有有害农药残留,确保不超标。
  • 重金属含量检测:包括铅、汞、镉、砷等重金属元素,过量的重金属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 微生物检测:检测香菇是否受到霉菌、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尤其是对卫生环境要求较高的香菇制品。
  • 品质指标检测:如水分含量、粗纤维含量、干物质含量等,确保香菇符合品质要求。
  • 营养成分检测:如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检测仪器

香菇检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有所不同。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气相色谱仪(GC):主要用于农药残留的分析检测,能够准确测定香菇中的有害农药成分。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用于检测香菇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分析香菇中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等。
  • 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ELISA):广泛用于微生物和真菌毒素的检测,帮助判断香菇是否受到污染。

检测方法

香菇的检测方法依据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仪器,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样品采集与处理:首先需要从多个批次中随机抽取样品,确保具有代表性。然后,对香菇样品进行清洗、切割、干燥等处理,使其符合检测要求。
  • 检测操作: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使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技术进行检测。例如,农药残留检测可通过气相色谱法进行,重金属检测则使用原子吸收法。
  • 数据分析与结果评估: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判断香菇是否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如果检测值超标,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如禁止销售或进行退市处理。

检测标准(部分)

《 T/XJY 0019-2023 湘江源 香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湘江源 香菇
  • 标准号:T/XJY 0019-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3-12-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3-12-01
    团体名称:湖南省蔬菜协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湘江源”香菇(Lentinulaedodes)生产的定义和术语、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储运、产品质量、废弃物处理和生产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湘江源”香菇的生产。

《 T/ZZFSA 011-2024 香菇提取物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提取物
  • 标准号:T/ZZFSA 01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149
  • 发布日期:2024-12-0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4-12-03
    团体名称: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4 技术要求4.1 原料要求香菇应符合GB7096和GB/T38581的规定。4.2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状态 粉末状  取适量试样于白色瓷盘中,自然光下用肉眼观察状态、色泽、杂质,嗅其气味,然后以温开水漱口,品其滋味色泽 浅黄色至棕黄色 气味、滋味 具有香菇应有的气味、滋味,无异味 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4.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水分/(g/100g) ≤ 8.0 GB5009.3灰分/(g/100g) ≤ 8.0 GB5009.4粗多糖(以葡萄糖计)/(g/100g) ≥ 45 NY/T16764.4 微生物限量4.4.1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GB29921中食用菌及其制品的规定。4.4.2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限量项目 采样方案a及限量 检验方法 n c m M 菌落总数/(CFU/g) 5 2 104 5×104 GB4789.2大肠菌群/(CFU/g) 5 2 10 100 GB4789.3平板计数法霉菌/(CFU/g)≤ 50 GB4789.15a样品的采样及处理按GB4789.1执行。4.5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GB2760的规定。4.6 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2762中食用菌制品的规定。4.7 真菌毒素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GB2761的规定。4.8 净含量及允许短缺量应符合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的规定。4.9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

《 T/SDAHA 006-2024 兽用中药材 香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兽用中药材 香菇
  • 标准号:T/SDAHA 00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C275
  • 发布日期:2024-08-19
    国际标准分类号:11.220
  • 实施日期:2024-09-18
    团体名称:山东省动物保健品协会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C 制造业
  • 内容简介:

    1性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以及13批来源于福建、四川、安徽、陕西、浙江、湖北等不同产地的香菇药材(见表2)实际性状在自然光下观察样品外形、色泽、表面特征、剖面,测量菌盖直径、菌柄的长度与粗细,并嗅其气味、口尝味感。各样品的外观见图1。表2香菇样品种类及等级样品号 产地 种类 等级样1 浙江 厚菇 一级样2 浙江 厚菇 二级样3 浙江 花菇 一级样4 浙江 薄菇 一级样5 浙江 薄菇 二级样6 福建古田 花菇 特级样7 福建古田 厚菇 一级样8 四川青川 花菇 一级样9 四川青川 厚菇 二级样10 浙江 薄菇 等外样11 安徽 厚菇 一级样12 陕西 厚菇 一级样13 湖北 花菇 特级图1各样品实物图片根据不同来源的香菇外观观察,确定性状如下:子实体菌盖直径在3cm~12cm之间,半球形或扁平球形至稍平展。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有深色鳞片,有的有天然裂纹,菌肉白色,细密。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干品菌柄中生至偏生,白色,常弯曲,长0.8cm~3cm,直径0.5cm~1cm,内实,纤维质。有香菇特有香味,微甘。2菌丝、孢子显微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显微鉴别法(2001)执行。2.1仪器设备生物显微镜。2.2试剂或材料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符合GB/T6682,一级。水合氯醛。甘油。水合氯醛试液制备:取水合氯醛50g,加水15mL与甘油10mL使溶解,即得。2.3分析步骤取本品少量,置载玻片上,摊平,选用水合氯醛试液,用酒精灯加热至泡沸,反复2次,放冷后,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即得。13批不同来源的香菇均具有如下共性显微特征:菌丝众多,无色透明,具有分支和横隔孢子椭圆形,有时一端稍尖,无色,壁表面光滑,长5μm~7μm,宽3μm~4μm。显微特征见图2。图2菌丝、孢子显微特征(400×)从左至右依次为厚菇、花菇、薄菇3木糖、半乳糖、葡萄糖鉴别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薄层色谱法(附录0502)执行。本标准从香菇中提取多糖,并将多糖水解成单糖,通过薄层色谱法检出特有的单糖组成,用于香菇的鉴别。十三批不同来源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对方法进行了稳定性、重复性、专属性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行。3.1方法学验证3.1.1香菇多糖的制备将香菇样品粉碎成粗粉,称取粉末20g±2g,加水400mL,煎煮60min,过滤,滤渣再加水300mL,煎煮60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40mL左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边加边搅,静置过夜,过滤,取沉淀,先加60%乙醇50mL洗涤,再加适量95%乙醇洗涤,60℃真空干燥,得多糖样品。3.1.2溶液制备单糖溶液称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鼠李糖,分别溶于水中,制得5种单糖溶液,浓度均为5.0mg/mL。混合糖溶液分别取上述5种单糖溶液,等量混合,制得混合糖溶液。显色剂苯胺-二苯胺-丙酮溶液(将2g二苯胺、2mL苯胺溶于100mL丙酮中,再加入10mL85%磷酸)。展开剂展开剂1:正丁醇-吡啶-水(10:4:6);展开剂2:乙酸乙酯-甲醇-乙酸-水(13:3:3:1);展开剂3:乙酸乙酯-乙醇-吡啶-水(8:2:2:1)。3.1.3展开剂的选择将各单糖溶液3μL、混合糖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同法点3块相同薄层板。分别置3种不同展开剂中,斜向上行展开,晾干,喷显色剂,置85℃,烘10分钟。结果,只有展开剂3可将5种单糖完全分离(见图3),故选用展开剂3。1:混合单糖;2:半乳糖;3:葡萄糖;4:阿拉伯糖;5:木糖;6:鼠李糖图3展开剂的选择3.1.4硅胶薄层板的选择将各单糖溶液3μL、混合糖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10cm×20cm),同法再点于硅胶G薄层板(10cm×20cm)以及硅胶G薄层板(10cm×10cm)上,分别置展开剂3中,斜向上行展开,晾干,喷显色剂,置85℃,烘10分钟。结果,硅胶H薄层板(10cm×20cm)分离效果最好(见图4)。故继续试验选用硅胶H薄层板(10cm×20cm)。1:混合单糖;2:半乳糖;3:葡萄糖;4:阿拉伯糖;5:木糖;6:鼠李糖图4硅胶薄层板的选择3.1.5香菇多糖水解液中单糖组分确认多糖水解液的制备取香菇多糖样品0.1g,加1moL/L硫酸溶液6.5mL,密封,置水浴中水解4小时,取出,放冷,加碳酸钡(固体)中和至中性,滤过,滤液作为多糖样品水解液。层析分离将样1、样2、样3、样4、样5多糖样品水解液各5μL、混合糖溶液5μL、各单糖溶液3μL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10cm×20cm)上,分别置展开剂3中,斜向上行展开,晾干,喷显色剂,置85℃,烘10分钟。结果各多糖样品水解液的色谱中均可见3个斑点,且分别与半乳糖、葡萄糖、木糖相对应(见图5)。表明用本方法试验可检出香菇多糖的单糖组分——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左图:1:样1多糖水解液;2:样3多糖水解液;3:混合单糖;4:半乳糖;5:葡萄糖;6:阿拉伯糖;7:木糖;8:鼠李糖右图:1:混合单糖;2:样2多糖水解液;3:样4多糖水解液;4:样5多糖水解液;5:鼠李糖;6:木糖;7:阿拉伯糖;8:葡萄糖;9:半乳糖图5香菇多糖水解液中单糖组分确认3.1.6重复性试验取样1,按3.1.1方法制备多糖,按3.1.5方法制备多糖水解液,以葡萄糖溶液、半乳糖溶液、木糖溶液为对照品液。分别取多糖水解液、对照品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10cm×20cm)上,按3.1.5试验。上述操作重复4次。结果,各样品多糖水解液色谱中均有3个与对照品液对应的斑点(见图6),表明本方法重复性较好。1:葡萄糖;2:半乳糖;3:木糖;4:样1多糖水解液图6重复性试验3.1.7定性试验按上述方法制备样1多糖水解液,冷藏备用。用同一样品水解液按3.1.5法进行层析试验,1天1次,连续5次。结果,所有样品水解液色谱中均有3个分别与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对照品对应的斑点。说明样品水解液制备后,在5天内试验,结果稳定。3.1.8专属性试验取样1多糖水解液。另取相同样品多糖0.1g,加水6.5mL,水浴溶解,作样1多糖溶液。另取市场中多见的多糖类产品——黄芪多糖(鹿邑神农植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按3.1.5法制备黄芪多糖水解液。取样1多糖水解液、样1多糖溶液、黄芪多糖水解液各3μL、对照品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10cm×20cm)上,进行层析试验。结果,样1多糖水解液有3个与对照品液对应的斑点,样1多糖溶液无斑点,黄芪多糖水解液只有葡萄糖对应斑点(见图7)1:样1多糖水解液;2:样1多糖溶液3:黄芪多糖水解液;4:半乳糖;5:葡萄糖;6:木糖图7专属性试验3.1.9香菇样品鉴别取样1~样13共13个样品,分别按3.1.1方法制备多糖,按3.1.5方法制备多糖水解液。分别取样品多糖水解液、半乳糖、葡萄糖、木糖对照品液各3μL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10cm×20cm)上,进行层析试验。结果,所有样品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8)。      1:葡萄糖;2:半乳糖;3:木糖图8各样品多糖水解液色谱图4水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水分测定法(附录0832)第一法执行。结果见表3。表3香菇水分测定结果表香菇样品号 来源 水分(%)样1 浙江产,厚菇,一级 9.36样2 浙江产,厚菇,二级 9.56样3 浙江产,花菇,一级 10.03样4 浙江产,薄菇,一级 10.63样5 浙江产,薄菇,二级 10.59样6 福建古田产,花菇,特级 10.93样7 福建古田产,厚菇,一级 9.65样8 四川青川产,花菇,一级 9.82样9 四川青川产,厚菇,二级 10.05样10 浙江产,薄菇,等外 10.11样11 安徽厚菇一级 9.56样12 湖北花菇特级 9.38样13 陕西厚菇一级 10.05结果表明:13批次香菇水分平均值9.99%,符合GH/T1013-1998《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标准香菇》中水分≤13.0%的规定,参考此标准,加之考虑到产地、加工等及实验室间检测误差等因素,将水分的限度确定为:≤13.0%。5总灰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部附录灰分测定法(2302)总灰分测定法执行,【总灰分】项中取样量为3.0g,相当于香菇粉末3.0g,确定取样量为3.0g。其他按附录2302总灰分测定法执行。结果见表4。表4香菇总灰分测定结果表香菇样品号 来源 总灰分(%)样1 浙江产,厚菇,一级 5.76样2 浙江产,厚菇,二级 4.76样3 浙江产,花菇,一级 2.76样4 浙江产,薄菇,一级 2.96样5 浙江产,薄菇,二级 4.98样6 福建古田产,花菇,特级 2.99样7 福建古田产,厚菇,一级 3.56样8 四川青川产,花菇,一级 3.12样9 四川青川产,厚菇,二级 5.02样10 浙江产,薄菇,等外 5.85样11 安徽厚菇一级 2.98样12 湖北花菇特级 2.93样13 陕西厚菇一级 3.66结果表明:香菇总灰分均在6.0%以下,均未超过GH/T1013-1998《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标准香菇》中灰分≤7.0%的规定,参考此标准,加之考虑到产地、加工和实验室间误差等因素,将总灰分的限度确定为:≤7.0%。6特征图谱为了保证香菇多糖的研究及提取生产时原料质量的稳定,本标准进行了“香菇中多糖组分的特征图谱研究”,试料中的多糖组分,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进行分离,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相对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建立香菇多糖组分的特征图谱。6.1试剂或材料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符合GB/T6682,一级。磷酸二氢钾。无水乙醇。95%乙醇。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含量测定用。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取磷酸二氢钾2.72g,用水稀释至1000mL。60%乙醇:取无水乙醇60mL,用水稀释至100mL。参照物溶液的制备: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CAS:50-99-7,纯度:99.9%)5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6.2仪器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配示差折光检测器;色谱柱:凝胶色谱柱,G4000PWxl,7.8mm×300mm,10μm,或性能相当者;分析天平:感量0.1mg,0.01mg;真空干燥箱:真空度0.1MPa,精度±1℃;旋转蒸发仪。6.3液相色谱参考条件流动相:0.02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流速:0.6mL/min。柱温:30℃。6.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将香菇样品粉碎成粗粉,称取粉末20g±2g,加水400mL,煎煮60min,过滤,滤渣再加水300mL,煎煮60min,过滤,合并滤液,浓缩至40mL左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边加边搅,静置过夜。过滤,取沉淀,先加50mL60%乙醇洗涤,再加适量95%的乙醇洗涤,60℃真空干燥,即得。称取提取的香菇多糖30.0mg,精密加入流动相10mL,密封,水浴溶解,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得供试品溶液。6.5分析方法验证6.5.1精密度试验按上述色谱条件,取参照物溶液,连续5次进样,分别记录30min,葡萄糖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峰面积见表5,RSD分别为0.02%、0.95%,表明系统的精密度较好。色谱图见图9。表5精密度试验结果进样序号 1 2 3 4 5 RSD(%)保留时间 17.785 17.786 17.789 17.791 17.795 0.02峰面积 141902 144306 145663 143859 144539 0.95图9精密度试验色谱图6.5.2稳定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h,2h,4h,6h,8h,12h进样测定,以参照物溶液的葡萄糖峰为参照,考察色谱中第一个峰(峰1)和第二个峰(峰2),分别计算相对于外标葡萄糖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结果显示,供试品溶液配制后12h内进样检测,2个多糖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均无显著变化,RSD在0.1%以下,表明方法稳定性良好。结果见表6及图10。表6稳定性试验结果进样时间(h) 相对保留时间 峰1 峰2 峰3 峰4 峰50 0.5108 0.6155 0.8502 0.9310 0.98292 0.5109 0.6158 0.8515 0.9308 0.98284 0.5109 0.6161 0.8518 0.9303 0.98296 0.5111 0.6164 0.8521 0.9305 0.98338 0.5118 0.6164 0.8519 0.9305 0.9835表6(续)12 0.5114 0.6159 0.8516 0.9303 0.9833RSD(%) 0.08 0.06 0.08 0.03 0.03 图10稳定性试验色谱图6.5.3重复性试验取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计算各色谱峰相对于外标葡萄糖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及峰1、峰2相对峰面积,考察各供试品溶液间的变化。结果见表7及图11。峰1、峰2、峰3、峰4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分别为0.31%、0.38%、0.31%、0.05%,峰1、峰2相对峰面积的RSD分别为8.16%、6.07%。表7重复性试验结果进样 相对保留时间 相对峰面积序号 峰1 峰2 峰3 峰4 峰1 峰21 0.5121 0.5889 0.8676 0.9870 1.0497 2.00582 0.5129 0.5936 0.8661 0.9881 1.1445 2.32523 0.5144 0.5900 0.8647 0.9879 1.3014 2.19074 0.5100 0.5883 0.8617 0.9882 1.1175 2.24485 0.5127 0.5922 0.8615 0.9876 1.2037 2.3394RSD(%) 0.31 0.38 0.31 0.05 8.16 6.07图11重复性试验色谱图6.5.4样品测定分别取13批不同来源的香菇,照6.4制备供试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显示,13批供试品色谱中均呈现4个特征峰,4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均在规定值的±5%之内,规定值为:0.508(峰1)、0.618(峰2)、0.866(峰3)、0.988(峰4)。结果见表8及图12。表813批样品中各色谱峰相对保留时间样品号 相对保留时间 峰1 峰2 峰3 峰41 0.5193 0.6179 0.8575 0.98762 0.5108 0.6155 0.8502 0.98293 0.5135 0.6148 0.8661 0.98604 0.4947 0.6342 0.8593 0.99345 0.4923 0.6353 0.8697 0.99186 0.5117 0.6034 0.8583 0.98377 0.5010 0.6652 0.8598 0.98328 0.5248 0.6134 0.8886 1.01179 0.5185 0.6406 0.8717 0.990810 0.4854 0.6292 0.8618 0.983511 0.5081 0.5867 0.8669 0.984212 0.5065 0.5886 0.8720 0.984813 0.5121 0.5889 0.8676 0.9870均值 0.5076 0.6180 0.8656 0.9885RSD(%) 2.26 3.73 1.13 0.79 图12各供试品溶液色谱图7含量测定糖类物质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糠醛或糠醛的衍生物,糠醛能与芳香族化合物缩合生成红色化合物,该有色化合物在490nm有最大吸收,测定490nm处的吸光度,就能计算出多糖浓度。用本方法测出的粗多糖含量结果更能反映用于提取香菇多糖的原料质量优劣。因此为了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粗多糖含量以无水葡萄糖计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本标准试验方法参照并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676-2023《食用菌中粗多糖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含量测定项下样品制备。7.1试剂或材料除非另有规定,仅使用分析纯试剂。水:符合GB/T6682,一级。无水乙醇。硫酸。苯酚。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含量测定用。80%乙醇:取无水乙醇80mL,用水稀释至100mL。苯酚蒸馏:将苯酚置于80℃的水浴中溶解,然后将一定量的苯酚移至蒸馏瓶中。放入玻璃珠数粒,于182℃蒸馏,弃去最初2min~3min蒸馏液,收集随后的蒸馏液,待冷却后备用。5%苯酚:重蒸馏过的苯酚5mL,用水稀释至100mL。现用现配。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CAS:50-99-7,纯度:99.9%)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水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7.2仪器设备紫外分光光度计:精度±0.3nm,波长范围190nm~1100nm;分析天平:感量0.1mg,0.01mg;离心机:转速不低于5000rpm;真空干燥箱:真空度0.1MPa,精度±1℃。7.3试验步骤7.3.1试液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0.05g,精密称定,置50mL三角烧瓶中,用5mL水浸润,缓慢加入20mL无水乙醇,混匀,置超声提取器中提取30min。4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80%乙醇溶液10mL洗涤,同法离心。用50mL水将沉淀转入圆底烧瓶中,置水浴中回流提取2h。放冷,过滤,残渣用水洗涤2~3次,合并滤液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7.3.2定量测定精密量取试液及对照品溶液各1mL,分别置20mL具塞试管中,精密加5%苯酚1.0mL,摇匀,再迅速精密加5mL硫酸,立即混匀,放置10min。置30℃水浴中反应20min,取出,放置至室温,以相应试剂作空白参比,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即得。7.4分析方法验证7.4.1线性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浓度为0.1mg/mL的对照品溶液0、0.2mL、0.4mL、0.6mL、0.8mL、1.0mL,分别置20mL玻璃试管中,用水补至1.0mL。得浓度分别为0μg/mL、20μg/mL、40μg/mL、60μg/mL、80μg/mL、100μg/mL,向试管中精密加入5%苯酚溶液(临用现配)1.0mL,摇匀,迅速精密加入5.0mL浓硫酸与液面垂直加入,勿接触试管壁),静置10min,用旋涡震荡器使反应液充分混合,然后将试管置于30℃水浴中反应20min,迅速冷却,转移至1cm比色皿中,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以葡萄糖的质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表明:无水葡萄糖在浓度为0-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均良好。结果见表9与图13。表9线性试验结果表组分 对照品浓度(μg/mL) 吸光度(A) 线性关系无水葡萄糖 0 0 y=9.0382x-0.0181,R=0.9993 20 0.181  40 0.361  60 0.542  80 0.723  100 0.902 图13标准曲线7.4.2重复性分取同一批号样品6份,按7.3.2测定含量。结果表明:无显著差异,方法重现性良好。结果见表10。表10重复性试验结果表序号 取样量(g) 粗多糖含量(%)1 0.5052 9.612 0.5018 9.323 0.5036 9.514 0.5008 9.715 0.5096 9.876 0.5041 9.62平均 // 9.61RSD(%) // 1.937.4.3回收率精密称取自制产品(主产地药材),批号:23040801,约0.25g,共9份,分别置9个具塞锥形瓶中,照7.3.1操作,在圆底烧瓶中均精密加入无水葡萄糖对照品0.018g、0.022g、0.026g照7.3.2测定。结果表明:回收率都在90%~110%之间,验证结果合格。结果见表11。表11回收率试验结果表取样量(g) 样品含量(g) 加入量(mg) 测得总量(g) 回收率% 平均值% RSD%0.2501 0.02219 0.018 0.04025 100.3 98.3 1.40.2504 0.02220 0.018 0.03984 98.0  0.2505 0.02214 0.018 0.04007 99.6  0.2516 0.02230 0.022 0.04400 98.6  0.2532 0.02247 0.022 0.04418 98.7  0.2507 0.02213 0.022 0.04398 99.3  0.2504 0.02213 0.026 0.04719 96.4  0.2505 0.02216 0.026 0.04751 97.5  0.2516 0.02233 0.026 0.04734 96.2  7.5样品含量测定按照7.3.2测定含量。结果见表12。表12含量测定结果表香菇样品号 来源 粗多糖含量(%)样1 浙江产,厚菇,一级 8.6样2 浙江产,厚菇,二级 8.0样3 浙江产,花菇,一级 12.0样4 浙江产,薄菇,一级 7.5样5 浙江产,薄菇,二级 7.0样6 福建古田产,花菇,特级 12.0样7 福建古田产,厚菇,一级 6.4样8 四川青川产,花菇,一级 12.4样9 四川青川产,厚菇,二级 14.2样10 浙江产,薄菇,等外 6.2表12(续)样11 安徽厚菇一级 9.6样12 湖北花菇特级 14.3样13 陕西厚菇一级 8.7结果表明:13批香菇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平均含量为9.76%,考虑到药材的来源及质量差异,以及药材生产储藏等因素的影响,在平均值的基础上下调至80%,限度确定为:不得少于7.8%。由于本方法所测为水溶性多糖,故限量标准低于GH/T1013-1998《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行业标准香菇》规定的总糖含量。8贮存和保质期8.1贮存取自制香菇(主产地药材),批号:2304080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一部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附录9001)执行,进行稳定性研究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高湿及强光照射试验。结果见表13。表13样品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影响因素 时间(天) 性状 吸湿性(%) 粗多糖变化率(%)// 0 浅褐色 0 0.00高温 5 深褐色 减重3.81 0.21 10 深肉桂色 减重4.35 0.16高湿(75%) 5 浅褐色 增重23.29 0.28 10 浅褐色 增重25.62 0.18强光 5 深褐色 减重1.34 0.31 10 深肉桂色 减重1.48 0.28结果表明:本品吸潮,同时在高温及强光照射下,性状易发生改变。因此本品应密封贮存在阴凉、干燥处。8.2保质期各企业自行规定。

《 T/MSC 001-2024 临县枣木香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临县枣木香菇
  • 标准号:T/MSC 00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4-04-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4-04-15
    团体名称:中国菌物学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临县枣木香菇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临县枣木香菇

    本文件规定了临县枣木香菇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 T/HAASS 0002-2024 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第8部分:香菇产品质量追溯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第8部分:香菇产品质量追溯技术规范
  • 标准号:T/HAASS 000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4-04-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5-01
    团体名称:河南省农学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香菇产品质量追溯的术语和定义、追溯体系、追溯要素、追溯信息采集、追溯、信息管理和体系运行自查。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香菇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 T/HAASS 0001-2024 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第3部分:香菇制棒厂建设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 第3部分:香菇制棒厂建设技术规范
  • 标准号:T/HAASS 000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4-04-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5-01
    团体名称:河南省农学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香菇制棒厂建设的术语和定义、选址与布局、设计要求、施工、安装与验收。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香菇制棒厂建设。

《 T/WCGS 002-2024 文成香菇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文成香菇
  • 标准号:T/WCGS 00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4-04-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实施日期:2024-05-15
    团体名称:文成县文成高山蔬菜协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3产品分类分级文成鲜香根据菇形的完整度、菇盖的厚度及菇盖直径的大小、菌褶的新鲜度、菇柄的长度分为厚菇和薄菇;厚菇和薄菇又分为一级菇、二级菇、三级菇。4质量要求4.1感官品质要求。4.1.1外观:应具有完整的菇面并有花纹,底色为黄色或深棕色。4.1.2肉质:应厚实不软塌,没有虫蛀、霉变等现象。4.1.3气味:应有淡香的气味,不是有烟熏糊黑的异味。4.1.4尺寸与形状:菇面和碎片的大小应不小于2分硬币。4.1.5色泽:应该是黄褐色的,而且在远处就可以闻到香气。4.1.6质感:手捏香菇菇柄时应感到硬,放开后菌伞能够快速愎复原状。4.1.7杂质:香菇表面没有任何的杂质。4.1.8成香菇鲜品各等级感观品质应符合表1规定。表1文成香菇鲜品各等级感官品质项目 分类 一级 二级 三级基本要求 厚菇 无异味、无病虫害和机械伤、无畸形菇、香味浓、无焦黑。 薄菇 无异味、无虫斑、无病虫害和机械伤、无畸形菇 无异味、无虫斑、无病虫害和机械伤、无畸形菇 略有少量畸形姑、新鲜无烂菇菇形 厚菇 菇形圆整 薄菇 菇形圆整 菇形圆整 菇形不整齐菇盖 厚菇 菇盖肉厚呈半球形、卷边、肉厚、褐色、直径4~5厘米 薄菇 菇盖肉厚、全部开伞或稍卷边;直径6厘米以上、呈扁平形。 菇盖全开呈扁平形、无大开伞以及翻边菇;直径4厘米以上 菇盖稍微破裂残缺或大开伞翻边菇;直径4~2厘米菌褶 厚菇 菌褶整齐,浅黄色、新鲜 薄菇 菌褶整齐,新鲜呈乳白色 菌褶整齐、新鲜呈乳白色 菌褶稍微有断开、新鲜呈白色菇柄 厚菇 2厘米以下 薄菇 2厘米以下 2厘米以下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规定表2理化指标类别 检测项目 平均检测值 限量值* 检测方法 备注品质理化指标 水分(鲜),g/100g  ≤86 GB5009.3-2016 鲜样 灰分,g/100g  ≤8 GB5009.4-2016 鲜样 蛋白质,g/100g   GB5009.5-2016 鲜样 脂肪,g/100g   GB5009.6-2016 鲜样 粗纤维,%   GB/T5009.10-2003 鲜样 总糖,%   GB/T15672-2009 干样计 粗多糖,g/100g   NY/T1676-2008 干样计 水分(干),g/100g  ≤12 GB5009.3-2016 烘干样4.3重金属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表3重金属指标类别 检测项目 平均检测值 限量值* 检测方法 备注重金属指标 铅,mg/kg  1 GB5009.268-2016 湿样 镉,mg/kg  0.5 GB5009.268-2016 湿样 总汞,mg/kg  0.1 GB5009.17-2021 湿样 总砷,mg/kg  0.5 GB5009.11-2014 湿样

《 QB/T 1357-1991 香菇猪脚腿罐头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猪脚腿罐头
  • 标准号:QB/T 1357-1991
    中国标准分类号:X71
  • 发布日期:1991-12-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 实施日期:1992-08-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QB 406-1964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QB 轻工
  • 内容简介:

《 QB/T 1399-1991 香菇罐头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罐头
  • 标准号:QB/T 1399-1991
    中国标准分类号:X79
  • 发布日期:1991-12-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 实施日期:1992-08-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QB 轻工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香菇罐头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香菇为原料,经洗净、预煮、装罐、加盐水、密封、杀菌制成的香菇罐头。

《 DB15/T 3657-2024 香菇干燥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干燥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15/T 3657-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 发布日期:2024-09-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实施日期:2024-10-06
    技术归口: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内蒙古自治区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香菇干燥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香菇干燥过程中的干制、水分检测、包装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生产、销售的香菇干燥。

《 DB15/T 1057-2024 香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15/T 1057-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 发布日期:2024-07-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8-31
    技术归口: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内蒙古自治区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香菇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香菇栽培的品种选择、菌种生产、栽培模式、场地及厂房要求和栽培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有遮阳设备的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专用菇房内的香菇栽培。

《 DB15/T 1056-2024 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15/T 105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 发布日期:2024-07-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1
  • 实施日期:2024-08-31
    技术归口:内蒙古自区果蔬标准化技木委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内蒙古自治区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香菇菌种制作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香菇菌种制作的菌种生产要求、母种生产、原种和栽培种生产、检验、入库等技术流程要点。本文件适用于香菇母种、原种和栽培种菌种制作要求。

《 DB6109/T 308.2-2024 富硒香菇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富硒香菇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6109/T 308.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 发布日期:2024-08-0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9-09
    技术归口: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陕西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富硒香菇 第2部分:栽培技术规程》由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富硒香菇栽培中转色管理、越夏管理、出菇管理及废菌料利用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富硒香菇的生产。

《 DB6109/T 308.1-2024 富硒香菇 第1部分:菌棒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富硒香菇 第1部分:菌棒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6109/T 308.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20
  • 发布日期:2024-08-0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9-09
    技术归口:安康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陕西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富硒香菇 第1部分:菌棒生产技术规程》由安康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富硒香菇菌棒生产的场地环境、场地设施、生产流程、基质制备、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富硒香菇的菌棒生产。

《 DB42/T 192.2-2024 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代料香菇秋栽与贮藏运输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代料香菇秋栽与贮藏运输
  • 标准号:DB42/T 192.2-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39
  • 发布日期:2024-07-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9-29
    技术归口:湖北省农业农村厅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湖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香菇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代料香菇秋栽与贮藏运输》,主管部门为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湖北省代料香菇(Lentinulaedodes)的栽培环境与设施、生产技术及贮藏、包装与入库及运输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代料香菇秋栽生产及贮藏、包装与出库及运输。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香菇作为一种常见且富有营养的食材,受到了大众的青睐。然而,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公众关注的焦点。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我们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确保香菇等食材的质量与安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香菇检测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未来,我们将能够更准确、高效地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香菇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香菇检测:如何确保食用安全?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