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质量检测:科学严谨的全面分析

青虾质量检测:科学严谨的全面分析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09 13:26:37

更新时间:2025-05-16 06:47:07

咨询点击量:13

发布来源:检测资讯中心

青虾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海鲜类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青虾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青虾的品质和食用安全,定期的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地识别青虾中的有害物质以及潜在的健康隐患,确保其能够安全进入市场。因此,青虾的质量检测不仅关系到食品的安全性,也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和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虾质量检测:科学严谨的全面分析内容

检测样品

青虾样品的选择是质量检测的第一步。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通常需要从多个批次、多个产地选择青虾样本进行检测。每个样本应具备一定的随机性,涵盖不同体重、大小、来源及养殖环境的青虾,以避免局部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偏倚。通常,每批次的样品数量不少于5公斤,并确保样本的新鲜度,以便检测结果更具真实性。

检测项目

青虾质量检测涵盖多个项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

  • 重金属含量:如铅、汞、镉等有毒重金属的残留量。这些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超标可能导致中毒及慢性疾病。
  • 抗生素残留:青虾可能受到抗生素类药物的污染,这类物质长期摄入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 病原菌检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致病微生物的存在。这些病原菌的污染会增加食源性疾病的风险。
  • 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的含量。这些指标能够反映青虾的营养价值。
  • 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对青虾的农药及化学药品残留的检测,确保无有害物质超标。

检测仪器

为了确保检测的精确度和科学性,质量检测使用了多种先进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用于检测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残留,如铅、汞、镉等。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用于检测青虾中的抗生素及农药残留,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分析青虾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及化学污染物。
  • PCR技术: 用于检测青虾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例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检测方法

青虾的质量检测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确保检测的全面性与精准性。一般流程如下:

  1. 样品采集:从不同批次和产地随机选择样本,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样品准备:将青虾样本清洗、去壳,并进行分割、研磨,制备均匀样品。
  3. 仪器分析:使用上述提到的检测仪器进行具体分析,检测重金属、抗生素、农药残留等。
  4. 结果比对:对照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以及行业标准,评估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5. 报告出具:将检测结果编制成检测报告,提供详细的项目分析和结论。

检测标准(部分)

《 DB3201/T 1210-2024 青虾环沟育苗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虾环沟育苗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201/T 1210-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4-07-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4-07-08
    技术归口: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青虾环沟育苗操作规程》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环沟育苗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抱卵虾放养、育苗管理、虾苗捕捞分塘或成虾养殖、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青虾(日本沼虾)环沟育苗操作规程。

《 DB3201/T 1209-2024 优质青虾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优质青虾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201/T 1209-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4-07-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4-07-08
    技术归口: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优质青虾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rcrobrachiumnipponensis)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池塘准备、种虾放养及培育、苗种繁育、捕捞和虾苗运输技术。本文件适用于优质青虾苗种的生产。

《 DB3201/T 1196-2024 蟹池培育抱卵青虾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蟹池培育抱卵青虾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201/T 1196-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4-04-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4-04-30
    技术归口: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蟹池培育抱卵青虾操作规程》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河蟹养殖池培育抱卵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青虾)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水质调控、日常管理、抱卵虾捕捞分塘、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河蟹养殖池培育抱卵日本沼虾(青虾)技术。

《 DB3201/T 1195-2024 网箱直放抱卵虾培育青虾苗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网箱直放抱卵虾培育青虾苗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201/T 1195-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4-04-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4-04-30
    技术归口: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网箱直放抱卵虾培育青虾苗操作规程》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利用网箱直放抱卵虾培育青虾(学名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e))虾苗的环境条件、抱卵虾放养前准备、抱卵虾培育、虾苗培育、生产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网箱培育青虾(日本沼虾)虾苗技术。

《 DB3212/T 2070-2024 河蟹与青虾双主养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河蟹与青虾双主养技术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212/T 2070-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24-04-1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4-05-11
    技术归口: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农、林、牧、渔业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河蟹与青虾双主养技术操作规程》,主管部门为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河蟹与青虾双主养的池塘条件、苗种放养、饲料投喂、日常管理、捕捞、档案管理等。本文件适用于泰州地区河蟹、青虾双主养模式,生态条件相近地区可参照执行。

《 T/SCFA 0001-2021 《青虾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虾养殖技术规范》
  • 标准号:T/SCFA 0001-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52/A041
  • 发布日期:2021-12-3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02-01
    团体名称:中国渔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青虾池塘养殖4环境条件与设施设备4.1环境条件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清新,养殖环境符合NY/T5361的规定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虾池条件虾池宜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

    土质宜为壤土或黏土,池底较平坦,淤泥不深于15cm;池埂内坡比为1∶2~1∶3,面积选择1800㎡~7000㎡,池深1.2m~1.5m;并有完整的进水和排水系统

    进水口用80目以上的筛绢做成的过滤网袋过滤

    4.3配套设备应配备水泵、增氧机等机械设备,增氧设备每667㎡水面配备0.2kW以上

    5放养前准备5.1虾塘清整、消毒加固池埂,堵塞漏洞,消除过多的淤泥

    加水至10cm~15cm,每667㎡用生石灰(块灰)80kg~120kg;或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6kg~8kg;或用含有效氯60%的漂白粉精3kg~5kg,杀灭池塘中病菌和敌害生物

    5.2晒塘养虾池清塘消毒后,应进行晒塘

    晒塘要求晒至塘底全面发白、干硬开裂

    一般需要晒10d以上,若遇阴雨天气,则要适当延长晒塘时间

    5.3水草种植水草品种最好选择沉水植物,如轮叶黑藻等

    水草覆盖率为池塘面积的25%~60%

    轮叶黑藻可用移植法种植

    以穴播为主,每穴插8株~10株,东西向间隔3.0m~5.0m,南北向间隔5.0m~8.0m

    种草时池水深不能超过50cm,要待水草长出或成活后,渐渐加高水位

    5.4水质调节虾苗放养前5d~10d,池塘注水50cm~80cm后,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肥料肥水

    6虾苗放养6.1春季放养放养时间为12月至翌年3月,虾苗规格为2.5cm~3.5cm(700尾/kg~1500尾/kg),放养量为每667㎡放养0.7万尾~3万尾(10kg~20kg)

    6.2秋季放养放养时间为7月上旬至8月上旬,虾苗规格为1.5cm~2.5cm,放养量为每667㎡放养8万尾~15万尾

    6.3放养方法放养前先试水

    虾苗放养宜选择晴好天气;放养时温差应小于±2℃

    虾苗放养时,应带水操作,动作轻快,虾苗不宜在容器内堆压

    7饲养管理7.1饲料及投喂7.1.1饲料要求全程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配合饲料的粗蛋白达到38%以上

    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不宜频繁改变饲料种类和品牌

    7.1.2投喂方法虾苗规格2.5cm以内,投喂微颗粒饲料或破碎料(粒径为0.7mm);虾苗规格2.5cm~4.0cm,投喂小颗粒幼虾料(粒径为1.0mm~1.2mm);虾苗规格4.0cm以上,投喂成虾料(粒径为1.6mm)

    生长季节,日投1次~2次,一次投喂一般在傍晚17点~19点;二次投喂分别为上午8点~9点和下午17点~19点,上午投喂日投量的1/3,下午投喂日投量的2/3,全池均匀投喂

    7.1.3投饲量养殖前期日投饲量控制在全池虾体总重量的6%~10%,养殖中后期生长旺季日投饲量控制在全池虾体总重量的4%~7%

    投饲量应结合不同月份水温、天气、水质和摄食等情况适时增减,以次日早上投喂前少量剩余为度(可在投喂区域检查饵料剩余情况)

    7.2水质管理7.2.1水质要求春季养虾注意水质调节,透明度控制在30cm~40cm,防止生长青苔

    秋季虾的养殖期间,养殖前期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5cm~50cm,中、后期透明度控制在30cm~40cm

    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pH值7.0~8.5

    7.2.2水位调控春季养虾,5月中旬前保持水深0.5m~0.7m,5月中旬至6月底,水深0.8m~1.0m;秋季养虾,早期水深0.5m~0.7m,中期0.7m~1.0m,后期1.0m~1.2m

    7.2.3底质调控视具体情况适量使用过氧化钙、沸石等改良底质

    7.3水草管理水草覆盖率前期控制在25%~30%,中期30%~50%,后期控制在50%~60%,且应均匀成簇的分布在池塘中;水草过多应及时割除,过少时可以增加人工虾巢进行补充

    7.4日常管理7.4.1巡塘、记录每天清晨及傍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色以及青虾活动、蜕壳、摄食等情况;检查塘基有无渗漏,防逃设施是否完好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每天做好塘口记录,记录要素包括:天气、气温、水温、水质、投饲用药情况、摄食情况等

    7.4.2增氧夏秋高温季节,每天后半夜至天亮开机;晴天中午12时~14时开机1次,每次2h~3h;天气闷热或雷雨天,容易发生严重缺氧,应随时增开增氧机或加水增氧

    8病害防治在养殖过程中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提倡生态健康养殖,使用绿色环保药物

    从养殖开始就做好清塘消毒,定期进行水体消毒

    原则上每月一次,注意消毒时避开脱壳高峰期

    消毒药物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消毒剂

    9越冬管理11月中旬加深水位,整个越冬期间平均水位控制在1m~1.2m

    越冬期间,透明度保持在30cm~40cm之间,如水太清,可以定期使用无机肥全池泼洒(按说明书用量每20d左右使用一次)

    定期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预防纤毛虫的药品杀灭纤毛虫,每个月使用一次

    10捕捞10.1捕捞工具捕捞工具有抄网、地笼、虾拖网等

    10.2捕捞方法可根据虾的养殖密度和生长情况适时捕捞

    捕捞时,可适当增加笼梢的长度(即环数),放置时尽量使笼梢张开,扩大笼梢空间

    捕捞时避开脱壳高峰期(脱壳高峰一般间隔15d~20d),减少软壳虾的损失

    当水温低于10℃时,一般采用虾拖网集中捕捞,捕捞后用筛子进行大小分拣;根据市场对商品虾的要求,一般用0.7cm~0.8cm的筛子进行分拣,分拣后大虾作为商品虾销售,小虾则作为春虾的虾种养殖或销售

    11过程记录养殖全过程宜同步建立准确、完整的档案

    宜包括以下内容:a)苗种来源记录:记录来源、放养时间、规格、数量和检疫情况;b)水质调控记录:记录水质温度、pH、溶氧等指标、投入品使用的种类及数量;c)投喂记录:记录养殖过程中饲料来源、日投喂量、残饵检查情况等

《 T/SCFA 0002-2021 《青虾繁育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虾繁育技术规范》
  • 标准号:T/SCFA 0002-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B52/A041
  • 发布日期:2021-12-3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02-01
    团体名称:中国渔业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适用于青虾规模化苗种繁育4环境条件与配套设备4.1环境条件靠近水源,水量充足,养殖环境符合NY/T5361的规定

    水源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池塘条件培育池宜为长方形,东西向长,塘堤坚固,防漏性能好

    土质宜为壤土或黏土,池底较平坦,淤泥不深于15cm;池埂内坡比为1∶2~1∶3,面积1500㎡~3500㎡为宜,池深1.2m~1.5m;并有完整的进水和排水系统

    进水口用80目以上的筛绢做成的过滤网袋过滤

    4.3配套设备培育池应配备水泵、增氧机等机械设备,增氧设备每667㎡水面配备0.2kW以上

    5亲虾培育5.1放养前的准备5.1.1晒塘晒至塘底全面发白、干硬开裂

    一般需要晒10d以上,若遇阴雨天气,则要适当延长晒塘时间

    5.1.2注水亲虾放养前7d,过滤注水至60cm,放虾后至虾苗培育前逐渐加至0.8m~1.0m

    5.1.3水质调节虾苗放养前5d~10d,池塘注水50cm~80cm后,选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肥料肥水

    5.1.4放置人工虾巢每667㎡放置15个高60cm,底部直径80cm的人工虾巢

    5.2亲虾选择与放养5.2.1亲虾选择亲虾体长要求5cm以上,成熟度好,体质肥壮,无伤无病,游泳迅速,弹跳力强

    雌雄比3∶1~5∶1

    5.2.2亲虾放养5.2.2.1放养时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底(水温18℃~25℃)配种放养

    5.2.2.2放养数量与注意事项一般将亲虾雌雄选配好后直接放入培育池中

    亲虾放养量∶每667㎡放养性腺成熟亲虾10kg~15kg,或放抱卵虾5kg~8kg

    亲虾放养时应注意运输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不宜过大,不宜超过2℃

    5.3饲养管理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喂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8%以上,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3%~8%

    一次投喂,傍晚16∶00~18∶00

    亲虾养殖过程中要时常注意抱卵和孵化情况

    虾苗孵出后,用抄网在人工虾巢上把亲虾捕起

    6苗种培育6.1早期饲养当育苗池出现蚤状幼体后,开始定期培育浮游动植物

    6.2中后期饲养当虾幼体出现变态时,在培育浮游动植物的同时,搭喂青虾专用饲料破碎料;随着变态苗比例的提高,逐渐增加青虾专用饲料破碎料比例,最后可全部投喂青虾专用饲料破碎料,投喂量为虾体重的6%~10%,饲料卫生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

    6.3日常管理6.3.1巡塘每天加强夜间、凌晨的巡塘,注意虾苗活动、水质、溶氧等情况,严防水质过肥、水质恶化和缺氧浮头

    6.3.2水体环境管理做好池塘水环境管理工作,捞除水面漂浮物,清除蛙卵、蝌蚪等敌害生物,铲除池埂杂草,控制池中水草,保持良好的池塘水环境

    6.4水质管理6.4.1水质调节透明度控制在20cm~30cm

    溶解氧要求在5mg/L以上

    6.4.2补充钙离子在虾苗变态后,随着脱壳频繁和池塘中虾苗重量的增加,须定期补充水体钙离子,具体用量参照产品使用说明

    6.5底质调控视具体情况适量使用过氧化钙、沸石改良底质

    7捕捞经过30d~45d培育,幼虾体长1.5cm以上,开始进行虾苗捕捞,可采用以下捕捞方式∶a)“赶网”捕捞∶捕捞时间宜在晚上6点以后待池塘水体表面温度下降以后

    同时,拉网的时候,需要配套增氧设施,防止过程中缺氧

    另外,捕捞时间需避开虾苗脱壳高峰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损伤;b)地笼捕捞∶适合仅需少量虾苗时捕捞,因捕虾苗地笼的网眼较小,为防止笼中虾苗缺氧,要勤收笼

    8苗种计数采取重量法计数,随机取苗称得一定重量后过数,通过几次称重计数取其平均单位重量的尾数,然后按照所需苗数计算出称重数量

    9运输宜采用网隔箱分层运输法

    水箱需要加保温层,并加盖

    网隔的铁框架为85cm×45cm×10cm,用孔径为0.15cm~0.2cm的密网封起来,上面有网盖扣住,放入虾苗后,一个一个网隔垒叠浸没于水箱中,箱中水面应高于最上一层网隔5cm~10cm

    每只网隔箱可放虾苗4kg~5kg

    水箱底部有充气增氧设备或用氧气瓶增氧,气泡和水流从底层网隔中间向上流动,使各层网隔中有足够的溶氧

    由于虾苗生产期气温偏高,应在早、晚气温偏低时装运,避开白天高温、太阳直射

    适宜水温20~25℃

    长途运输可用空调车或加冰块降温,应注意逐步慢慢降温,下车时逐步升温,防止温差太大,下塘时温差不超过2℃

    运输时应做好衔接工作,检查好运输工具,以免发生故障

    做到快装、快运、快下塘

    10过程记录繁育全过程宜同步建立准确、完整的档案

    宜包括以下内容∶a)亲本来源记录∶记录来源、放养时间、规格、数量和检疫情况;b)水质调控记录∶记录水质温度、pH、溶氧等指标、投入品使用的种类及数量;c)投喂记录∶记录养殖过程中饲料来源、日投喂量、残饵检查情况等

《 DB43/T 182-2003 青虾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虾养殖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43/T 182-2003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03-07-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03-08-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湖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青虾养殖技术规范》,主管部门为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43/T 165-2002 青虾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虾
  • 标准号:DB43/T 165-2002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02-11-2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02-12-15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湖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青虾》,主管部门为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34/T 217-2001 池塘立体养殖青虾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池塘立体养殖青虾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4/T 217-2001
    中国标准分类号:B50
  • 发布日期:2001-05-1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实施日期:2001-05-18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安徽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池塘立体养殖青虾操作规程》,主管部门为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了青虾池塘立体养殖操作技术。本标准适用于2/15公顷-2/3公顷池塘青虾人工养殖。

《 DB36/T 365-2001 池塘主养青虾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池塘主养青虾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6/T 365-2001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01-04-2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 实施日期:2001-05-01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农、林、牧、渔业江西省水质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池塘主养青虾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DB42/T 1883-2022 池塘种青虾鱼连养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池塘种青虾鱼连养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42/T 1883-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2-06-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08-28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湖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池塘种青虾鱼连养技术规范》,主管部门为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池塘种青虾鱼连养的池塘环境条件、鱼池改造、池底种青、小龙虾放养、淹青、鱼的放养、病害防治等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池塘种青,小龙虾(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1i)与大宗鱼类连养或小龙虾与鳜连养两种技术模式。

《 DB32/T 4238-2022 河蟹套养青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河蟹套养青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32/T 423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2-03-18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2-04-18
    技术归口:江苏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江苏省环境保护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河蟹套养青虾生态养殖技术规范》由江苏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河蟹(Eriocheirsinensis)池塘套养青虾(Macrobrachiumnipponensis)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饲料投喂、养殖管理、病害防治、捕捞、尾水排放等技术要点。本文件适用于河蟹养殖池塘的青虾套养。

《 DB3208/T 162-2021 青虾池套养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青虾池套养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 标准号:DB3208/T 162-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21-12-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21-12-30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青虾池套养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操作规程》,主管部门为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青虾(Orientalriverprawn)池套养中华绒螯蟹(Chinesemittencrab)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放苗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日常管理和捕捞等阶段的技术要求,描述了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放苗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日常管理和捕捞等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青虾池套养中华绒螯蟹。

《 DB3301/T 1094-2018 水稻—青虾共作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水稻—青虾共作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3301/T 1094-2018
    中国标准分类号:B52
  • 发布日期:2018-09-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50
  • 实施日期:2018-10-05
    技术归口:杭州市农业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浙江省捕捞和水产养殖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水稻—青虾共作技术规范》由杭州市农业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水稻—青虾共作技术的环境条件、田间工程、水稻种植、青虾养殖和收获的相关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地区的单季稻田的水稻-青虾共作模式。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青虾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水产品,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通过科学、的检测手段,可以有效地确保青虾的安全性与营养价值。每一次的检测不仅是对青虾质量的把关,更是对消费者负责的体现。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青虾的质量检测将更加精准,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也促进了整个水产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青虾质量检测:科学严谨的全面分析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青虾质量检测:科学严谨的全面分析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