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印楝素的检测样品通常来源于以下几类:
- 农产品与食品:通过检测农作物上的印楝素残留量,评估其安全性。
- 环境样品:如土壤、水体等,监测印楝素的环境影响与降解情况。
- 植物提取物:原料植物中印楝素的含量分析。
- 制剂样品:商业化的农药制剂,检测其活性成分的浓度。
不同类型的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提取与预处理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项目
在进行印楝素检测时,通常会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项目:
- 含量测定:定量分析样品中印楝素的浓度。
- 毒性评估:评估印楝素对不同生物体(如水生生物、昆虫和哺乳动物)的毒性。
- 残留分析:在使用印楝素后的农产品中,检查是否有有害残留。
- 环境监测:评估印楝素在自然环境中的残留与降解速率。
通过对这些项目的综合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印楝素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环境影响。
检测仪器
印楝素的检测需要借助高精度的实验仪器。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印楝素及其代谢物的分离与定量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适用于液体样品中印楝素的分析,尤其是在复杂基质中的分离。
- 质谱仪(MS):与GC或HPLC联用,可实现更高灵敏度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用于对某些印楝素相关衍生物的检测,便于初步分析。
这些仪器的结合使用,使得印楝素的检测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进行高效而精确的分析。
检测方法
印楝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这是最常用且最精确的检测方法之一,通过GC分离印楝素,再用MS进行检测。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通过使用反相HPLC柱,结合紫外检测器或荧光检测器来定量印楝素。
-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于检测印楝素残留,尤其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
-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C-ECD):适用于分析低浓度印楝素,特别是在环境样品中的检测。
以上方法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适用性,选择合适的方法能够提高检测的效率与准确性。
检测标准(部分)
《 DB51/T 1961-2015 印楝素防治草原害虫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印楝素防治草原害虫技术规范
- 标准号:DB51/T 1961-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B40
- 发布日期:2015-04-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 实施日期:2015-07-01
- 技术归口:四川农业厅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农业动物饲养和繁殖农、林、牧、渔业四川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印楝素防治草原害虫技术规范》由四川农业厅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了印楝素的使用原则、贮存、运输、配制、喷施、安全措施、防效监测等内容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使用印楝素防治草原毛虫、蝗虫等草原害虫。
《 SN/T 3264-2012 出口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出口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标准号:SN/T 3264-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12-10-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 实施日期:2013-05-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 23200.73-2016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出口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出口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大米、花椰菜、苹果、木耳、茶叶、蜂蜜、猪肝、鱼肉、虾肉、鸡肉、牛奶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测定和确证。
《 NY/T 1454-2007 生物农药中印楝素的测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生物农药中印楝素的测定
- 标准号:NY/T 1454-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G23
- 发布日期:2007-12-1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 实施日期:2008-03-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农、林、牧、渔业NY 农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生物农药中印楝素的测定》,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农药中印楝素含量的分光光度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生物农药中印楝素及其异构体总量的测定。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5μg/mL,线性范围:40μg~20Oμg。
《 GB 23200.7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 标准号:GB 23200.73-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G25
- 发布日期:2016-12-1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 实施日期:2017-06-18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代替SN/T 3264-2012
- 主管部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标准分类: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检测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大米、花椰菜、苹果、木耳、茶叶、蜂蜜、猪肝、鱼肉、虾肉、鸡肉、牛奶中鱼藤酮和印楝素残留量的测定和确证,其他食品可参照执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印楝素作为一种天然农药,虽然具有较低的环境毒性和较高的生物降解性,但在其使用过程中仍需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科学的检测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印楝素的含量、毒性与环境影响,从而为其在农业与环境管理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与环保法规的完善,印楝素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将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印楝素检测:如何科学评估其应用价值与安全性?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