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

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简介

发布时间:2025-05-03 19:07:41

更新时间:2025-05-04 08:05:33

咨询点击量:132

发布来源:材料检测中心

第三方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机构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科研分析中心作为综合性研究所检测中心,旗下实验室拥有CMA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报告。检测样品包含复配食品添加剂等。
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内容

检测信息(部分)

Q:复配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A:复配食品添加剂是由两种或多种单一食品添加剂经物理混合而成,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加工性能或感官特性的复合产品。

Q: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有哪些?

A:主要用于食品防腐、增稠、着色、调味、抗氧化等,广泛应用于饮料、烘焙食品、乳制品、肉制品等领域。

Q:检测复配食品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确保其成分符合国家标准,验证安全性、功能性和标签真实性,防止过量添加或非法成分混入。

检测项目(部分)

  • 重金属含量:检测铅、汞等有害金属,确保产品符合安全标准。
  • 微生物指标:分析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评估卫生状况。
  • pH值:反映产品酸碱度,影响稳定性和适用性。
  • 干燥失重:测定水分含量,评估产品保存性能。
  • 有效成分含量:验证添加剂中功能性成分的实际比例。
  • 溶解性:检测产品在水或油脂中的溶解能力。
  • 粒度分布:分析颗粒大小均匀性,影响混合效果。
  • 过氧化值:评估油脂类添加剂的氧化程度。
  • 砷含量:检测有毒元素砷的残留量。
  • 防腐剂协同效应:验证复配后防腐效果的稳定性。
  • 色素稳定性:测试光照、温度下的颜色保持能力。
  • 甜度值:量化甜味剂的实际甜度水平。
  • 抗氧化活性:测定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 黏度:评估增稠剂对食品质构的影响。
  • 总酸度:分析酸度调节剂的效能。
  • 菌落总数:判断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风险。
  • 过敏原筛查:检测可能存在的致敏物质残留。
  • 放射性物质:确保原料无放射性污染。
  • 挥发性物质:分析加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损失。
  • 标签一致性:核对实际成分与标识是否匹配。

检测范围(部分)

  • 复配防腐剂
  • 复配抗氧化剂
  • 复配乳化剂
  • 复配增稠剂
  • 复配甜味剂
  • 复配酸度调节剂
  • 复配膨松剂
  • 复配着色剂
  • 复配营养强化剂
  • 复配酶制剂
  • 复配消泡剂
  • 复配凝固剂
  • 复配水分保持剂
  • 复配护色剂
  • 复配香料载体
  • 复配抗结剂
  • 复配稳定剂
  • 复配胶基
  • 复配被膜剂
  • 复配发酵助剂

检测仪器(部分)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自动电位滴定仪
  • 微生物培养箱
  • 激光粒度分析仪
  • 旋转流变仪

检测标准(部分)

国家标准 GB 26687-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生产过程原料采购、加工、包装、标识、贮存和运输等环节以及生产场所、设施、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准则。
本标准适用于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以标准、公告等方式公布的食品添加剂,包括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精和复配食品添加剂等。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香料和调料、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 29924-20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标识。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标识参照本标准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为食品添加剂在储藏运输过程中提供保护的储运包装标签的标识。
【中国标准分类】  C54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20-食品工艺
行业标准 NY/T 2963-2016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3部分:抗结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抗结剂)的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的判定和不合格品的处置。rn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抗结剂)的检验。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行业标准 SN/T 2360.9-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9部分:着色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着色剂)的抽样、检验、检验结果的判定和不合格品的处置。rn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着色剂)的检验。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行业标准 SN/T 2360.10-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0部分:护色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护色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n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护色剂的监督检验。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行业标准 SN/T 2360.15-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5部分:被膜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被膜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n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被膜剂)的监督检验。rnn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行业标准 SN/T 2360.16-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6部分:水分保持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水分保持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rn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水分保持剂)的监督检验。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行业标准 SN/T 2360.19-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19部分:稳定和凝固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稳定和凝固剂)的技术要求、抽样,检验、结果评价、综合评定和处置及复验的原则。 本部分适用于进出口食品添加剂(稳定和凝固剂)的监督检验。rn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行业标准 SN/T 2360.24-2009 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规程 第24部分:特定用途食品添加剂
【适用范围】SN/T 2360的本部分规定了超出GB 2760和GB 14880标准规定的范围,但具备食品添加剂属性和质量要求,符合特定国家或地区的食品添加剂规定与要求,仅用于进出口贸易生产加工和作为样品等用途的添加剂适用范围、报检、监督管理、检测、结果判定和处置等检验检疫工作规范。rn本部分适用于超出GB 2760和GB 14880规定的品种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成品状态的下列物质:rna)仅用于进料或来料加工后全部返销出口并符合输入国家或地区要求的添加剂;rnb)参展后销毁或全部复出口的添加剂样品;nc)用于非食品工业生产用途(包括科研、行政审批等)的添加剂样品;rn本部分不适用于下列物质:na)用于生产和合成食品添加剂的前体物质和原料;rnb)用于生产和提取食品添加剂的天然动植物原材料;nc)属于GB 2760和GB 14880规定范围的非食品级物质;nd)生产和制造食品的食物原料和辅料;ne)非法添加到食品的化工产品;rnf)法律法规要求予以豁免的。
【中国标准分类】  X40  食品添加剂与食用香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T 139-2008 使用硫酸亚铁剂量计测量水中吸收剂量的标准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硫酸亚铁酸性水溶液剂量测量系统测量电离辐射水中吸收剂量的制备方法和测试程序。该系统又称为Fricke剂量测量系统,由剂量计和相关的分析仪器组成。rn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ricke剂量计的程序。rn本标准适用于Y射线、X射线(韧致辐射)和高能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rn本标准适用于在下述条件下测量吸收剂量的Fricke剂量计剂量测量系统:n吸收剂量范围:20Gy~400Gy。rn吸收剂量率:≤106Gy·s-1。rn辐射能量:γ射线源的初始光子能量应大于0.6MeV;对于X射线(韧
【中国标准分类】  A58  计量 【国际标准分类】  17.240-辐射测量
国家标准 GB/T 139-1989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 分类方法和类别的确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建立了石油产品、润滑剂及相关产品的通用分类体系。rn本标准定义了石油产品、润滑剂及相关产品的类别及名称。rn该分类体系的准则适用于各类产品 所涉及的各类产品的分类将在有关标准中规定。rn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100-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国家标准 GB/T 498-1987 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订石油产品及润滑剂的总分类体系和确定产品的类别及其名称。 本分类体系的准则适用于将在有关标准中所涉及的每类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11-2010 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已恒重的定量滤纸或徽孔玻璃过滤器过滤试样来测定石油和石油产品及添加剂中机械杂质的方法。rn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石油、液态石袖产品和添加剂中的机械杂质。rn本标准不适用于润滑脂和沥青。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11-1988 化学试剂 酸碱指示剂pH变色域测定通用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1  化学试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T 1661-1982 增塑剂运动粘度的测定(恩氏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1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T 1662-1981 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1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040.50-物理化学分析方法
国家标准 GB/T 1663-1982 增塑剂凝固点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 1664-1981 增塑剂外观色泽的测定(铂-钴比色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 1665-1981 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国家标准 GB/T 1668-1995 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 1668-1981 增塑剂酸值的测定(一)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1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40-表面活性剂及其他助剂
国家标准 GB/T 1669-1988 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T 1671-2008 增塑剂闪点的测定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仪测定增塑剂闪点的方法。rn本标准适用于增塑剂类产品闪点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国家标准 GB/T 1672-1988 液体增塑剂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增塑剂的体积电阻率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液体增塑剂的体积电阻率。其他液体助剂也可参照本测定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G70  化学助剂、表面活性剂、催化剂、水处理剂 【国际标准分类】  87.060.30-溶剂
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复配食品添加剂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上一篇:咖啡因检测
下一篇:磷脂检测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