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信息(部分)
问:什么是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检测?
答:该检测用于评估化学物质暴露后对神经系统产生的延迟性损伤效应,通过模拟长期或重复暴露后的毒性反应,判断其神经毒性风险。
问:此类检测适用的产品类型有哪些?
答:适用于农药、工业化学品、药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生物制剂等可能引起神经损伤的物质。
问:检测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答:用于产品安全性评估、法规合规性验证、毒性机制研究以及风险评估,为生产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问:检测流程包括哪些步骤?
答:包括样品制备、暴露模型建立、行为学观察、病理学分析、生化指标检测及数据综合评估等阶段。
问:检测周期通常需要多久?
答:根据样品复杂性和检测深度,周期从4周到12周不等,特殊需求可定制加急方案。
检测项目(部分)
- 潜伏期观察:记录毒性症状首次出现的时间
- 运动协调性测试:评估肢体运动功能损伤
-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检测神经信号传递效率
- 脑组织病理切片:分析神经元结构变化
-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反映神经递质代谢状态
- 氧化应激指标:检测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 髓鞘蛋白含量:评估神经纤维保护层完整性
- 胶质细胞活化标记:判断神经炎症反应程度
- 基因表达谱分析:研究毒性相关基因调控
- 突触可塑性检测:评估神经连接功能变化
- 血脑屏障通透性:测试毒性物质渗透能力
- 认知功能测试:通过迷宫实验等评估学习记忆能力
- 自主神经功能监测:检测心率变异性等生理指标
- 神经递质水平测定:量化多巴胺、5-羟色胺等含量
- 细胞凋亡率检测:评估神经元程序性死亡比例
- 线粒体功能分析:研究能量代谢相关毒性机制
- 离子通道活性检测:评估电信号传导基础功能
- 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反映神经修复能力
- 行为学视频分析:量化震颤、抽搐等异常行为
- 生物蓄积性测试:检测毒性物质在神经组织的残留
检测范围(部分)
- 有机磷化合物
- 氨基甲酸酯类
- 拟除虫菊酯类
- 重金属及其络合物
- 溶剂类化学品
- 工业催化剂
- 医药中间体
- 纳米材料
- 表面活性剂
- 阻燃剂
- 增塑剂
- 染料中间体
- 防腐剂
- 香精香料
- 生物农药
- 基因编辑产物
- 医用植入材料
- 环境污染物
- 辐射处理剂
- 食品包装迁移物
检测仪器(部分)
- 全自动行为分析系统
-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电生理记录系统
- 流式细胞仪
- 超高效液相色谱仪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荧光定量PCR仪
-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显微操作系统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15670.25-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
- 标准号:GB/T 15670.25-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B17
-
- 发布日期:2017-07-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
-
- 实施日期:2018-02-01
- 技术归口:农业农村部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农业农村部
- 标准分类:农业杀虫剂和其他农用化工产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25部分: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由326(农业农村部)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农业农村部。
《 GB/T 21770-2008 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 急性染毒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 急性染毒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方法
-
- 标准号:GB/T 21770-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
- 发布日期:2008-05-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 实施日期:2008-09-01
- 技术归口: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实验室医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 急性染毒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方法》由TC25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251SC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T 21797-2008 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 28天重复剂量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 28天重复剂量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
- 标准号:GB/T 21797-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
- 发布日期:2008-05-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00
-
- 实施日期:2008-09-01
- 技术归口: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实验室医学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化学品(有机磷化合物) 28天重复剂量的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由TC25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TC251SC1(全国危险化学品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毒性检测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GBZ/T 240.23-2011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
- 标准号:GBZ/T 240.23-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52
-
- 发布日期:2011-08-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
- 实施日期:2012-03-01
- 技术归口:
-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卫生部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劳动卫生
- 内容简介:
GBZ/T 240的本部分规定了动物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的目的、试验概述、试验方法、数据处理与结果评价、评价报告和结果解释。本部分适用于有机磷化合物的迟发性神经毒性测定。若某些受试样品的化学结构式与迟发性神经毒性阳性物质相似,也需进行此项试验。试验分为急性和亚急性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