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质量检测:如何科学检测芦笋的营养成分与安全性

芦笋质量检测:如何科学检测芦笋的营养成分与安全性简介

发布时间:2025-03-10 16:19:59

更新时间:2025-05-16 00:37:56

咨询点击量:13

发布来源:检测资讯中心

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且美味的蔬菜,广受大众喜爱。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抗衰老以及促进消化健康。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芦笋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可能受到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进行芦笋的质量检测成为确保其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键步骤。
芦笋质量检测:如何科学检测芦笋的营养成分与安全性内容

检测样品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需要采集代表性的芦笋样品。通常,采样应来自不同种植区域以及不同采摘时段的芦笋。样品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芦笋的外观和新鲜程度,还应确保不同批次之间的代表性。一般来说,采集的样品应该均匀,且数量要足够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检测项目

芦笋的检测项目包括多个方面,涉及其营养成分、污染物和农药残留等方面的检测。以下是常见的检测项目:

  • 农药残留检测:芦笋中可能含有各种农药成分,这些农药可能在栽培过程中被使用。常见的农药包括氯噴霧、敌敌畏等。
  • 重金属检测:土壤污染可能导致重金属进入芦笋体内,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镉等,这些元素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
  • 营养成分检测:芦笋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K、叶酸等营养物质,检测其营养成分含量有助于评估芦笋的健康价值。
  • 细菌和真菌检测:芦笋作为一种绿色蔬菜,其表面和内部可能存在细菌或真菌,影响其食用安全。

检测仪器

在进行芦笋质量检测时,通常使用以下几种先进的检测仪器: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检测芦笋中的农药残留物。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复杂混合物,精准定量农药成分。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用于检测芦笋中重金属元素,如铅、镉、铜等。这种仪器可以非常精确地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常用于测定芦笋中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的含量。
  • 微生物培养箱: 用于检测芦笋是否受到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污染,确保其食品安全。

检测方法

芦笋的检测方法通常依据不同的检测项目而有所不同:

  • 农药残留检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芦笋进行农药残留定性与定量分析。通过样品提取、净化和浓缩后,送入色谱仪进行分离分析。
  • 重金属检测:通过消解样品,将其转化为可溶性的化合物,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元素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含量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判断是否超标。
  • 营养成分检测: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芦笋中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抗氧化物质的含量。首先提取芦笋中的有效成分,然后通过液相色谱柱分离后进行定量分析。
  • 微生物检测:通过采样后进行培养,使用选择性培养基生长细菌或真菌,再通过显微镜观察或培养基变化确认微生物种类及数量。

检测标准(部分)

《 T/XMSSAL 0110-2024 供厦食品 芦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供厦食品 芦笋
  • 标准号:T/XMSSAL 0110-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4-07-09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4-07-09
    团体名称:厦门市食品安全工作联合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供厦食品芦笋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 T/CXLSXH 001-2024 曹县芦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曹县芦笋
  • 标准号:T/CXLSXH 001-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A014
  • 发布日期:2024-06-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4-06-25
    团体名称:曹县芦笋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曹县芦笋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等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DB43/T 2964-2024 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43/T 2964-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30
  • 发布日期:2024-05-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实施日期:2024-07-13
    技术归口:湖南省农业标准技术化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农、林、牧、渔业湖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的基本条件、育苗技术、整地作畦、移栽定植、大棚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棚绿芦笋有机栽培。

《 DB53/T 1233-2024 芦笋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芦笋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53/T 1233-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4-03-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6-01
    技术归口: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植物栽培农、林、牧、渔业云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芦笋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芦笋(AsparagusofficinalisL.)生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及设施、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及档案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设施条件下芦笋的生产。

《 DB3212/T 2063-2024 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212/T 2063-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B16
  • 发布日期:2024-01-3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实施日期:2024-02-29
    技术归口:泰州市农业农村局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综合农、林、牧、渔业江苏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芦笋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芦笋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及绿色防控技术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泰州市芦笋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其他生态条件相似地区可参考应用。

《 DB15/T 3243-2023 芦笋露地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芦笋露地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15/T 3243-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 发布日期:2023-12-1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实施日期:2024-01-15
    技术归口:内蒙古自治区果蔬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综合农、林、牧、渔业内蒙古自治区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芦笋露地高效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芦笋栽培要求的选地、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露地芦笋栽培。

《 T/ZNZ 238-2023 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号:T/ZNZ 23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3-12-2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1-29
    团体名称: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确立了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的生产程序,规定了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苗管理、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贮存、秸秆处置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生产档案等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平湖芦笋生产。

《 DB4106/T 115-2023 芦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芦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4106/T 115-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 发布日期:2023-09-2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实施日期:2023-10-20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植物栽培农、林、牧、渔业河南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芦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芦笋病虫害防治原则、病虫害种类、防治方法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芦笋主要病虫害防控。

《 DB36/T 1818-2023 绿芦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芦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6/T 1818-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3-08-09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 实施日期:2024-02-01
    技术归口:省农业农村厅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业和林业农、林、牧、渔业江西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绿芦笋产地加工技术规程》由省农业农村厅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绿芦笋产地初加工的采收、分拣、分级、包装与标识及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江西省绿芦笋产地初加工。

《 T/ZLX 067-2023 绿色食品 大棚绿芦笋生产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色食品 大棚绿芦笋生产技术规范
  • 标准号:T/ZLX 06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1
  • 发布日期:2023-11-24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20
  • 实施日期:2023-12-01
    团体名称: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大棚绿芦笋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要求、田间设施、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采后处理、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绿色食品大棚绿芦笋生产

《 T/ZNZ 118-2022 芦笋生产质量全程控制技术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芦笋生产质量全程控制技术规范
  • 标准号:T/ZNZ 118-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2-07-08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2-08-08
    团体名称: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芦笋生产质量全程控制的关键生产技术、质量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追溯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绿芦笋生产和全程质量控制

《 T/WCFPPA 004-2022 无极芦笋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极芦笋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 标准号:T/WCFPPA 004-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2-04-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2-05-01
    团体名称:无极县特色产品推广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农业
  • 内容简介:

    5栽培技术措施5.1品种选择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

    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5.2育苗5.2.1种子处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h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h,中途冲洗1-2次,同时换水

    5.2.2催芽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

    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5.2.3育苗方式用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一般用过筛非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l(以体积计)

    营养钵要求高7-10cm,上口径7-10cm

    5.2.4播种播种头天将营养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人小孔,随即盖上营养土,厚度为1.5-2cm

    5.2.5苗期管理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

    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

    应勤拔除营养钵内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5.3种植沟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

    按5.4.2行距开40cm宽、40cm深种植沟

    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人种植沟

    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挖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

    多雨地区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cm深围沟,防止汛期日间积水,干旱地区可采取保墒措施

    5.4移栽5.4.1移栽时间一般播种后60d-80d,当营养钵内实生苗或组培苗长至3-5支,地上茎5-8根贮藏根时带营养土移栽

    可早春播种,晚春移栽,也可秋季播种,春季移栽

    5.4.2种植密度绿芦笋行距130cm-140cm或宽窄行种植(宽行140cm-150cm、窄行50cm-60cm),株距25cm-30cm;白芦笋行距170cm-180cm、株距25cm-30cm

    绿芦笋每667m2用苗1500株-2500株,白芦笋每亩用苗1200株-l500株

    5.4.3移栽方法移栽前将苗按大小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带土移栽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栽植深度宜5Cm~15Cm,移栽后浇水沉实沟面

    5.5田间管理5.5.1留母茎根据不同采收方式、笋龄、时期和根盘大小适量留母茎,一般每株留母茎3-5支

    留母茎采笋时,田间可打木桩并用绳子将植株固定或适时打顶,以防倒伏

    5.5.2培垄采收白笋时春季嫩茎长出地面前视土温情况分次培土

    土垄应上窄下宽,上宽30cm-45Cm,卜宽45cm-60cm,高度25cm-30cm

    5.5.3中耕除草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中耕时应避免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适量覆土

    5.5.4整枝清园留母茎前、采笋期间及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及时将病枯枝及残茬拔除,并带离芦笋地集中烧毁

    5.5.5水分管理浇水应根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5.5.5.1幼苗期移栽后及时浇水

    幼苗期根浅,需水量小,浇水应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

    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左右

    留母茎时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左右

    留母茎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70%左右

    采收白芦笋或留母茎前采收绿芦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

    5.5.5.3休眠期植株休眠前浇一次透水,北方应培土高10cm、宽30cm,应防止田间积水

    5.5.6施肥5.5.6.1施肥原则按NY/T496执行

    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

    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5.5.6.2施肥方法每亩在种植沟内施无害化达标腐熟农家肥3000kg-5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左右作基肥

    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时期和生长状况而定,苗期注意平衡施肥,采笋期不应使用速效氮肥

    每年冬季采笋结束后,应及时追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左右

    6病虫草害防治6.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6.2防治方法6.2.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优良杂交一代品种;因地制宜,避雨栽培,留茎换茎;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茬;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6.2.2物理防治6.2.2.1设施栽培在通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防虫网并用塑料薄膜盖顶,进行避雨、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2.2.2黄板诱杀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

    黄板规格25cm×40cm,每667m2悬挂30块~40块

    6.2.2.3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

    6.2.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天敌,采用Bt杀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害虫

    6.2.4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 T/WCFPPA 002-2022 无极芦笋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无极芦笋种植管理技术规程
  • 标准号:T/WCFPPA 002-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2-04-1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2-05-01
    团体名称:无极县特色产品推广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芦笋种植技术的基础条件、栽培措施、田间管理、病虫草害及采收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无极芦笋的种植4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保护范围4.1基地选择4.1.1种植基地位于无极县(辖6个镇、5个乡)境内,东经117°47′-115°08′、北纬38°03′-38°18′之间,远离污染源

    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391—2000的规定

    见附录A

    4.1.2基地应选择在水质(包括饮用水)、大气、土壤环境无污染的地域

    远离工业、医院等污染源,相隔距离以污染源为准

    4.1.3基地应集中成片,具有完善的蔬菜生产条件,健全的田间道路网络,便于管理和运输

    4.1.4具有完善的田间水利设施,做到排灌自如,雨后田间无积水

    4.2土壤条件4.2.1选择开阔向阳的土地种植芦笋,应当具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增施无害化有机肥料,具有中等以上费力水平和团粒结构,耕作层厚度神深于30cm

    4.2.2栽植最好选用上层深厚、透气性良好的土壤,以肥沃壤土为最好

    另外,芦笋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广泛,除强酸、强碱和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壤外,都可种植

    4.2.3芦笋适宜微酸性至微碱性的土壤,栽培地的pH值为5.5-7.5之间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值6-6.7最为适宜

    5栽培技术措施5.1品种选择选用抗(耐)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或组培苗

    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0%,水分≤8%

    5.2育苗5.2.1种子处理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溶液消毒2h种子冲洗后在25-28℃水中浸泡36h,中途冲洗1-2次,同时换水

    5.2.2催芽种子吸胀后于25~28℃条件下保湿催芽,每天用清水洗1-2次

    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5.2.3育苗方式用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一般用过筛非种植芦笋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客土和腐熟堆肥或厩肥的比例为3:l(以体积计)

    营养钵要求高7-10cm,上口径7-10cm

    5.2.4播种播种头天将营养钵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个小孔,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人小孔,随即盖上营养土,厚度为1.5-2cm

    5.2.5苗期管理播种后要充分浇水,苗期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70%

    出苗后可适量施用速效氮肥提苗,防止烧苗

    应勤拔除营养钵内杂草,注意防治病虫害

    5.3种植沟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

    按5.4.2行距开40cm宽、40cm深种植沟

    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人种植沟

    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挖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

    多雨地区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cm深围沟,防止汛期日间积水,干旱地区可采取保墒措施

    5.4移栽5.4.1移栽时间一般播种后60d-80d,当营养钵内实生苗或组培苗长至3-5支,地上茎5-8根贮藏根时带营养土移栽

    可早春播种,晚春移栽,也可秋季播种,春季移栽

    5.4.2种植密度绿芦笋行距130cm-140cm或宽窄行种植(宽行140cm-150cm、窄行50cm-60cm),株距25cm-30cm;白芦笋行距170cm-180cm、株距25cm-30cm

    绿芦笋每667m2用苗1500株-2500株,白芦笋每亩用苗1200株-l500株

    5.4.3移栽方法移栽前将苗按大小分级,壮苗和弱苗分开带土移栽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栽植深度宜5Cm~15Cm,移栽后浇水沉实沟面

    5.5田间管理5.5.1留母茎根据不同采收方式、笋龄、时期和根盘大小适量留母茎,一般每株留母茎3-5支

    留母茎采笋时,田间可打木桩并用绳子将植株固定或适时打顶,以防倒伏

    5.5.2培垄采收白笋时春季嫩茎长出地面前视土温情况分次培土

    土垄应上窄下宽,上宽30cm-45Cm,卜宽45cm-60cm,高度25cm-30cm

    5.5.3中耕除草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

    中耕时应避免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适量覆土

    5.5.4整枝清园留母茎前、采笋期间及冬季地上部枯萎后应及时将病枯枝及残茬拔除,并带离芦笋地集中烧毁

    5.5.5水分管理浇水应根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

    5.5.5.1幼苗期移栽后及时浇水

    幼苗期根浅,需水量小,浇水应遵循“少浇勤浇”的原则

    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60%左右

    留母茎时土壤相对湿度宜保持在50%左右

    留母茎采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70%左右

    采收白芦笋或留母茎前采收绿芦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

    5.5.5.3休眠期植株休眠前浇一次透水,北方应培土高10cm、宽30cm,应防止田间积水

    5.5.6施肥5.5.6.1施肥原则按NY/T496执行

    不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

    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重金属超标的人畜粪尿等有机肥料

    5.5.6.2施肥方法每亩在种植沟内施无害化达标腐熟农家肥3000kg-5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左右作基肥

    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时期和生长状况而定,苗期注意平衡施肥,采笋期不应使用速效氮肥

    每年冬季采笋结束后,应及时追施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左右

    6病虫草害防治6.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

    6.2防治方法6.2.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优良杂交一代品种;因地制宜,避雨栽培,留茎换茎;清洁田园,及时清除病株残茬;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强中耕除草,合理施肥,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无病虫害壮苗

    6.2.2物理防治6.2.2.1设施栽培在通风口用防虫网封闭,夏季覆盖防虫网并用塑料薄膜盖顶,进行避雨、防虫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2.2.2黄板诱杀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蚜虫等害虫

    黄板规格25cm×40cm,每667m2悬挂30块~40块

    6.2.2.3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频振杀虫灯、黑光灯、高压汞灯、双波灯诱杀害虫

    6.2.3生物防治积极保护天敌,采用Bt杀虫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害虫

    6.2.4药剂防治化学防治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

    7建立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8产成品特点无极芦笋具有钙元素含量较高的特点(钙元素的含量≥10毫克/100克);外形正直、笋尖花苞(鳞片)紧密、不开芒,表皮翠绿鲜亮不萎缩,细嫩粗大,顶芽圆,无空心、无开裂、无腋芽、无异味;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香郁,脆嫩多汁,清鲜爽口,散发着一股自然的清香

    每100克无极芦笋中含蛋白质≥1.40克、氨基酸≥15.00克、芦笋总皂甙≥260毫克

《 T/YJLSCX 001-2019 沅江芦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沅江芦笋
  • 标准号:T/YJLSCX 00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C137
  • 发布日期:2019-04-2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19-06-08
    团体名称:沅江市芦笋产业开发协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沅江芦笋的生产和销售本标准规定了沅江芦笋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T/CXLSXH 001-2020 曹县芦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曹县芦笋
  • 标准号:T/CXLSXH 001-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A014
  • 发布日期:2020-02-1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0-02-25
    团体名称:曹县芦笋协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食品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曹县行政区划内生产的芦笋,规定了曹县芦笋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和等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芦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不仅能为我们的饮食增添风味,还能为身体提供重要的营养成分。然而,芦笋的种植和采摘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农药、重金属以及微生物污染的威胁。因此,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确保芦笋的质量与安全,既能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又能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严谨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芦笋的营养价值得以最大化,同时让消费者享受无忧的美味。

芦笋质量检测:如何科学检测芦笋的营养成分与安全性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芦笋质量检测:如何科学检测芦笋的营养成分与安全性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