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残留溶剂检测的样品通常包括各种化学品、药品、食品及化妆品等,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溶剂进行提纯、萃取或合成。常见的检测样品类型包括:
- 化学制剂:如工业化学品和农药。
- 药品:尤其是一些固体或液体药品,因其生产过程中溶剂使用频繁。
- 食品:例如某些保健品和饮料,可能会使用溶剂进行提取。
- 化妆品:如香水、乳液等含有溶剂的化妆产品。
检测样品的种类和性质决定了检测方法的选择及其难易程度,因此了解样品的具体信息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检测项目
残留溶剂的检测项目涵盖了多种溶剂的种类和浓度,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 溶剂种类分析:识别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溶剂类型,如乙醇、二甲苯、丙酮等。
- 溶剂浓度测定:通过检测样品中的溶剂浓度,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
- 残留溶剂的挥发性测试:评估溶剂的挥发性,通常与环境因素和溶剂的化学性质相关。
不同类型的溶剂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不同,检测项目的选择需要根据产品的性质及其使用环境来综合判断。
检测仪器
残留溶剂的检测通常需要使用高精度的分析仪器,常见的仪器包括:
- 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仪是检测挥发性溶剂的常用仪器,通过分离溶剂的不同成分来测定其浓度。
- 质谱仪(MS):质谱仪常与气相色谱仪联用,能够精确识别溶剂的分子结构,并提供溶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于不易挥发的溶剂,高效液相色谱仪是理想的检测工具。
- 红外光谱仪(FTIR):红外光谱仪能够通过分析样品的红外吸收谱图,快速识别溶剂种类。
这些仪器通过不同的原理和技术手段,能够高效、精准地检测残留溶剂,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检测方法
残留溶剂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蒸发法:通过加热样品,蒸发出其中的溶剂,再用气相色谱法或质谱法对挥发物进行分析。
- 溶剂萃取法:通过使用适合的溶剂将目标溶剂从样品中萃取出来,再对萃取液进行分析。
- 头space法:此方法用于检测挥发性较强的溶剂,通过分析样品中气相溶剂的浓度,来确定残留溶剂的种类和量。
- 定量分析法:采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准确测定样品中溶剂的浓度。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需要根据样品的性质、溶剂的种类以及检测的精度要求来决定。
检测标准(部分)
《 T/CSTM 00195-2021 [60]/[70]富勒烯中残留溶剂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60]/[70]富勒烯中残留溶剂含量测定 气相色谱法
- 标准号:T/CSTM 00195-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Q50/M732
- 发布日期:2021-03-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100.20
- 实施日期:2021-03-03
- 团体名称: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 标准分类:Q 卫生和社会工作纺织和皮革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60]/[70]富勒烯中残留溶剂测定气相色谱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色谱工作条件、样品制备、测定、数据处理、检出限和检测范围、不确定度来源分析、精密度和测试报告本文件适用于[60]/[70]富勒烯中残留的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溶剂的含量测定,其他富勒烯、富勒烯衍生物及富勒烯复合材料中残留溶剂含量测定可参考本文件执行本文件规定了[60]/[70]富勒烯中残留溶剂测定气相色谱法的术语和定义、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色谱工作条件、样品制备、测定、数据处理、检出限和检测范围、不确定度来源分析、精密度和测试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60]/[70]富勒烯中残留的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对二甲苯溶剂的含量测定,其他富勒烯、富勒烯衍生物及富勒烯复合材料中残留溶剂含量测定可参考本文件执行
《 FZ/T 50032-2015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残留溶剂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残留溶剂试验方法
- 标准号:FZ/T 50032-2015
- 中国标准分类号:W50
- 发布日期:2015-07-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59.060
- 实施日期:2016-01-01
- 技术归口: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纺织和皮革技术纺织纤维纺织纤维综合制造业FZ 纺织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残留溶剂试验方法》由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残留溶剂测试方法--气相色谱法(方法A)、比色法(方法B)和汞盐滴定法(方法C)。方法A和方法B适用于以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仲裁时采用方法A。方法C适用于以硫氰酸钠(NaSCN)为溶剂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原丝。
《 SN/T 3180-2012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塑料薄膜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塑料薄膜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标准号:SN/T 3180-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X04
- 发布日期:2012-05-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 实施日期:2012-11-16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与食品接触的物品与材料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塑料薄膜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与食品接触的塑料薄膜中溶剂残留量的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塑料薄膜中已知化学成分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溶剂残留量不在本标准的测定范围之内。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残留溶剂的检测不仅是确保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更是保障消费者健康的必要措施。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溶剂的使用和优化工艺,可以有效降低残留溶剂的风险。而通过先进的检测技术,可以精确识别和定量残留溶剂,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随着科技的进步,残留溶剂检测方法和仪器不断优化,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溶剂残留检测将更加精准、高效,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的产品。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残留溶剂检测:确保产品安全的关键步骤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