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扭振检测通常应用于各类机械设备,尤其是需要高精度运转的工业设备和动力系统。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
- 发动机:汽车、船舶及飞机发动机需要经常监控扭振情况。
- 传动系统:包括传动轴、联轴器等。
- 齿轮系统:齿轮箱等旋转部件。
- 电动机:特别是在高速运行下,电动机的扭振尤为显著。
- 振动测试平台:用于模拟和测试各种设备在不同条件下的扭振。
检测项目
扭振检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项目:
- 振动频率:通过测量设备的振动频率,判断是否存在共振现象。
- 振幅:测量振动的幅度,以评估振动的强度。
- 相位差:分析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位差,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扭振问题。
- 扭矩波动:监测系统运行中的扭矩波动,确定是否有不平衡负载。
- 谐波分析:通过频谱分析,识别扭振的来源及其频率特性。
检测仪器
进行扭振检测时,需要依赖的仪器设备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加速度计:用于测量振动的加速度,帮助分析扭振的强度。
- 光纤传感器:用于高精度测量扭振,并适用于高速运行环境。
- 扭矩传感器:专门用于测量设备扭矩的变化,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不均匀负载。
- 振动分析仪:通过采集振动数据并进行频谱分析,可以有效识别和评估扭振的特性。
- 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多种传感器数据,通过软件对扭振进行全面分析。
检测方法
扭振检测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时间域分析:通过直接分析设备的振动信号波形,评估扭振的变化趋势。
- 频率域分析:使用傅里叶变换等技术,将振动信号转换为频谱图,从中提取出扭振的频率特性。
- 模态分析:通过分析机械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识别可能的共振区域,进而预防扭振问题。
- 转速与负载测试:通过在不同转速和负载下进行测试,模拟工作环境中的扭振情况。
- 多点同步测量:通过在多个检测点同步测量振动信号,进一步确认各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整体系统的影响。
检测标准(部分)
《 TB/T 2208-2007 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曲轴扭振减振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车、动车用柴油机零部件曲轴扭振减振器
- 标准号:TB/T 2208-2007
- 中国标准分类号:S33
- 发布日期:2007-08-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45.060
- 实施日期:2007-12-01
- 技术归口:铁道行业内燃机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TB/T 2208-1997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铁路工程TB 铁路运输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机车、动车用柴油机曲轴振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的产品结构型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质量保证期、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机车、动车用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
《 TB/T 3475.2-2017 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
- 标准号:TB/T 3475.2-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S42
- 发布日期:2017-05-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45.060.10
- 实施日期:2017-12-01
- 技术归口:内标委
- 代替标准:代替TB/T 2208-2007
- 主管部门:国家铁路局
- 标准分类:铁路工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B 铁路运输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零部件 第2部分:曲轴扭振减振器》由内标委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铁路局。本部分规定了机车、动车组用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的型式及标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部分适用于新造内燃机车、内燃动车组用柴油机曲轴扭振减振器。
《 JB/T 11879-2014 往复式内燃机 橡胶扭振减振器 耐久性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往复式内燃机 橡胶扭振减振器 耐久性试验方法
- 标准号:JB/T 11879-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J91
- 发布日期:2014-05-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27.020
- 实施日期:2014-10-01
- 技术归口: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7)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JB 机械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往复式内燃机 橡胶扭振减振器 耐久性试验方法》由全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橡胶扭振减振器耐久性考核的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车辆、船舶、农用拖拉机和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排灌机械用往复式内燃机(以下简称内燃机)的橡胶扭振减振器(以下简称减振器)。其他用途往复式内燃机的橡胶减振器也可参照采用。
《 DL/T 5565-2019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设计规程
- 标准号:DL/T 5565-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P60
- 发布日期:2019-11-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 实施日期:2020-05-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DL 电力
- 内容简介:
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的配置、定值要求及其合理性检验与确认,以及扭振录波的配置与设计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保护的配置、定值要求及其合理性检验与确认,以及扭振录波的配置与设计。
《 NB/T 42085-2016 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
- 标准号:NB/T 42085-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K45
- 发布日期:2016-08-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 实施日期:2016-12-01
- 技术归口: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输电网和配电网输电网和配电网综合制造业NB 能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汽轮发电机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 技术要求》由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本标准规定了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的通用技术条件、功能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对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监测和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并作为该装置的设计、制造、试验和运行的依据。
《 GB/T 33199.1-2016 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扭振 第1部分:50MW以上陆地安装的透平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扭振 第1部分:50MW以上陆地安装的透平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
- 标准号:GB/T 33199.1-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J04
- 发布日期:2016-12-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17.160
- 实施日期:2017-07-01
- 技术归口: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振动、冲击和振动测量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机械振动 旋转机械扭振 第1部分:50MW以上陆地安装的透平和燃气轮机发电机组》由TC53(全国机械振动、冲击与状态监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3199的本部分规定了正常运行工况下安装了长叶片的透平发电机组耦合轴系的扭振准则,尤其适用于并网运行透平发电机组耦合轴系的扭振固有频率避开电网的线路频率和2倍线路频率的范围。如果扭振固有频率不符合规定的频率范围,还规定了供应商可以采取的措施。本部分适用于陆地安装的额定功率大于50MW,额定转速为1500r/min、1800r/min、3000r/min、3600r/min的电站透平发电机组和转速为3000r/min、3600r/min的电站燃气轮机发电机组。本部分给出了目前对轴系扭振固有频率进行分析评定和测量验证的方法。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扭振检测是确保机械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检测方法与先进的仪器设备,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扭振问题,避免系统故障和损坏。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扭振检测将越来越精确、智能,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机械设备保障。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扭振检测:揭开机械系统震动的秘密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