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铜阳极泥的检测样品通常来源于铜冶炼厂的电解槽底部。由于铜阳极泥是冶炼过程中沉积的固体颗粒,它的采样要求严格,以确保结果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一般而言,采样时需要将阳极泥经过干燥、粉碎等预处理步骤,以便于后续的成分分析。样品的粒度和均匀度对检测结果至关重要,因此,在采样过程中要避免任何可能导致样品变异的因素。
检测项目
铜阳极泥的检测项目主要集中在其含有的贵金属成分及其他有害元素。常见的检测项目包括:
- 贵金属含量:如金、银、铂、钯等贵金属的浓度。
- 铜含量:测定铜在阳极泥中的含量,以评估其回收价值。
- 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砷等有害重金属的检测,确保铜阳极泥的环保性。
- 其他元素:包括硫、氯、氟等对冶炼过程可能产生影响的元素。
检测仪器
铜阳极泥的检测需要依赖多种精密仪器,以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用于测定金属元素,如铜、银、金等的含量,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适用于痕量元素的检测,能够提供非常低的检测限。
-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用于快速分析样品中的金属元素,适用于粗略检测与初步筛选。
- 火焰光度计:适用于检测含有钠、钾等金属的阳极泥样品。
检测方法
铜阳极泥的检测方法涉及多个步骤,从样品的准备到最终的分析。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湿法冶金分析:通过酸浸提取阳极泥中的金属元素,再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滴定或比色法)进行定量。
- 火法分析:适用于铜含量的测定,通常使用火焰熔炼将样品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可测定的物质。
- 光谱法:使用上述提到的仪器(如AAS或ICP-MS)进行元素分析,能快速且精确地测定复杂样品中的微量金属。
检测标准(部分)
《 YS/T 745.11-2023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铟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铟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标准号:YS/T 745.11-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3
- 发布日期:2023-04-21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01
- 实施日期:2023-11-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制造业YS 有色金属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铟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文件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铟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铟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20%~0.0300%。
《 DB15/T 3465-2024 铜阳极泥回收利用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回收利用系统运行管理规范
- 标准号:DB15/T 3465-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Z00
- 发布日期:2024-06-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20
- 实施日期:2024-07-14
- 技术归口: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内蒙古自治区环保、保健和安全制造业液态废物、淤泥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铜阳极泥回收利用系统运行管理规范》,主管部门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铜冶炼阳极泥回收利用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组织管理、运行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本文件适用于铜冶炼企业在铜电解精炼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铜阳极泥利用由半湿法回收加火法回收组成的回收利用系统进行回收利用。
《 DB34/T 3805-2021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钡含量的测定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钡含量的测定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 标准号:DB34/T 3805-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H60
- 发布日期:2021-01-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
- 实施日期:2021-02-25
- 技术归口:安徽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冶金制造业安徽省有色金属产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钡含量的测定 碱熔-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由安徽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34/T 2270-2014 铜阳极泥 铜、金、银、硒、铋、铅含量测定 波长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 铜、金、银、硒、铋、铅含量测定 波长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法
- 标准号:DB34/T 2270-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H60
- 发布日期:2014-12-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01
- 实施日期:2015-01-29
- 技术归口:安徽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冶金制造业安徽省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铜阳极泥 铜、金、银、硒、铋、铅含量测定 波长色散 X射线荧光光谱法》由安徽省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铜、金、银、硒、铋、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铜、金、银、硒、铋、铅含量的测定。
《 YS/T 745.2-2016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
- 标准号:YS/T 745.2-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6-07-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7-01-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
- 代替标准:代替YS/T 745.2-2010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的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金量和银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金0.100kg/t~20.000kg/t,银20.00kg/t~300.00kg/t。当试样中含有影响此方法测量准确性的干扰元素(如铑、铱、锇、钌等),本部分将不适用。
《 YS/T 991-2014 铜阳极泥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
- 标准号:YS/T 991-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H62
- 发布日期:2014-10-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50
- 实施日期:2015-04-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产品YS 有色金属铜产品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铜阳极泥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贮存、质量预报单及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由铜阳极在电解精炼过程中产生的不溶性物质,供提炼贵金属和其他有价元素使用。
《 YS/T 745.9-2012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锑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锑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标准号:YS/T 745.9-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3
- 发布日期:2012-11-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3-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中心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YS 有色金属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锑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的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锑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锑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10.00%。
《 YS/T 745.6-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
- 标准号:YS/T 745.6-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铅量的测定 Na2EDTA滴定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0%-25.00%。
《 YS/T 745.1-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
- 标准号:YS/T 745.1-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1部分:铜量的测定 碘量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的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铜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铜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0%-27.00%。
《 YS/T 745.5-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碲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碲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 标准号:YS/T 745.5-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碲量的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碲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碲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10.00%。
《 YS/T 745.3-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铂量和钯量的测定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铂量和钯量的测定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 标准号:YS/T 745.3-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铂量和钯量的测定 火试金富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铂和钯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铂钯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铂5.00g/t-100.00g/t;钯10.00g/t-150.00g/t。
《 YS/T 745.4-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硒量的测定 碘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硒量的测定 碘量法
- 标准号:YS/T 745.4-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硒量的测定 碘量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硒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硒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15.00%。
《 YS/T 745.7-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
- 标准号:YS/T 745.7-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YS 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和Na2EDTA滴定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方法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方法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铋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5.00%。
《 YS/T 745.2-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
- 标准号:YS/T 745.2-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YS/T 88-1995被YS/T 745.2-2016代替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YS 有色金属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重量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金、银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金、银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金0.100kg/t;银:20.00kg/t-300.00kg/t。
《 YS/T 745.8-2010 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 标准号:YS/T 745.8-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H14
- 发布日期:2010-11-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7.120
- 实施日期:2011-03-01
- 技术归口: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冶金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综合YS 有色金属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铜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砷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YS/T745本部分规定了铜阳极泥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阳极泥中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5.00%。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铜阳极泥作为一种具有较高回收价值的工业副产品,其成分分析对于铜冶炼行业的资源优化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手段,能够确保贵金属资源的回收和有害元素的有效监控。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铜阳极泥的检测方法也将不断完善,推动冶金工业朝着更绿色、高效的方向发展。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铜阳极泥检测:全面解析其成分与分析方法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