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闪点检测的样品通常包括各种液态化学品,如油品、溶剂、化学液体以及燃料等。这些样品在正常环境下通常呈液态,但在加热或挥发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易燃气体。因此,通过对其闪点的科学检测,我们可以预见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特别是在石油、化工及汽车行业中,闪点的准确测定对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检测项目
闪点的检测项目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闪点温度测定:通过仪器测定液体或固体物质达到闪点所需的最低温度。
- 火源类型与持续时间:不同的火源类型(如电火花、明火)会对闪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 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湿度、气压及温度等因素可能会对闪点测试产生影响。
- 挥发性分析:分析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比例,以判断其对闪点的贡献。
检测仪器
为了获得精确的闪点数据,常用的检测仪器包括:
- 开杯闪点测试仪:通过加热样品至一定温度,并在其表面施加火源来检测样品的闪点。该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常见液体,如石油、溶剂等。
- 闭杯闪点测试仪:与开杯测试仪类似,但其采用封闭环境来防止样品蒸气与空气过早混合。该方法适用于易燃液体和化学品。
- 冷凝闪点测试仪:此仪器适用于低闪点液体或具有较高挥发性的化学物质。通过冷凝样品蒸气并引燃来测试其闪点。
检测方法
闪点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类:开杯法和闭杯法。
开杯法是通过将样品加热并暴露在空气中,通过逐渐升高温度至样品表面形成可燃气体并引燃来测定闪点。此方法较为简单且广泛应用于较低闪点液体的测试。
闭杯法则在封闭的环境下进行,通过逐步升温并在密封条件下引燃样品蒸气来测定其闪点。此方法适用于挥发性较强且容易受到空气氧化影响的液体。
此外,针对不同物质,可能会采用特殊的测试方法,如冷凝法或不同火源的组合方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检测标准(部分)
《 JJF(石化)045-2021 微量闭口闪点仪校准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微量闭口闪点仪校准规范
- 标准号:JJF(石化)045-2021
- 标准状态:现行
- 发布日期:2021-12-02
- 归口单位
- 实施日期:2021-12-02
-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代替标准:
- 标准类别:计量检定规程
- 文件格式:纸质版或者PDF电子版(用Acrobat Reader打开)或Word版本doc格式
- 内容简介:
本规范规定了微量闭口闪点仪的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用设备及校准方法。本规范适用于“非平衡测试法”的微量闭口闪点仪的校准。
《 JJF 1384-2012 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校准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校准规范
- 标准号:JJF 1384-2012
- 标准状态:现行
- 发布日期:2012-12-21
- 归口单位全国物理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 实施日期:2013-03-21
- 发布部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代替标准:GB/T261-2008,GB/T3536-2008
- 标准类别:计量检定规程
- 文件格式:纸质版或者PDF电子版(用Acrobat Reader打开)或Word版本doc格式
-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克利夫兰开口杯法闪点测定仪和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闪点测定仪(仅适用于GB/T261—2008中的“步骤A”)(以下简称闪点仪)的校准。
《 T/CSTM 00069-2021 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测定 阿贝尔闭口杯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测定 阿贝尔闭口杯法
- 标准号:T/CSTM 00069-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89/C384
- 发布日期:2021-08-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99
- 实施日期:2021-11-04
- 团体名称:中关村材料试验技术联盟
- 标准分类: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化工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阿贝尔闭口杯法测定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测定闪点范围为-30℃~70℃的电池电解液,其规定的精密度仅适用于闪点在-5℃~70℃的样品本文件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等无机电解液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阿贝尔闭口杯法测定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测定闪点范围为-30℃~70℃的电池电解液,其规定的精密度仅适用于闪点在-5℃~70℃的样品
本文件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等无机电解液
《 T/SPSTS 016-2021 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测定 阿贝尔闭口杯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测定 阿贝尔闭口杯法
- 标准号:T/SPSTS 016-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89/C384
- 发布日期:2021-04-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99
- 实施日期:2021-06-01
- 团体名称: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 标准分类: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化工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阿贝尔闭口杯法测定电池电解液闪点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测定闪点范围为-30℃~70℃的电池电解液,其规定的精密度仅适用于闪点在-5℃~70℃的样品本文件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等无机电解液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原理 5试剂和材料 6仪器 7取样 8仪器准备 9仪器校准 10操作步骤 11计算 12结果表示13精密度 14试验报告
《 DB13/T 1221-2010 化工产品闪点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化工产品闪点测定方法
- 标准号:DB13/T 1221-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G15
- 发布日期:2010-05-1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40
- 实施日期:2010-05-25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河北省化学分析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化工产品闪点测定方法》,主管部门为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SH 0318-1992 开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开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 标准号:SH 0318-1992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1992-05-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2-05-20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标准分类:SH 石油化工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开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SH 0315-1992 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
- 标准号:SH 0315-1992
- 中国标准分类号:
- 发布日期:1992-05-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1992-05-20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标准分类:石油化工SH 石油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主管部门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 YB/T 5172-2016 木材防腐油试验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木材防腐油试验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
- 标准号:YB/T 5172-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G18
- 发布日期:2016-07-11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80
- 实施日期:2017-01-01
- 技术归口: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
- 代替标准:代替YB/T 5172-1993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有机化学制造业YB 黑色冶金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木材防腐油试验方法 闪点测定方法》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规定了木材防腐油闪点测定方法的试验原理、试剂、仪器和设备、准备工作、试验步骤、温度补正和安全注意事项。本标准适用于由高温煤焦油的馏分配制而成的木材防腐油闪点的测定。
《 DL/T 1354-2014 电力用油闭口闪点测定 微量常闭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力用油闭口闪点测定 微量常闭法
- 标准号:DL/T 1354-2014
- 中国标准分类号:F24
- 发布日期:2014-10-15
-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00
- 实施日期:2014-10-15
- 技术归口: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
- 标准分类: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电站综合DL 电力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电力用油闭口闪点测定 微量常闭法》由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能源局。本标准规定了电力用油的闭口闪点采用微量常闭法测定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或其他闪点为40℃~250℃的油样品。
《 SN/T 3077.1-2012 常闭式闭口杯闪点测定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常闭式闭口杯闪点测定法
- 标准号:SN/T 3077.1-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2012-05-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75.080
- 实施日期:2012-11-16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及相关技术综合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常闭式闭口杯闪点测定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3077的本部分规定了常闭式闭口杯闪点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燃料油、润滑油、溶剂油及其他液体闪点的测定,其测定范围为10℃~250℃。如果用户的产品需要指定的闪点测试法而非此方法,在没有得到对比数据和规范制定者的认可的情况下,无论本方法还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规定的方法。
《 SN/T 3077.2-2012 闪点的测定 改良连续闭杯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闪点的测定 改良连续闭杯法
- 标准号:SN/T 3077.2-2012
-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2012-05-07
- 国际标准分类号:87.040
- 实施日期:2012-11-16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涂料和颜料工业石油及相关技术综合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闪点的测定 改良连续闭杯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3077的本部分规定了改良连续闭杯闪点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燃料油、润滑油、溶剂油及其他液体闪点的测定,其测量范围为35℃~225℃。如果用户要求的产品规格指定的闪点测试方法不是本方法,在没有得到对比数据和规格制定人认可的情况下,无论本方法还是其他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所指定的方法。本部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并未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标准使用之前有必要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建立适当的操作规程。特殊的危险性提示见7.2,8.5和10.1.2警告。
《 HG/T 4178-2011 智能双杯闪点测定仪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智能双杯闪点测定仪
- 标准号:HG/T 4178-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97
- 发布日期:2011-12-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20
- 实施日期:2012-07-01
- 技术归口:化学工业专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化工技术化工HG 化工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智能双杯闪点测定仪》由化学工业专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 SN/T 2939-2011 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 标准号:SN/T 2939-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E30
- 发布日期:2011-05-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
- 实施日期:2011-12-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石油及相关技术石油及相关技术综合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石油产品闪点的测定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利用宾斯基-马丁闭杯手动测试仪或宾斯基-马丁闭杯自动测试仪测定石油产品闪点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闪点温度在40℃~360℃之间的石油产品的闪点。步骤A适用于馏分燃料(柴油、煤油、导热油、汽轮机燃料),新的润滑油和其他未包括在步骤B范围内的同类油品。步骤B适用于残渣燃料油、调合残渣油、使用过的润滑油、石油固液混合物、试验条件下能形成表面液膜的石油液体,或在步骤A的搅拌加热条件下不能均匀受热的高黏度石油液体。本标准也适用于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相对易挥发或易燃的物质。
《 SN/T 0801.12-2010 进出口动植物油脂 第12部分:闪点限值试验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进出口动植物油脂 第12部分:闪点限值试验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
- 标准号:SN/T 0801.12-2010
- 中国标准分类号:X14
- 发布日期:2010-05-27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 实施日期:2010-12-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N/T 0801.12-1999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食品试验和分析的一般方法食品技术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进出口动植物油脂 第12部分:闪点限值试验 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0801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动植物油脂闪点限值的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食用动植物油脂以及海洋动物油。
《 SN/T 2174-2008 危险品易燃液体闭杯闪点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危险品易燃液体闭杯闪点试验方法
- 标准号:SN/T 2174-2008
- 中国标准分类号:G04
- 发布日期:2008-09-04
-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 实施日期:2009-03-16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环保、保健和安全危险品防护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危险品易燃液体闭杯闪点试验方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品易燃液体闭杯闪点试验的试验仪器、试验步骤及试验结果。本标准适用于对危险品易燃液体进行闭杯闪点试验测定。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闪点检测是确保火灾安全、防止意外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严格的闪点测试,可以帮助相关行业提前预知潜在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检测仪器不断更新,检测方法也越来越精确,使得闪点测试成为一个更加高效和科学的过程。了解闪点检测的重要性,并运用科学的检测手段,能够极大降低火灾风险,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闪点检测:揭秘火灾风险背后的隐藏危机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