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塑料膜的检测样品来源广泛,主要包括市售的各类塑料膜产品。常见的检测样品包括:食品包装膜、农业用地膜、建筑用防水膜等。每一种塑料膜根据其使用目的和原材料的不同,其检测标准和方法也有所差异。在进行检测之前,通常需要根据产品的种类、规格、用途等详细信息选择适合的样品进行分析。通过采集不同批次的产品样品,可以对市场上的塑料膜产品进行全面评估。
检测项目
塑料膜的检测项目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 物理性能检测:包括膜的厚度、强度、延展性、透气性等,确保塑料膜在实际使用中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 化学成分检测:塑料膜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增塑剂、染料等,需要通过严格的检测来确保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 迁移测试:对于食品包装膜而言,迁移测试尤为重要,它检测塑料膜中的有害物质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危害人体健康。
- 生物降解性测试:部分塑料膜的生物降解性也是检测项目之一,尤其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背景下,生物降解膜的应用被广泛关注。
检测仪器
塑料膜的检测需要使用一系列的仪器设备,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见的检测仪器包括:
- 拉力试验机:用于测试塑料膜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
- 透气性测试仪:测量塑料膜的气体透过率,尤其是包装膜中透气性的检测。
- 紫外分光光度计:用于检测塑料膜中化学成分的含量,尤其是一些可能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分析塑料膜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如增塑剂、溶剂残留等。
- 降解测试设备:通过模拟自然环境,测试塑料膜的降解性,尤其适用于生物降解膜的检测。
检测方法
塑料膜的检测方法通常根据具体的检测项目而定,以下是常见的几种检测方法:
- 拉伸试验法:使用拉力试验机进行拉伸,测量塑料膜的抗拉强度和延伸性。这一方法可以反映塑料膜的耐用性,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塑料膜。
- 迁移测试法:通过模拟食品包装的实际使用情况,将塑料膜与食品接触,观察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浸泡法、蒸汽法或直接接触测试法。
- 热重分析(TGA):用来分析塑料膜中的挥发物和残留物质,特别适用于检测塑料膜中是否存在不符合环保标准的成分。
- 环境模拟降解测试:通过将塑料膜暴露在一定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环境中,检测其降解过程,常见于生物降解膜的研究与认证。
检测标准(部分)
《 YY/T 0698.5-202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
- 标准号:YY/T 0698.5-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1
- 发布日期:2023-09-05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40
- 实施日期:2024-09-15
- 技术归口: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6)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药监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YY 医药卫生和社会工作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行业标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主管部门为国家药监局。
《 T/SZMES 4-2021 塑料膜成型设备 电磁加热装置技术要求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膜成型设备 电磁加热装置技术要求
- 标准号:T/SZMES 4-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G95/C292
- 发布日期:2021-08-02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020
- 实施日期:2021-08-06
- 团体名称:深圳市机械工程学会
- 标准分类:C 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工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塑料膜成型设备电磁加热装置的术语和定义、组成、要求及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包括流延、挤出、吹塑等塑料膜成型设备电磁加热装置5.1.1 装置在设计工艺参数范围内应按设定程序可靠工作,各种电线连接必需牢固,不可松动
5.1.2 装置具有多个电磁加热器时,各电磁加热器的加热温度可满足生产工艺温度要求
5.1.3 装置各电磁加热器设定的加热温度与稳定后实际温度的允许偏差应为±2℃
5.1.4 装置应具有软启动的功能,实现在整个启动过程中无冲击无电弧的功能
5.1.5 装置具有多个电磁加热器时,各电磁加热器间应无引起工作电流或加热温度突然升高等异常情况的电磁干扰
5.1.6 装置比能耗应不大于0.04kW·h/kg
5.1.7 感应线圈及连接线的耐高温限值应不低于500℃
5.1.8 电磁加热器隔热保温层所用材料耐高温限值应不低于800℃
《 DB51/T 1331-2011 多层复合塑料膜、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多层复合塑料膜、袋
- 标准号:DB51/T 1331-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3
- 发布日期:2011-12-28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12-01-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制造业四川省薄膜和薄板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多层复合塑料膜、袋》,主管部门为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SJ/T 10787-2020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2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2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 标准号:SJ/T 10787-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2020-1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J/T 10787-1996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SJ 电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2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对CL12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的规格、性能指标和特殊要求进行特定的规定。
《 SJ/T 10998-2020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BB13型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BB13型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 标准号:SJ/T 10998-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2020-1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J/T 10998-1996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SJ 电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BB13型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对CBB13型金属箔式聚丙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的规格、性能指标和特殊要求进行特定的规定。
《 SJ/T 10874-2020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21型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21型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 标准号:SJ/T 10874-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2020-1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J/T 10874-1996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SJ 电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21型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对CL21型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的规格、性能指标和特殊要求进行特定的规定。
《 SJ/T 10786-2020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1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1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 标准号:SJ/T 10786-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2020-1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J/T 10786-1996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SJ 电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1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对CL11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的规格、性能指标和特殊要求进行特定的规定。
《 SJ/T 10785-2020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0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0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 标准号:SJ/T 10785-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2020-12-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 实施日期:2021-04-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SJ/T 10785-1996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SJ 电子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0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由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本标准对CL10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的规格、性能指标和特殊要求进行特定的规定。
《 YY/T 0698.1-2011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要求和试验方法
- 标准号:YY/T 0698.1-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30
- 发布日期:2011-12-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40
- 实施日期:2013-06-01
- 技术归口: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YY 医药医药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1部分: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 要求和试验方法》由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Y/T0698的本部分规定了最终医疗器械包装用吸塑包装共挤塑料膜(以下简称“吸塑膜”)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医疗器械厂对医疗器械进行吸塑包装的共挤塑料膜。本部分未对ISO110607-1的通用要求增加要求,这样,4.2至4.5中的专用要求可用以证实符合ISO11607-1的一项或多项要求,但不是其全部要求。由吸塑膜和其他包装材料组成医疗器械无菌屏障系统,能使使用者在打开包装前看到内装物,以便于无菌操作。
《 SN/T 3062.3-2011 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3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3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标准号:SN/T 3062.3-2011
- 中国标准分类号:C08
- 发布日期:2011-09-09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
- 实施日期:2012-04-01
- 技术归口: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医药卫生技术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综合制造业SN 出入境检验检疫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进口医疗器械灭菌包装 第3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SN/T3062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于灭菌医疗器械包装的密封袋和卷材的试验方法和要求。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为无菌屏障或包装系统建立起相应标准以保证灭菌的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本部分规定的所有器械均为一次性使用。
《 YY/T 0698.5-2009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 标准号:YY/T 0698.5-2009
- 中国标准分类号:C00
- 发布日期:2009-06-16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80.040
- 实施日期:2010-12-01
- 技术归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代替标准:被YY/T 0698.5-2023代替
- 主管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医药卫生技术医药YY 医药
- 内容简介:
行业标准《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 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 要求和试验方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济南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Y/T0698的本部分规定了用符合YY/T0698第3部分、第6部分、第7部分、第9部分或第10部分透气材料和符合本部分4.2.2规定的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部分未对ISO11607-1的通用要求增加要求,这样,4.2~4.5中的专用要求可用以证实符合ISO11607-1的一项或多项要求,但不是其全部要求。本部分规定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适用于最终灭菌的医疗器械的包装。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作为预成形无菌屏障系统,重要的是使使用者在打开包装前能看到内装物,以便于无菌操作。
《 SJ 20471-1994 塑料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总规范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塑料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总规范
- 标准号:SJ 20471-1994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0
- 发布日期:1994-09-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
- 实施日期:1994-12-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
- 标准分类:电子学SJ 电子
- 内容简介:
《 GB/T 6346.14-2023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 标准号:GB/T 6346.14-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2023-03-17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30
- 实施日期:2023-10-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6346.14-2015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由TC165(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本文件适用于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和电阻器电容器的组件,这些电容器和电阻器-电容器组件(RC组件)连接到交流电源或其他电源上,其电源线之间标称电压为有效值不超过1000V且频率不超过100Hz的交流电压或不超过1500V的直流电压。
《 GB/T 14473-1998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D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D
- 标准号:GB/T 14473-1998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1998-01-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30
- 实施日期:1998-09-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14473-1993被GB/T 6346.1401-2015代替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D》由TC165(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空白详细规范是分规范的一种补充文件,它包括对详细规范的格式、编排和最少内容的要求。不遵守这些要求的详细规范不能认为是符合IEC要求的详细规范。 在制定详细规范时应考虑分规范1.4的内容。 详细规范首页括号中的数字表明在对应的位置应填写下列内容: 详细规范的识别 (1)授权起草本详细规范的组织:IEC或国家标准组织。 (2)IEC或国家的详细规范标准编号,发布日期以及国家标准体系要求的任何其他的内容。 (3)IEC或国家标准的总规范编号及其版本号。 (4)IEC或国家标准的空白详细规范。 电容器的识别 (5)电容器类型的简要说明。 (6)典型结构的说明(当适用时)。 注:当电容器设计不用于印制电路时,在详细规范的此位置应明确说明这一点。 (7)标有影响互换性的主要尺寸的外形图或引用外形图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文件。此外,这种图也可以在详细规范附录中给出。 (8)涉及的应用或应用组别和(或)评定水平。 注:详细规范中采用的一个或几个评定水平,应从分规范GB/T14472-1998的3.5.4中选取,这就意味着只要试验组的划分不变,几个评定水平可以共用一个详细规范。 (9)最重要特性的参考数据,以便各种不同类型电容器之间进行比较。
《 GB/T 14472-1998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 标准号:GB/T 14472-1998
- 中国标准分类号:L11
- 发布日期:1998-01-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31.060.30
- 实施日期:1998-09-01
- 技术归口: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 14472-1993被GB/T 6346.14-2015代替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 标准分类:电子学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 抑制电源电磁干扰用固定电容器》由TC165(全国电子设备用阻容元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
本标准适用于抑制电磁干扰(以前称为抑制射频干扰)用固定电容器和电阻器-电容器的组件,这些电容器和电阻器-电容器组件将用于电气和电子设备,并跨接到电源线,且电源线之间的电压不超过500V直流或交流有效值,或任一电源线与地之间的电压不超过250V直流或交流有效值,频率不超过100Hz。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连接电源的抑制干扰电容器的各项试验。有关设备规范也可以规定应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电容器的其他电路位置。 本标准也适用于在一个外壳内装有两个或多个电容器的组合电容器。 本标准也适用于电阻器-电容器的串联组件(电阻器在同一外壳中),但组合件的等效串联电阻应不超过1kΩ。 本标准也适用于电阻器-电容器的并联组件,但此电阻器是作为电容器的放电电阻。 特殊环境条件(如防水滴、防水雾等)下用的电容器必须满足附加要求。 注:有关抑制电磁干扰电容器的应用说明见IEC 940。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随着塑料膜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塑料膜的检测已成为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科学的检测方法和先进的检测设备为我们提供了保障,让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未来塑料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将成为更加重要的考量标准。通过不断优化检测流程和技术,我们有望为塑料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塑料膜检测:揭开其质量与安全的真相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