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样品
芡实的检测样品通常来源于市场上流通的各类产品,包括生芡实、干燥芡实、芡实粉以及芡实提取物。不同形态的芡实样品在检测过程中可能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成分含量和加工过程上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检测样品,不仅能够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还能更好地评估芡实的品质与安全性。
检测项目
芡实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重金属检测:重金属如铅、汞、砷、镉等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检测这些有害物质是非常必要的。
- 农药残留检测:芡实作为农产品,农药残留是另一个需要严格检测的项目。常见的农药有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等。
- 微生物污染检测:微生物污染,如大肠杆菌、霉菌等,会严重影响芡实的质量和安全性。
- 营养成分检测: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膳食纤维等主要成分,以及微量元素的检测。
- 抗氧化物质含量:芡实的抗氧化作用对健康有益,因此对其抗氧化成分的测定也非常重要。
检测仪器
为了保证检测的精度与可靠性,常用的芡实检测仪器包括: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用于检测重金属元素,如铅、镉等。
- 气相色谱仪(GC):主要用于农药残留分析,能够检测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广泛用于营养成分、抗氧化成分等物质的检测。
- 微生物分析仪:用于检测样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确保食品安全。
检测方法
芡实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不同的分析技术和标准。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
- 样品预处理:首先,对芡实样品进行清洗、干燥、粉碎等预处理,以便后续分析。
- 分光光度法:通过测量样品中目标成分的吸光度,来计算成分的含量,适用于营养成分分析。
- 色谱分析法:色谱技术(如HPLC、GC)是常用的检测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精确方法。
- 微生物培养法:通过特定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并计数,从而判断其卫生安全性。
检测标准(部分)
《 T/HNPPXH 0012-2024 淮味千年 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淮味千年 芡实
- 标准号:T/HNPPXH 0012-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4
- 发布日期:2024-10-1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10-30
- 团体名称:淮安市农业品牌协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淮味千年芡实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以新鲜苏芡、北芡为原料,经除去果皮,取出种子,脱皮、干燥或不干燥、分选、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芡实(以下简称产品)
技术要求4.1原辅料要求4.1.1苏芡:也称鸡头米,呈棕黄或棕褐色,种籽较大,种仁圆整、糯性;无腐烂,无异味,并符合GB2762和GB2763的规定。4.1.2北芡:也称刺芡,呈灰绿或黑褐色,种子较小,种仁近球形、粳性;无腐烂,无异味,并符合GB2762和GB2763的规定。4.1.3生产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规定。4.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芡实感官要求项目 要求 试验方法 鲜芡实米 干芡实米 色泽 呈淡米黄色、粉红、暗红色、乳白色或白色; 呈暗红色、乳白色或白色,外表面无粉状物; 称取适量样品放入洁净的白瓷盘中,置于自然光线明亮处用目测、鼻嗅的方法进行。组织形态 具有该产品应有的组织形态 气味与滋味 具有本品特有的滋味和气味,无异味。 杂质 无正常视力可见杂质。 4.3理化指标4.3.1固形物含量 固形物含量%≥70。4.3.2污染物限量、农药残留污染物限量、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应符合GB2762,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同时符合表2。表2安全指标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砷(以AS计),mg/kg ≤0.5 GB5009.11铅(以pb计),mg/kg ≤0.1 GB5009.12镉(以Cd计),mg/kg ≤0.05 GB5009.15汞(以Hg计),mg/kg ≤0.01 GB5009.17铬(以Cr计),mg/kg ≤0.5 GB5009.123氟(以F计),mg/kg ≤1 GB/T5009.18百菌清,mg/kg ≤0.01 NY/T761敌敌畏,mg/kg ≤0.01 NY/T7614.4净含量依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2023)第70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执行。4.5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14881的规定。5 芡实分等分级芡实分等分级指标见表1。表1芡实分等分级指标项目 鲜芡实 干芡实 特级 一级 特级 一级颜色 乳白到白,无杂色 乳白到白 白色,一致 少量粉色百粒重/g ≥40g ≥30g ≥40g ≥25g口感 软糯微甜 软糯微甜 粉糯,微甜 粉糯,微甜
《 T/HASNJX 002-2024 芡实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芡实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号:T/HASNJX 002-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A014
- 发布日期:2024-10-12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10
- 实施日期:2024-10-18
- 团体名称:淮安市农村技术协会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本文件规定了芡实绿色生产的有关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前准备、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储藏、生产记录等
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市及周边地区芡实的绿色生产
芡实绿色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芡实绿色生产的有关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前准备、育苗、定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与储藏、生产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市及周边地区芡实的绿色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要求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芡实EuryaleFeroxSalisb睡莲科芡属EuryaleFeroxSalisb,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分为南芡和北芡两个栽培变种。本文件涉及南芡,也称苏芡。3.2绿色生产GreenProduction全程强调绿色理念,按照NY/T393、NY/T394要求使用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4产地环境符合GB3095、GB15618、GB5084、NY/T391的规定。5育苗前准备5.1品种选择与种子准备选择适合本地的南芡品种,将籽粒饱满、色泽鲜亮、硕大、黑褐色、种皮坚硬无损伤的留种,百粒重不低于180g。5.2田块选择与苗床准备选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的稻田、低洼田及较浅的池溏等。播种前准备好苗床(池),捣烂床土,整平床底,清除青苔、浮萍,每亩大田准备苗床2m2~4m2,灌水深度10cm~15cm,待水澄清后播种。6育苗6.1育苗时间早茬在每年2月底3月初开始育苗。晚茬3月底4月初育苗。6.2催芽将种子清洗后放入1%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杀菌20min~25min后,再将种子放入催芽容器内,加水淹没种子,水温白天控制在20℃以上,夜间15℃以上,待多数种子露白后播种。6.3播种量及方式大田每667m2用种1kg,种子芽眼向上,人工均匀撒播,覆土1cm~2cm。6.4分苗假植播种后30d~40d,幼苗2片~3片箭叶时,带籽起苗假植,行距40cm,株距40cm。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水田,清除杂草和杂物,施少量复合肥和有机肥,精细平整,四周做高田埂。在阴天分苗,将种子和根系全部栽入土中,并防止泥土埋没心叶。栽后保持浅水层,待幼苗扎根后,水层逐步加深到30cm以上,促进叶柄伸长。6.5壮苗指标苗龄60d以上,主、侧根10条以上,叶龄4叶~5叶,叶片直径达25cm~30cm,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7定植7.1定植时间幼苗4片圆叶以上、大叶直径25cm时即可定植。5月中旬~5月下旬定植大田。4月底到5月上旬可在大棚内定植。7.2定植密度行距2.3m、株距2.3m,每穴定植1株。7.3移栽当天起苗并定植,带土将芡实苗挖出,保护好根、茎、叶不受损伤。定植时扒穴(30cm×30cm),穴深15cm,每穴1棵,壅土将根稳住,以不埋心叶为度。定植后水深0.2m,以后逐渐加深。8大田管理8.1水层管理移栽后田间水层保持在15cm~20cm。如遇寒流,可适当加深水层。芡实成活后水层加深至30cm,旺盛生长期至开花结果初期,水层加深至50cm~60cm。开花结果后期水层35cm以上。8.2壅根补苗移栽后,风大时可加水淹灌防芡实苗被损伤。出现死苗缺苗的立即补苗。芡实苗定植后10d-15d,进行壅根除草。8.3肥料管理当幼苗长到2片~3片盾形叶时,在起苗前3d,每667m2撒施(N:P:K=15:15:15)45%复合肥15kg起苗肥。每穴挖槽施0.5kg菜籽饼做基肥。移栽成活后每667m2施(N:P:K=15:15:15)45%复合肥25kg;6月下旬芡叶初封行时,每667m2施(N:P:K=15:15:15)45%复合肥15kg;7月下旬在第一次采摘后,每667m2施(N:P:K=15:15:15)45%复合肥10kg;第三次采摘后喷施富含钾、锌、硅、硼等液态肥。8.4人工除草(萍)芡实田发现浮萍后应在下风口打捞,以防浮萍疯长。除草时可结合根际壅土进行。移栽后15d~20d第一次除草,移栽后30d第二次除草和打捞水面浮萍,收获前20d,水面基本封死,浮萍和杂草已没有空间生长,应停止除草。也可每667m2养殖100尾草鱼预防浮萍。9病虫害防治9.1基本要求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统筹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等措施防治,主要病害有叶斑病、叶瘤病、炭疽病;主要虫害有福寿螺、食根金花虫、莲缢管蚜、斜纹夜蛾等。9.2农业防治于定植前7d大田每667m2施生石灰粉5kg,也可每667m2养殖3尾~4尾青鱼。9.3物理防治利用黄板、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等害虫,叶面上发现叶瘤病时可在叶瘤病发生部位用刀割除。9.4生物防治利用昆虫性诱剂进行防治食根金花虫、莲缢管蚜等害虫,并保护天敌。9.5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中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要求,具体防治对象及防治方法见资料性附录A。10采收、加工与贮存运输10.1采收标准植株心叶收缩、新叶生长缓慢、果柄发软、果皮发红光滑时,表明果实已成熟,可分批采收。10.2采收方法在水面老叶上清出一个直径约30cm的采收孔,注意不能割破新叶。将果实拉出水面,用刀从果实基部割断。割除时果实基部下部应多留少许,防止果颈感染腐烂,影响植株生长。10.3加工脱皮将芡果用清水冲洗干净,送进脱皮机加水脱皮。经脱皮机处理好的芡实籽皮分别从出籽口和出皮口排出。将果皮清扫,集中运到预置好的田头专用废皮壳回收塘内,经发酵后还田。10.4包装、标识、贮存、运输芡实米可真空包装,贮存于冷库中。在运输过程中应运用冷链运输。其余按NY/T658和NY/T1056的规定执行。11生产记录生产者应按照规定如实记录病虫草害发生和防治情况,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停用日期及安全间隔期,农产品收获日期及销售去向等信息,生产记录保存2年。
《 T/CGAPA 028-2024 薄壳芡实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薄壳芡实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T/CGAPA 028-2024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A014
- 发布日期:2024-07-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4-07-03
- 团体名称: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 标准分类:农业A 农、林、牧、渔业
- 内容简介:
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薄壳芡实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植地准备、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等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霍芡1号”、“霍芡2号”品种在六安市域的栽培指导。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 DB3411/T 002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 标准号:DB3411/T 002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3-11-20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23-11-20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林、牧、渔业安徽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主管部门为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龙岗芡实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品种选择、环境条件、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保质期。本文件适用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龙岗芡实。
《 T/CACM 1021.36-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芡实
- 标准号:T/CACM 1021.36-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Q849
- 发布日期:2018-12-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10
- 实施日期:2018-12-03
- 团体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
- 标准分类:Q 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卫生技术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芡实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芡实药材生产、流通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商品规格等级评价
《 T/CACM 1020.81-2019 道地药材 第81部分:苏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地药材 第81部分:苏芡实
- 标准号:T/CACM 1020.81-2019
- 中国标准分类号:Q849
- 发布日期:2019-08-13
-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01
- 实施日期:2019-08-13
- 团体名称:中华中医药学会
- 标准分类:Q 卫生和社会工作医药卫生技术
- 内容简介:
"苏芡实 suqianshi产于以江苏苏州为核心及周边池沼湖塘浅水区域的栽培芡实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来源及形态4.1来源4.2形态特征5历史沿革5.1品种沿革5.2产地沿革6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6.1道地产区6.2生境特征7质量特征7.1质量要求7.2性状特征
《 T/CDNX 024-2020 芡实富硒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芡实富硒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T/CDNX 024-2020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A014
- 发布日期:2020-05-06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0-05-28
- 团体名称:常德市农学会
- 标准分类:B 采矿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芡实富硒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富硒技术、适时采收、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芡实富硒栽培5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择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
5.2田间培管壮苗培育、整地施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可参照当地田间培管技术实施
5.3肥料施用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
5.4化学防治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6富硒技术6.1补硒原则自然富硒生产的芡实果实硒含量达不到GH/T1135规定时,可通过人工技术补硒
6.2补硒肥料应选择经国家登记的硒肥料或硒土壤调理剂
6.3补硒方式分叶面补硒和根际补硒
可根据生产实际任选一种或二者兼用的补硒方式
6.3.1叶面补硒将硒肥料配成浓度70mg/kg~120mg/kg的硒溶液,在植株生长盛期、开花期、幼果期分别补硒1次,每次每公顷均匀喷施硒溶液450kg~600kg
要求叶面均要喷施到硒溶液,以不滴水为度
应选阴天或晴天下午4时后施硒;硒溶液浓度精准,距叶片35cm细雾均匀喷施;施硒后6h之内遇雨水冲洗,应及时补喷1次;不应与碱性农药、肥料混用;采收前20d停止施硒
6.3.2根际补硒土壤翻耕前,田间按产品说明施用硒土壤调理剂
然后翻耕,使土壤与硒肥充分混匀
《 T/HQSC 001-2021 地理标志产品 霍邱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霍邱芡实
- 标准号:T/HQSC 001-2021
- 中国标准分类号:A019
- 发布日期:2021-01-08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 实施日期:2021-02-08
- 团体名称:霍邱县水产养殖技术协会
- 标准分类:A 农、林、牧、渔业农业
- 内容简介:
本标准包含霍邱芡实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及产品召回管理
《 DB 3413/T 002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 标准号:DB 3413/T 002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3-07-24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23-08-24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林、牧、渔业安徽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主管部门为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豆类作物点蜂缘蝽的防控原则及防控技术。本文件适用于豆类作物点蜂缘蝽的综合防控。
《 DB54/T 002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 标准号:DB54/T 002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2-12-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23-01-03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林、牧、渔业西藏自治区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主管部门为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规程规定了结球甘蓝(俗称莲花白)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采收要求。本规程适用于结球甘蓝的生产。
《 DB2104/T0023-2023 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
- 标准号:DB2104/T0023-2023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3-04-03
- 国际标准分类号:
- 实施日期:2023-05-03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抚顺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林、牧、渔业辽宁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龙岗芡实》,主管部门为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DB34/T 3282-2018 绿色食品 芡实生产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绿色食品 芡实生产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4/T 3282-2018
-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 发布日期:2018-12-2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19-01-29
- 技术归口: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安徽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绿色食品 芡实生产技术规程》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主管部门为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芡实生产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的原则和要求、栽培措施、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芡实的人工种植。
《 DB3208/T 184-2022 芡实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芡实绿色栽培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208/T 184-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2-10-31
-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20
- 实施日期:2022-12-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食品技术农、林、牧、渔业江苏省环境保护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芡实绿色栽培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芡实绿色栽培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脱皮和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准安市范围内芡实绿色栽培。
《 DB3415/T 29-2022 芡实育苗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芡实育苗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415/T 29-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 发布日期:2022-12-30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2-12-30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植物栽培安徽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芡实育苗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芡实育苗技术苗床要求、播种方法、苗期管理、种苗要求、起苗。本文件适用于芡实的育苗。
《 DB3411/T 0006-2022 芡实-小麦轮作技术规程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芡实-小麦轮作技术规程
- 标准号:DB3411/T 0006-2022
- 中国标准分类号:B05
- 发布日期:2022-04-19
-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 实施日期:2022-05-01
- 技术归口: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标准分类:农业农、林、牧、渔业安徽省谷物、豆类及其制品
- 内容简介:
地方标准《芡实-小麦轮作技术规程》,主管部门为滁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本文件规定了芡实-小麦轮作的产地要求、茬口安排、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和生产记录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芡实-小麦轮作生产。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随着芡实在食品和药品领域的日益普及,保证其质量和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科学严谨的检测方法,我们能够确保每一粒芡实都符合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产品。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对芡实的质量控制将变得更加精细和高效,确保这一传统植物继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芡实检测:科学揭秘芡实品质的检测方法与技巧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