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列表(部分)
《 QB/T 3632-1999 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套管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套管
- 标准号:QB/T 3632-1999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0
- 发布日期:1989-07-14
-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35
- 实施日期:1990-02-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
- 代替标准:代替ZB G33009-1989
- 主管部门:国家轻工业局
- 标准分类:电气工程化工QB 轻工合成材料塑料型材
-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套管(以下简称热缩膜、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及各种添加剂为原料,采用泡管法成型的热缩膜、管.该产品具有遇热能收缩的特性,可用于电器、电子元件绝缘包装、一般物品包装和接触食品包装等。本标准规定了聚氯乙烯热收缩薄膜、套管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以聚氯乙烯树脂、增塑剂及各种添加剂为原料,采用泡管法成型的热缩膜、管。该产品具有遇热能收缩的特性,可用于电器、电子元件绝缘包装、一般物品包装和接触食品包装等。
《 GB/T 13519-1992 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 标准号:GB/T 13519-1992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3
- 发布日期:1992-06-23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
- 实施日期:1993-03-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被GB/T 13519-2016代替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聚乙烯热收缩薄膜》由TC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热收缩薄膜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采用管膜法成型的热收缩薄膜(以下简称薄膜)。
《 GB/T 34848-2017 热收缩薄膜收缩性能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热收缩薄膜收缩性能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34848-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发布日期:2017-11-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薄膜和薄板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热收缩薄膜收缩性能试验方法》由TC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热收缩薄膜收缩性能的热缩强度、冷缩强度和收缩率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生产的热收缩薄膜,其他类型材料的热收缩薄膜也可参照执行。注:本方法也可用于收缩率(空气介质)的评定。但是,相关收缩率的测定方法主要参考标准GB/T12027-2004。
《 GB/T 34849-2017 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热收缩薄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热收缩薄膜
- 标准号:GB/T 34849-2017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1
- 发布日期:2017-11-01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18-05-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薄膜和薄板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热收缩薄膜》由TC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双向拉伸聚苯乙烯热收缩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分类和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用平膜法挤出经双向拉伸工艺制成并具有热收缩性能的薄膜。本标准不适用于直接接触食品的薄膜。
《 GB/T 19787-2005 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
- 标准号:GB/T 19787-2005
- 中国标准分类号:A82
- 发布日期:2005-05-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55.040
- 实施日期:2005-11-01
- 技术归口: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货物的包装和调运包装材料和辅助物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包装材料 聚烯烃热收缩薄膜》由TC49(全国包装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聚烯烃热收缩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产品规格、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共聚聚丙烯(PP)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树脂为主要原料,经三层共挤制得的具有PP/LLDPE/PP结构的薄膜。
《 GB/T 13519-2016 包装用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包装用聚乙烯热收缩薄膜
- 标准号:GB/T 13519-2016
- 中国标准分类号:G33
- 发布日期:2016-04-25
- 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10
- 实施日期:2016-11-01
- 技术归口: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3519-1992
- 主管部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 标准分类:橡胶和塑料工业橡胶和塑料制品薄膜和薄板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包装用聚乙烯热收缩薄膜》由TC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乙烯热收缩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采用一次吹塑法生产成型的薄膜。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热收缩薄膜检测,热收缩薄膜检测标准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