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1.2-1996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达规则 第2部分:标准出版印刷的规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A00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 01.120-标准化总则
国家标准 GB/T 1.3-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A00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 01.120-标准化总则
国家标准 GB/T 1.6-1997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6部分:术语标准编写规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A00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 01.120-标准化总则
国家标准 GB/T 1.7-1988 标准化工作导则 产品包装标准的编写规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13 标准化管理与一般规定 【国际标准分类】 21.060.01-紧固件综合
国家标准 GB/T 90-1985 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与包装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04 通用零部件 【国际标准分类】 17.040.20-表面特征
国家标准 GB/T 139-2008 使用硫酸亚铁剂量计测量水中吸收剂量的标准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使用硫酸亚铁酸性水溶液剂量测量系统测量电离辐射水中吸收剂量的制备方法和测试程序。该系统又称为Fricke剂量测量系统,由剂量计和相关的分析仪器组成。rn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Fricke剂量计的程序。rn本标准适用于Y射线、X射线(韧致辐射)和高能电子束吸收剂量的测量。rn本标准适用于在下述条件下测量吸收剂量的Fricke剂量计剂量测量系统:n吸收剂量范围:20Gy~400Gy。rn吸收剂量率:≤106Gy·s-1。rn辐射能量:γ射线源的初始光子能量应大于0.6MeV;对于X射线(韧
【中国标准分类】 A58 计量 【国际标准分类】 17.240-辐射测量
国家标准 GB/T 139-1989 原木检验 工具、号印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04 林业 【国际标准分类】 17.040.01-长度和角度测量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57-1989 锥度与锥角系列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J04 机械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21.040.10-米制螺纹
国家标准 GB/T 193-1981 普通螺纹 直径与螺距系列(直径1-600mm)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40 机械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77.140.01-钢铁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1-2000 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40 钢铁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40.01-钢铁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1-1979 工具钢淬透性 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24 金属理化性能实验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国家标准 GB/T 230.2-2022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A、B、C、D、E、F、G、H、K、N、T标尺)的检验与校准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按照GB/T230.1测定洛氏硬度的洛氏硬度计的两种检验方法(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并规定了洛氏硬度压头的检验方法。
直接检验法适用于检测与硬度计功能相关的主要参数是否在规定的允差以内,例如试验力、深度测量、试验循环时间。间接检验法适用于使用一组经过标定的标准硬度块判定硬度计在测量已知硬度材料时的能。
间接检验法可单独用于使用中硬度计的定期常规检查。
如果硬度计还可用于其他硬度试验方法的硬度试验,需分别按照每一种方法单独对硬度计进行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式硬度计和便携式硬度计。
注意已将碳化钨合金球压头视为洛氏硬度标准型的球压头。钢球压头仅限于在符合GB/T230.1-2018附录A的条件下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H22 试验给予无损探伤仪器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31.2-2022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按GB/T231.1测定布氏硬度川的布氏硬度计(以下简称硬度计)的直接检验和间接检验方法,并规定了对硬度计进行这两种方法检验的检验周期。
直接检验包括检查被检硬度计性能参数是否处于规定的限值以内,而间接检验则是使用按GB/T231.3标定的标准硬度块进行硬度测量来检查硬度计的综合性能。
如果硬度计还用于其他方法的硬度试验,则需分别按每一种方法单独对硬度计进行检验。
本文件适用于固定安装的硬度计和便携式硬度计。对于不能符合按规定的力/时间配置的硬度计,附录B给出了对硬度计的力和试验循环时间进行改进的直接检验程序。
【中国标准分类】 H22 试验给予无损探伤仪器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10-金属材料力学试验
国家标准 GB/T 255-1977 石油产品馏程测定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发动机燃料、溶剂油和轻质石油产品的馏分组成。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8-2016 轻质石油产品酸度测定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轻质石油产品酸度的测定方法。rn本标准适用于轻质石油产品,如汽油、石脑油、煤油、柴油及喷气燃料。
【中国标准分类】 E31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160.20-液体燃料
国家标准 GB/T 259-1988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适用范围】 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0-2016 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测定 蒸馏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蒸馏法测定石油产品中水含量的方法。n本标准适用于石油产品、焦油及其衍生产品,水含量的测定范围为不大于25%。n本标准可以测定水含量超过25%的试样,但其精密度未被考查过。n若试样中存在挥发性水溶性物质,将被作为水测出。n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0-1977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系将石油产品与无水溶剂混合蒸馏测定其水分含量,用百分数表示。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2-2010 石油产品苯胺点测定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4-1983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酸值。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5-1988 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恩氏粘度计测定粘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恩氏粘度。 液体受外力作用移动时,在液体分子间发生的阻力称为粘度。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7-1988 石油产品闪点与燃点测定法(开口杯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开口杯测定闪点和燃点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油和深色石油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68-1987 石油产品残炭测定法(康氏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经蒸发和热解后留下的残炭量,以提供石油产品相对生焦倾向的指标。 本方法一般用于在常压蒸馏时易部分分解、相对地不易挥发的石油产品。对含有能生灰组分的石油产品(用GB508《石油产品灰分测定法》测定)则会得到残炭值偏高的结果,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所生成灰分的量。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75-1993 滚动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一般工作条件下的滚动轴承(以下简称轴承)与轴和外壳的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J11 通用零部件 【国际标准分类】 21.100.20-滚动轴承
国家标准 GB/T 305-2019 滚动轴承 向心轴承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适用范围】GB/T 307的本部分规定了向心轴承的尺寸和几何特性、与公称尺寸的极限偏差以及公差值,以限定向心轴承的界面(倒角除外)。公称外形尺寸在ISO 15、ISO 355和ISO 8443中给出。
本部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向心轴承(如冲压外圈滚针轴承)或特殊场合使用的向心轴承(如飞机机架轴承和仪器精密轴承)。这些轴承的公差在相应的标准中给出。
倒角尺寸极限在ISO 582中给出。
【中国标准分类】 J11 通用零部件 【国际标准分类】 21.100.20-滚动轴承
国家标准 GB/T 307.4-2017 滚动轴承 推力轴承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值
【适用范围】GB/T 307的本部分规定了推力轴承的尺寸特性、与公称尺寸的极限偏差以及公差值,以限定推力轴承的界面(倒角除外)。公称外形尺寸在ISO 1041中给出。
本部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类型的推力轴承(如推力滚针轴承)或特殊场合使用的推力轴承(如特殊的推力精密轴承)。这些轴承的公差在相应的标准中给出。
倒角尺寸极限在ISO 58213中给出。
【中国标准分类】 J11 通用零部件 【国际标准分类】 21.100.20-滚动轴承
国家标准 GB/T 311.2-2013 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
【适用范围】GB/T311的本部分将为正确执行GB311.1—2012《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提供指导 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设备或成套装置的额定耐受电压、选取相应于设备最高电压Um的标准绝缘水平。 n本部分与GB311.1—2012相对应 适用于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相对地绝缘、相间绝缘和纵绝缘 并按设备最高电压分为两个范围 即范围Ⅰ和范围Ⅱ。 n与设备最高电压的关联性仅是为了绝缘配合的目的 本部分不包括对人员安全的要求。 n本部分适用于标称电压为1kV 以上的三相交流系统 给出或推荐的数值一般也仅适用于这些系 n统。但是 提供的基本原则对两相和单相电力系统也是适用的。在导则中强调结合具体工程研究绝缘 n配合 以合理确定绝缘水平的必要性 这对范围Ⅱ的设备更有意义。 n本部分不考虑例行试验 有关例行试验由相关设备委员会规定。 n本部分的内容严格遵循GB311.1—2012给出的绝缘配合的程序(GB311.1—2012中图1)。本部 n分第2章至第5章与GB311.1—2012图1中相应的框格对应 给出了如何掌握绝缘配合程序原则的详 n细信息 求取要求耐受电压。 n本部分强调 在绝缘配合程序的最初阶段 必须充分考虑到运行中作用电压的所有起因、分类以及 n类型 与设备最高电压的范围(范围Ⅰ、范围Ⅱ)无关。只有在程序的最后阶段 在选取标准(额定)耐受 n电压时 采用了用标准耐受电压涵盖特殊运行作用电压的原则 给出了GB311.1—2012中标准绝缘水 n平与设备最高电压之间的对应关系。 n附录中给出了支撑标准正文阐述的原则或解释所需的实例和详细信息以及采用的基本分析技术。
【中国标准分类】 K40 输变电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29.080.30-绝缘系统
国家标准 GB/T 311.2-2002 绝缘配合 第2部分: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适用范围】 本标准将为正确执行GB 311.1-1997《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提供指导,以便经济合理地确定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输变电设备或成套装置的额定耐受电压、选取相应于设备最高电压U<下标m>的标准绝缘水平。rn 和GB 311.1相适应,本标准适用于设备的相对地绝缘、相间绝缘和纵绝缘,并按设备最高电压分为两个范围,即范围Ⅰ和范围Ⅱ论述。rn 本标准所提供的基本原则对两相和单相电力系统也是适用的。在导则中强调结合具体工程研究绝缘配合,以合理确定绝缘水平的必要性,这对范围Ⅱ的设备更有意义。rn 尽管GB 311.1为非等效采用IEC 60071-1:1993《绝缘配合 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但本导则的总体结构、基本原则、有关主要内容、绝缘配合程序的主要考虑、标准绝缘水平和IEC 60071-2都是一致的,因此,本标准为等效采用IEC 60071-2:1996《绝缘配合 第2部分 使用导则》。在编写时结合我国的经验和实践,尽量向IEC 60071-2靠近,并广泛采用IEC 60071-2中根据国际上已有的经验和研究成果提供的资料。
【中国标准分类】 K40 输变电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29.080.30-绝缘系统
国家标准 GB 311.5-1983 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四部分 测量装置使用导则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E30 输变电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84-1981 石油产品热值测定法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量热计氧弹测定不含水的石油产品(汽油、喷气燃料、柴油和重油等)的总热值及净热值。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87-1990 深色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管式炉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管式炉测定深色石油产品中硫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硫含量大于0.1%(m/m)的深色石油产品,如润滑油、重质石油产品、原油、石油焦、石蜡和含硫添加剂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有金属、磷和氯添加剂以及含有这类添加剂的润滑油。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080-石油产品综合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