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针织品检测

抗菌针织品检测简介

发布时间:2025-05-04 04:58:03

更新时间:2025-05-07 13:57:41

咨询点击量:128

发布来源:材料检测中心

第三方抗菌针织品检测机构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科研分析中心作为综合性研究所检测中心,旗下实验室拥有CMA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抗菌针织品检测报告。检测样品包含抗菌针织品等。
抗菌针织品检测内容

检测信息(部分)

什么是抗菌针织品?

抗菌针织品是通过添加抗菌剂或采用抗菌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能够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广泛应用于服装、家纺、医疗等领域。

抗菌针织品的检测范围包括哪些?

检测范围涵盖抗菌性能、安全性、物理性能等,如抗菌率、耐久性、皮肤刺激性、色牢度、拉伸强度等指标。

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验证其抗菌效果和安全性,保障消费者健康,同时为企业提供质量背书。

检测项目(部分)

  • 抗菌率:衡量产品对特定微生物的抑制能力,反映抗菌效果的核心指标。
  • 耐久性:测试抗菌性能在多次洗涤或使用后的持久性。
  • 抑菌圈直径:通过琼脂扩散法评估抗菌剂扩散效果。
  • 皮肤刺激性:检测产品直接接触人体后是否引发过敏或刺激反应。
  • 色牢度:评估抗菌处理对纺织品颜色的影响及稳定性。
  • 甲醛含量:确保化学残留符合安全标准。
  • pH值:检测纺织品酸碱度,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 透气性:衡量织物空气透过能力,影响穿着舒适度。
  • 断裂强力:测试织物在拉伸状态下的最大承受力。
  • 耐磨性:评估织物表面抗摩擦损耗的性能。
  • 缩水率:检测洗涤后尺寸变化情况。
  • 重金属含量:筛查铅、镉等有害物质残留。
  • 纤维成分:验证实际材质与标称是否一致。
  • 异味检测: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化学气味。
  • 微生物挑战试验:模拟实际环境下的抗菌效果。
  • 毒性评估:确保抗菌剂无细胞毒性风险。
  • 抗真菌性能:针对霉菌等真菌的抑制能力测试。
  • 吸湿速干性:评估功能性针织品的湿度管理能力。
  • 起球等级:测定织物表面起毛起球程度。
  • 生态安全性:符合国际环保标准(如OEKO-TEX®)。

检测范围(部分)

  • 抗菌内衣
  • 抗菌袜子
  • 抗菌医用敷料
  • 抗菌床品套件
  • 抗菌运动服
  • 抗菌毛巾
  • 抗菌毛毯
  • 抗菌口罩
  • 抗菌家居服
  • 抗菌婴童服饰
  • 抗菌护具
  • 抗菌鞋垫
  • 抗菌窗帘
  • 抗菌汽车坐垫
  • 抗菌宠物纺织品
  • 抗菌户外服饰
  • 抗菌手术衣
  • 抗菌针织面料
  • 抗菌纱线
  • 抗菌功能性服装

检测仪器(部分)

  • 恒温恒湿培养箱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电子织物强力机
  • 马丁代尔耐磨仪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pH计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振荡式洗涤试验机
  • 微生物挑战测试舱
  • 扫描电子显微镜

检测标准(部分)

行业标准 FZ/T 73023-2006 抗菌针织品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菌针织品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n本标准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以及混纺纤维制成的抗菌针织品。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国家标准 GB/T 41788-2022 多功能针织产品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多功能针织产品的产品分类、号型或规格、要求、抽样规则,描述了试验方法、判定规则,并给出了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等信息。
本文件适用于多功能针织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行业标准 FZ/T 52012-2011 壳聚糖短纤维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壳聚糖短纤维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壳聚糖为原料生产的线密度范围在1.20 dtex~6.00 dtex的本色常规纺织用壳聚糖短纤维品质的鉴定和验收。其他用途的壳聚糖短纤维可参照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W52  化学纤维 【国际标准分类】  59.060.20-人造纤维
行业标准 FZ/T 62044-2021 抗菌清洁巾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抗菌清洁巾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纺织纤维制成的,用于洗擦、清洁的,可重复洗涤使用的抗菌清洁巾(不包括一次性卫生用品)。
【中国标准分类】  W57  纺织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97.160-家用织物、亚麻织物
行业标准 FZ/T 72011-2011 壳聚糖纤维混纺针织面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壳聚糖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规格、要求、抽样、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产品使用说明。本标准适用于鉴定壳聚糖纤维混纺针织面料的品质。
【中国标准分类】  W62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行业标准 FZ/T 72028-2020 精梳亚麻混纺针织面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精梳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的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抽样规则、判定规则、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亚麻含量10%以上精梳亚麻混纺针织面料。精梳汉麻混纺针织面料可参照执行。
【中国标准分类】  W62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行业标准 FZ/T 73037-2019 针织运动袜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针织运动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判定规则以及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针织运动袜的品质,不适用于特殊要求的针织运动袜。
本标准不适用于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袜类。
注:特殊要求指竞技类运动袜等。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行业标准 FZ/T 73072-2022 矿工袜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矿工袜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以及产品使用说明、包装、运输、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鉴定矿工袜的品质。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30-纺织物
行业标准 QB/T 4341-2012 抗菌聚氨酯合成革—抗菌性能试验方法和抗菌效果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菌聚氨酯合革的抗细菌和抗霉菌的性能试验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本标准适用于对抗菌聚氨酯合成革进行抗菌性能试验和效果评价。
【中国标准分类】  Y47  皮革加工与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40-涂覆织物
行业标准 AQ 6105-2008 足部防护 矿工安全靴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矿工安全靴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信息。rn本标准适用于矿工穿用的、保护矿工足腿部免遭作业区域危害的全橡胶和全聚合材料靴。
【中国标准分类】  C73  劳动安全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  13.340.50-防护鞋袜
行业标准 AQ 6106-2008 足部防护 食品和医药工业防护靴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和医药工业防护靴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信息。rn本标准适用于在食品和医药工业穿用的、保护穿着者足腿部免遭作业区域危害的全橡胶和全聚合材料靴。rn本标准也适用于餐饮行业、卫生部门使用的全橡胶和全聚合材料防护靴。
【中国标准分类】  C73  劳动安全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  13.340.50-防护鞋袜
行业标准 WS/T 650-2019 抗菌和抑菌效果评价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菌和抑菌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使用。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抗菌和(或)抑菌功能产品的抗菌、抑菌效果的鉴定。
【中国标准分类】  C50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11.080-消毒和灭菌
行业标准 SB/T 10587-2011 功能性纺织纤维制品商品验收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功能性纺织纤维制品分类、营销采购管理要求、商品进货验收管理要求和商品质量验收技术要求。 n本标准适用于商贸企业对功能性纺织纤维制品的进货验收管理。
【中国标准分类】  W06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03.100.10-订购、收购、仓库管理
行业标准 SN/T 3472-2012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方法 服装 针织服装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针织服装符合性评价的要求、程序和评价报告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进出口针织服装法规性要求和非法观性要求的质量符合性评价。
【中国标准分类】  Y76  服装、鞋、帽与其他缝制品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行业标准 SN/T 3775.5-2014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验证规范 第5部分:纺织服装
【适用范围】SN/T3775的本部分规定了进出口纺织服装质量符合性验证的程序和内容。rn本部分适用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纺织服装质量进行符合性验证,也可作为进出口纺织服装经营、生产企业质量控制的参考性文献。
【中国标准分类】  W00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地方标准 DB12/T 603-2015 婴幼儿服装燃烧性能检测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婴幼儿服装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服装及其面料。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0-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纺织品颜色变化的灰色样卡及其使用方法。本标准提供了灰色样卡的精确测色级距值,可以作为永久记录以供新制作的灰色样卡及可能发生变化的灰色样卡对比之用。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纺织品色牢度试验中评定贴衬织物沾色程度的灰色样卡及其使用方法。本标准提供了灰色样卡的精确测色级距值,可以作为永久记录以供新制作的灰色样卡及可能发生变化的灰色样卡对比之用。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420-200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颜料印染纺织品耐刷洗色牢度
【适用范围】本标准描述了各种颜料染色或印花纺织品的耐刷洗色牢度试验方法。rn本标准不适用于散纤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420-199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品质控制
【适用范围】本标准阐述了纺织品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试验中有关蓝色羊毛标样成批产品的品质控制方法。rn本标准规定了一种仪器评定蓝色羊毛标样染色均匀度的方法以及目测评定和仪器评定两种评定褪色性能的方法。待试蓝色羊毛标样要与基准蓝色羊毛标样进行比较。rn有关验收标准和贮存条件见附录A。rn本标准适用于所有用作蓝色羊毛标样(1~7)级的染色羊毛织物。rn注1:本标准不适用于蓝色羊毛标样8 级,因为8 级褪色至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4 级和3 级所需时间太长,正在对其使用考虑替代方法。rn注2:试验方法以GB/T 8427为基础。因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730-199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蓝色羊毛标准的原理、试验方法、试验报告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有色纺织品在色牢度试验中评定耐光和耐气候色牢度等级。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1809-1979 棉针织内衣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国家标准 GB/T 1811-1979 棉针织内衣汗渍牢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国家标准 GB/T 1812-1979 棉针织内衣染色摩擦牢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63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61.020-服装
国家标准 GB 1813-1979 棉针织内衣绒布织物厚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针织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43.1-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1部分:直接计数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直接计数法测定纱线的捻向、捻度和退捻后长度变化的方法。rn 本标准适用于:n a)短纤维单纱及有捻复丝;rn b)股线;rn c)缆线。rn 本方法主要用于卷装纱。增加特殊步骤后,也可用于从织物上拆下的纱线。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543.2-2001 纺织品 纱线捻度的测定 第2部分:退捻加捻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退捻加捻法测定纱线的捻向、捻度的方法。rn 本方法适用于短纤维单纱捻度的测定。主要用于卷装纱,也可用于从织物上拆下的纱线。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2640-1981 模制抗菌素玻璃瓶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医药器械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各种三组分纤维混合物的定量化学分析方法。rn二组分混合物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在GB/T 2910中的各部分已有规定,它指出了对各种纤维的适用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3-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丙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n醋酯纤维与羊毛、动物毛发、蚕丝、再生蛋白纤维、棉(精梳、漂煮,或漂白)、亚麻、大麻、苎麻、黄麻、蕉麻、针茅麻、椰壳纤维、金雀花麻、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rn本方法不适用于含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混合物,也不适用表面已脱去乙酰基的醋酯纤维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4-2022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次氯酸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由以下纤维组成的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非蛋白质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蛋白质纤维含量的方法:
——绵羊毛、其他动物毛纤维(如山羊绒、马海毛)、蚕丝、再生蛋白质纤维,和
——棉、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莱赛尔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含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氨酯弹性纤维、聚酯复合弹性纤维、聚烯烃弹性纤维、三聚氰胺纤维和聚丙烯/聚酞胺复合纤维。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次氯酸盐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由以下纤维组成的某些蛋白质纤维和某些非蛋白质纤维二组分混合物中蛋白质纤维含量的方法:n—羊毛、化学处理过的羊毛、其他动物纤维、蚕丝、酪朊再生蛋白纤维rn和rn—棉、铜氨纤维、粘胶纤维、莫代尔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含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和弹性纤维。rn如果织物中几种蛋白质纤维同时存在,此方法只能求出它们的总量而不能得到各自的量。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5-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锌酸钠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粘胶纤维,或大多数现有的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原棉,煮练棉或漂白棉纤维两组分混合物含量的方法。如试样中有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试验是否溶于试剂。rn本部分不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棉纤维已经受到严重的化学降解,也不适用于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中存在不能完全去除的耐久性整理剂或活性染料,致使其不能完全溶解。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6-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甲酸/氯化锌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纤维两组分混合物含量的方法。如试样中有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存在时,则应预先试验是否溶于试剂。rn本部分不适用于混合物中的棉纤维已经受到严重的化学降解,也不适用于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中存在不能完全去除的耐久性整理剂或活性染料,致使其不能完全溶解。rn警告:使用GB/T 2910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7-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甲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聚酰胺纤维和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含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或玻璃纤维等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含量的方法。rn本部分也适用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发的混合物。但当羊毛含量超过25%时,宜采用GB/T 2910.4规定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8-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丙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中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丙酮法,测定除去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9-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9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混合物(苯甲醇法)
【适用范围】GB/T 2910中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苯甲醇法,测定除去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0-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0部分: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氯甲烷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含量的方法:n—三醋酯纤维或聚乳酸纤维;rn和rn—羊毛、再生蛋白质纤维、棉(原棉、漂白棉或染色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酞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rn经过整理而导致部分水解的三醋酯纤维,在此试剂中不能完全溶解,本方法不适用。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硫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天然或再生纤维素纤维和聚酯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中纤维素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3部分:某些含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硫化碳/丙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硫化碳/丙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含氯纤维含量的方法:rn—某些含氯纤维,无论是否后氯化的;rn和rn—羊毛、动物毛发、蚕丝、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rn混合物中羊毛或蚕丝的含量超过25%时,宜使用GB/T 2910.4的方法。rn混合物中锦纶的含量超过25%时,宜使用GB/T 2910.7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4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含氯纤维的混合物(冰乙酸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冰乙酸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醋酯纤维和某些含氯纤维或后氯化的含氯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醋酯纤维含量的方法。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5-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5部分:黄麻与某些动物纤维的混合物(含氮量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用含氮量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黄麻和某种动物纤维的二组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其中动物纤维可以是羊毛或其他动物纤维的一种,也可以是二者的混合。rn本部分不适于染料或整理剂上含有氮的混纺产品。rn注:由于本法在原理上与其他部分选择性溶解的原理不同,因此格式与GB/T 2910其他部分不同。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0.16-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二甲苯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物质后的由以下纤维组成的二组分混合物中聚丙烯纤维含量的方法:n—聚丙烯纤维n和rn—羊毛、动物纤维、蚕丝、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和玻璃纤维的混纺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抗菌针织品检测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抗菌针织品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