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颗粒检测

塑料颗粒检测简介

发布时间:2025-05-04 10:15:31

更新时间:2025-05-04 13:46:51

咨询点击量:440

发布来源:材料检测中心

第三方塑料颗粒检测机构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科研分析中心作为综合性研究所检测中心,旗下实验室拥有CMA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塑料颗粒检测报告。
塑料颗粒检测内容

检测信息(部分)

什么是塑料颗粒?

塑料颗粒是通过将塑料原料经过熔融、挤出、切割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原材料,广泛用于注塑、吹塑、挤出等加工领域。

塑料颗粒的用途范围有哪些?

塑料颗粒可用于包装材料、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外壳、日用品、建材、医疗器械、玩具等多种产品的生产。

塑料颗粒检测的概要是什么?

检测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热性能及环保指标等,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安全法规及客户定制要求。

检测项目(部分)

  • 熔融指数:表征塑料在熔融状态下的流动性能。
  • 密度:反映材料单位体积的质量,影响产品轻量化设计。
  • 拉伸强度:衡量材料抵抗拉伸破坏的能力。
  • 弯曲强度:评估材料在受力弯曲时的抗变形能力。
  • 冲击强度:测试材料在瞬间冲击下的韧性表现。
  • 热变形温度:确定材料在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
  • 灰分含量:检测材料中无机残留物的比例。
  • 挥发分含量:反映加工过程中可挥发物质的残留量。
  • 水分含量:确保颗粒干燥度以避免加工缺陷。
  • 卤素含量:评估材料是否符合环保法规限制。
  • 重金属含量:检测有害重金属元素的超标风险。
  • 阻燃性能:验证材料是否满足防火安全要求。
  • 色差分析:控制产品颜色一致性。
  • 气味测试:确保材料无刺激性异味。
  • 粒径分布:分析颗粒尺寸均匀性。
  • 熔体流动速率比:研究材料加工过程中的流变特性。
  • 氧化诱导时间:评估材料抗热氧老化能力。
  • 介电常数:测试材料在电场中的绝缘性能。
  • 光泽度:量化材料表面反光特性。
  • 迁移试验:检测添加剂向接触物的迁移风险。

检测范围(部分)

  • 聚乙烯(PE)颗粒
  • 聚丙烯(PP)颗粒
  • 聚氯乙烯(PVC)颗粒
  • 聚苯乙烯(PS)颗粒
  • ABS颗粒
  • 聚碳酸酯(PC)颗粒
  • 聚酰胺(PA)颗粒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颗粒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颗粒
  • 热塑性弹性体(TPE)颗粒
  • 生物降解塑料颗粒
  • 工程塑料颗粒
  • 再生塑料颗粒
  • 阻燃改性塑料颗粒
  • 导电塑料颗粒
  •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颗粒
  • 聚甲醛(POM)颗粒
  • 聚四氟乙烯(PTFE)颗粒
  • 聚乳酸(PLA)颗粒
  • 聚苯硫醚(PPS)颗粒

检测仪器(部分)

  • 熔融指数仪
  • 万能材料试验机
  •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热重分析仪(TGA)
  • 红外光谱仪(FTIR)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 原子吸收光谱仪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冲击试验机
  • 激光粒度分析仪

检测标准(部分)

行业标准 SH/T 1541.1-2019 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塑料颗粒外观的试验方法。rn 本标准适用于热塑性塑料中聚乙烯(PE)、聚丙烯(PP) 、聚苯乙烯 (PS)、抗冲击聚苯乙烯(PS-I)、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 -丙烯腈(SAN)等本色颗粒状树脂。rn 本标准也适用于改性塑料。rn 本标准不适用于热塑性塑料中的粉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行业标准 SH/T 1541-1993 用湿分析法测量塑料颗粒上细颗粒和尘粒的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Molding and extruding plastic pellets require dust free dry pellets to prevent processing problems. Plastic producers try to remove the dust and streamers with dust removal systems prior to packaging and loading. How to accurately measure dust and streamer content in plastic pellets is an important quality control issue.

Particle size analysis is used to determine a percentage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rom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the whole. In terms of size analysis concerning plastic pellets sieving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dust content in the range of 500 to 2000 micron. Test Method D 1921 Test Method B is used to determine this type of particle sizing.

After dry sieve analysis particles smaller than 500 microns need to be analyzed by wet method. A fresh sample shall be used for wet analysis. This test method allows washing down the fines attached to the pellets by electrostatic forces.

The wet analysis provides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small to large amounts of fines negating static effects and eliminating detrimental effects of mechanical agitation. A wet analysis must be employed to accurately quantify lower PPM dust levels in plastic pellets.

1.1 This test method measures the amount of fine particles adhered on plastic pellets or granules in which they are commonly produced and supplied. The lower limit of this test method is restricted only by the porosity of the filter disc used to capture the particle size being quantified.

1.2 The wet analysis technique allows for separation and collection of statically charged particles by liquid wash and filtration methods. This must be performed under standard laboratory conditions.

1.3 The values stated in SI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standard.

1.4 This test method describes an essential practice to check the quality of plastics once the production cycle is terminated an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pellet cleaning systems or of the special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s for the distinct size fractions below 500 micron only.

1.5 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Note 18212;There is no known ISO equivalent to this standard.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0400-2013 玩具填充物安全和卫生要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玩具填充物的定义、要求和检验方法。    n本标准适用于玩具的填充物:如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泡沫、海绵、塑料颗粒、植物种子、纸等。  本标准不适用于玩具中填充的液体、糊状物和膏状物。
【中国标准分类】  Y57  文教、体育、娱乐用品 【国际标准分类】  97.200.50-玩具
国家标准 GB/T 40006.1-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1部分:通则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再生塑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可追溯性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热塑性塑料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包含拉条、热切和/或水切等造粒工艺)等工艺制成的再生塑料颗粒.本文件还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L(PET)瓶片。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40006.6-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6部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材料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苯乙烯(PS)和抗冲击聚苯乙烯(PS-I)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聚苯乙烯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包含拉条、热切和/或水切等造粒工艺)制成的聚苯乙烯再生塑料颗粒。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抗冲击聚苯乙烯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包含拉条、热切和/或水切等造粒工艺)制成的抗冲击聚苯乙烯再生塑料颗粒。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聚苯乙烯和其他树脂材料混合后加工制备的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抗冲击聚苯乙烯和其他树脂材料混合后加工制备的塑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40006.7-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7部分:聚碳酸酯(PC)材料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碳酸酯再生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废弃的聚碳酸酯塑料为原料,经筛选、分类、清洗、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制成的聚碳酸酯再生塑料颗粒,该聚碳酸酯再生塑料的基体为GB/T35513.1规定的含碳酸和芳香族二酚化合物的热塑性聚酉旨,聚酯可以是均聚物、共聚物或二者的混合物。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聚碳酸酯再生塑料。
本文件不适用于聚碳酸酯和其他树脂材料的混合再生塑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行业标准 AQ 4232-2013 塑料生产系统粉尘防爆规范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塑料生产系统的粉尘防爆技术要求。rn本标准适用于:a)以烯烃类气体为原料,主要工艺过程为经聚合反应得到塑料粉末料、经造粒得到塑料颗粒料粉体的生产系统;b)以塑料、合成聚合物粉末或颗粒料为原料,通过熔融与注塑等工艺生产与加工塑料用品的生产系统,包括废旧塑料回收处理与加工生产系统。rn本标准不适用于塑料粉末喷涂工艺过程。
【中国标准分类】  C67  劳动安全技术 【国际标准分类】  13.230-防爆
行业标准 SN/T 5408-2022 再生塑料与改性塑料的鉴别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描述了再生塑料颗粒与改性塑料颗粒的鉴别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酰胺等热塑性再生塑料颗粒与改性塑料颗粒的鉴别。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地方标准 DB13/T 1602-2012 降解塑料垃圾袋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降解塑料垃圾袋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由生物分解塑料或热氧降解塑料颗粒制成的降解塑料垃圾袋。
【中国标准分类】  Y28  日用玻璃、陶瓷、塑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01-橡胶和塑料制品综合
国外标准 NF L06-850-2001 塑料 吸水性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平板或曲面形状的固体塑料在厚度方向吸水性的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当试样浸入水中或在一定的湿度条件下,测量规定塑料试样尺寸的吸水量。对单相材料假设通过试样厚度方向上具有恒定吸水性的费克扩散行为,那么可以测定通过厚度方向的水分扩散系数。该模型对均质材料和增强聚合物基料在玻璃化温度以下的试验是有效的。然而一些两相基料,如固化的环氧树脂可能要求多相吸收模型,不包含在本标准范围内。rn材料的吸水性和(或)扩散系数适于比较塑料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平衡吸水量。若在非湿度平衡条件下比较材料的性能,就不局限于单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1115-2009 聚乙烯(PE)树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PE)树脂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产品的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rn本标准适用于乙烯均聚物或乙烯和其他1-烯烃为单体的共聚物及含有添加剂的聚合物。rn本标准不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着色、填充、改性、增强聚乙烯树脂及母粒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2670-2008 聚丙烯(PP)树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树脂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n本标准适用于丙烯或丙烯和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制得的含有添加剂的颗粒状丙烯均聚物、丙烯耐冲击共聚物或丙烯无规共聚物。n本标准不适用于着色、填充、增强、共混聚丙烯树脂及母粒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2672-2009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以下简称ABS树脂)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rn本标准适用于以苯乙烯和丙烯腈共聚物为连续相,与以聚丁二烯和按一定数量的其他组份为分散相组成的ABS树脂。rn本标准不适用于阻燃、增强或其他改性的ABS树脂。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5692.3-1995 制药机械名词术语 制剂机械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A80  制药、安全机械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55.020-货物的包装和调运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2555-2010 散料验收抽样检验程序和抽样方案
【适用范围】本标准通过变量的确定以及散料验收检验程序的使用,对散料验收抽样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些抽样方案均服从合理费用下特定的操作特性曲线。rn本标准适用于以单一质量特性的批干均值为主要因素的验收检验,也给出了多质量特性时的特定的验收检验程序;本标准可应用于那些在抽样的各阶段标准差已知或末确知的情形。rn本标准可用于各种散料,但对于诸如铁矿石、煤、厚油等物料,估计批质量平均值比确定批的接收性更为重要的情形,本标准并不完全适用。rn当投有适用的标准测量方法从而使得测量标准差在总标准差中占主要部分时,如液态散料抽样,本标准详细阐述了一些专用的抽样方案和程序。rn
【中国标准分类】  A41  基础科学 【国际标准分类】  03.120.30-统计方法的应用
国家标准 GB/T 22878-2008 纸和纸板 杂质的估算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反射光估算纸页中可见杂质的测定方法。rn本标准适用于大多数纸和纸板。
【中国标准分类】  G32  造纸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24149.2-2017 塑料 汽车用聚丙烯(PP)专用料 第2部分:仪表板
【适用范围】GB/T24149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仪表板用聚丙烯(PP)专用料的命名、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热塑性丙烯耐冲击共聚物为主,与弹性体、矿物质填料及其他助剂按一定比例通过共混制成的、用于制造汽车仪表板本体的聚丙烯专用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24149.3-2017 塑料 汽车用聚丙烯(PP)专用料 第3部分:门内板
【适用范围】GB/T 24149的本部分规定了汽车门内板用聚丙烯(PP)专用料的命名、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以热塑性丙烯耐冲击共聚物为主,与弹性体、矿物质填料及其他助剂按一定比例通过共混制成的、用于制造汽车门内板的聚丙烯专用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24150-2009 塑料 阻燃抗冲击聚苯乙烯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阻燃抗冲击聚苯乙烯专用料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rn本标准适用于以抗冲击聚苯乙烯为基体,加入阻燃剂及其他添加剂等,通过熔融共混形成的阻燃抗冲击聚苯乙烯专用料。该材料主要用于制造电器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24151-2009 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rn本标准适用于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基体,加入阻燃剂,玻璃纤维和(或)协效剂及其他添加剂等,通过熔融共混形成的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该材料主要用于制造家电、汽车、照明等应用领域的电子电气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24611-2020 滚动轴承 损伤和失效 术语、特征及原因
【适用范围】本标准对采用标准轴承钢制造的滚动轴承在使用中发生的失效模式进行了分类。对每一失效模式的特征、外观变化及可能的根本原因进行了定义和描述,这有助于基于外观来鉴别各种失效模式。
对于本标准,下列术语解释如下:
——“滚动轴承失效”:由于损伤而使轴承不能满足预定的设计性能要求或标志使用寿命终止;
——“使用中”:轴承离开制造厂;
——“可见特征”:能直接目视或使用放大镜或光学显徽镜观察到的特征,也可来自照片,但都只能是采用无损方法获得的特征。
本标准仅对具有意义明确的外观、并且能够高度确定地归因于某一特定原因的外观变化的特征形式和失效模式加以考虑,并对反映轴承变化和失效的特别重要的特征加以描述。各种失效模式用照片和图表说明,并且给出了最常见的原因。
如果通过检查和根据本标准给出的可见特征的特性描述,仍不能可靠地确定根本原因.则要考虑进行附加调查。这些方法在附录A的A.3中进行了总结,例如可能涉及使用破坏性方法获取截面,通过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进行金相组织分析以及化学和光谱分析。这些方法超出了本标准的范围。
通常,推荐使用条标题中给出的失效模式术语,而描述其子模式的合适的其他表述或同义词,则在A.4中给出并解释。
滚动轴承失效示例以及失效原因的描述、建议的改进措施在A.2中给出。
【中国标准分类】  J11  通用零部件 【国际标准分类】  21.100.20-滚动轴承
国家标准 GB/T 27865-2011 塑料 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PP)熔喷专用料的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为主要原料 以二叔丁基过氧化物(DTBP)为降解剂 经改性制得的聚丙烯熔喷专用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3319-2016 塑料 聚乙烯(PE)透气膜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PE)透气膜专用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n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基体,加入矿物质填料及其他添加剂等,通过熔融共混形成的聚乙烯透气膜专用料。n注:本标准的透气膜是指以聚乙烯(PE)透气膜专用料经过挤出机流延或吹塑成膜之后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纵向拉伸所得到的薄膜,其内部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微孔,使之具备透气功能。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3796-2017 热塑性淀粉通用技术要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塑性淀粉的术语和定义、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各种天然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物理改性或/和化学改性处理后,所制得的用于生产塑料材料及制品的热塑性淀粉。
【中国标准分类】  Y28  日用玻璃、陶瓷、塑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5516-2017 LED灯罩用光扩散聚碳酸酯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LED灯罩用光扩散聚碳酸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碳酸酯为基体,加入光扩散剂或其他加工助剂,通过熔融共混形成的光扩散聚碳酸酯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5677-2017 废电冰箱处理企业资源化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处理企业对废电冰箱进行资源化水平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和分级评价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对处理企业开展废电冰箱资源化的水平进行评价。
【中国标准分类】  Z05  环境保护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13.020-环境保护
国家标准 GB/T 36587-2018 橡胶塑料机械 术语
【适用范围】本标准界定了橡胶塑料通用机械、橡胶专用机械、塑料专用机械及橡胶塑料机械安全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橡胶塑料机械行业的教学、科研、设计、制造、编写相关技术文件和书刊及技术交流。
【中国标准分类】  A10  化工机械于设备 【国际标准分类】  35.240.60-信息技术在运输和贸易中的应用
国家标准 GB/T 37106-2018 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 托盘设计准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中流通的平托盘、箱式托盘、立柱式托盘和滑板托盘的设计准则和射频识别标签(RFID)及条码符号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托盘单元化物流系统内平面尺寸为1200mmX1000mm的托盘的设计和生产。其他平面尺寸托盘的设计和生产可参考使用。
【中国标准分类】  A85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国际标准分类】  55.180.20-通用托盘
国家标准 GB/T 37197-2018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C)树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乙烯-乙酸乙烯酯(EVAC)树脂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乙烯、乙酸乙烯酯为单体,在高压下聚合所制得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共聚物中乙酸乙烯酯含量(质量分数)为3%~40%。
注: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的缩写EVAC也经常使用EVA。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7198-2018 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树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抗冲击聚苯乙烯(PS-1)树脂的分类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苯乙烯和(或)烷基取代苯乙烯与苯乙烯的共聚物为连续相、以丁二烯橡胶相为分散相的两相聚合物体系组成的抗冲击聚苯乙烯树脂。
本标准不适用于可发性聚苯乙烯树脂。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7427-2019 塑料 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专用料的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ABS为基体,加入耐热剂和(或)其他助剂等,通过熔融共混制成的,主要用于汽车内饰件、外饰件和功能件的ABS专用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7881-2019 塑料 汽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专用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为基体,加入连续玻璃纤维和其他添加剂,采用挤出牵引工艺制备的汽车用长玻璃纤维增强聚丙烯(PP)专用料(以下简称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8099.1-201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 第1部分:小型IT设备和通信产品
【适用范围】GB/T38099的本部分规定了与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中的小型IT设备和通信产品处理有关的术语和定义、处理要求、文件记录和保存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废弃小型IT设备和通信产品的处理。
注:小型IT设备和通信产品,是指外部任意一边的外形尺寸不超过50cm的IT设备和通信产品,包括但不限于移
动通信手持机、平板电脑、掌上电脑(PDA)、路由器、电话单机等。小型IT设备和通信产品的列举清单参见附
录A。
【中国标准分类】  Z01  环境保护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13.020.01-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8099.2-2019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 第2部分:含制冷剂的电器
【适用范围】GB/T38099的本部分规定了与含制冷剂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相关的术语、定义、处理要求及文件记录与保存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含制冷剂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处理。
注:常见的含制冷剂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一般指废弃空气调节器及废弃家用电冰箱。
【中国标准分类】  Z01  环境保护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13.020.01-环境和环境保护综合
国家标准 GB/T 38288-2019 塑料 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再生改性专用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产品和生活日常用品等来源的,经过回收、改性的聚丙烯类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39710-2020 电动汽车充电桩壳体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专用料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充电桩壳体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PC/ABS)专用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充电桩的外壳所使用的PC/ABS专用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40006.8-2021 塑料 再生塑料 第8部分:聚酰胺(PA)材料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再生聚酰胺塑料的分类与命名、要求、试验方法、可追溯性文件、检验规则、标志和随行文件、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以可回收的废弃聚酰胺为原料,经熔融、挤出、造粒等工艺制成的产品。
本文件不适用于来自医疗废物、农药包装等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的再生聚酰胺材料,也不适用于再生改性聚酰胺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  G32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40146-2021 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傅立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设备、试样处理、光谱测试、谱图分析和结果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牙膏、香皂、洗衣液等其他日化产品可参照使用。
本文件不适用于彩妆类化妆品中塑料微珠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Y42  日用化工品 【国际标准分类】  71.100.70-美容品、化妆品
国家标准 GB/T 40991-2021 微量物证的提取、包装方法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纤维、玻璃、油脂、金属、泥土、爆炸残留物、易燃液体残留物、射击残留物、涂料、橡胶和塑料等微量物证的提取和包装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微量物证的提取和包装。
【中国标准分类】  A92  社会公共安全 【国际标准分类】  13.310-犯罪行为防范
塑料颗粒检测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塑料颗粒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上一篇:PS检测
下一篇:透明板检测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