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 GB/T 1632.3-201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适用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和聚丙烯稀溶液135℃时的比浓黏度(也称为黏数)和特性黏度测定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及聚丙烯材料。试样中存在的添加剂可能会对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的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如果样品带有填料或其他添加剂,用本方法测定的黏度结果是不可靠的。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01-塑料综合
国家标准 GB/T 1842-2008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的试验方法。rn本标准适用于测定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质量分数)和带功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质量分数)的共聚物在规定条件下耐环境应力开裂的能力。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99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2-1980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1.1GB/T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该系统可作为分类基础。rn1.2不同类型的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用下列指定的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na)密度;nb)熔体质量流动速率。rn1.3本部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一烯烃单体质量分数小于50%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质量分数不多于3%的共聚物。rn本部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rn本部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本部分也不适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命名和分类参见GB/T21461.1-2008。rn1.4本部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部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rn如果需要,可按GB/T845的第2部分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rn1.5为了说明某种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1-1999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命名系统,也可以作为分类基础。聚乙烯的特征性能为密度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不同型号的聚乙烯用其特征性能的值以及推荐用途和(或)加工方法、重要性能、添加剂、着色剂、填料和增强材料等为基础的一种分类系统加以区分。 本标准适用于聚乙烯均聚物以及其他1-烯烃单体含量少于50%(m/m)和带官能团的非烯烃单体含量不多于3%(m/m)的共聚物。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为粉状、颗粒或碎粒状,未改性或经着色剂、添加剂、填料等改性的材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母料和EPM橡胶。 本标准不意味着命名相同的材料必定具有相同的性能。本标准不提供用于说明材料特殊用途和(或)加工方法所需的工程数据、性能数据或加工条件数据。 如果需要,可按有关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确定这些附加性能。 为了说明某种热塑性塑料材料的特殊用途或为了确保加工的重现性,可以在字符组5中给出附加要求。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2-2021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本文件还规定了对试验材料的预处理及试样在试验前状态调节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表征聚乙烯模塑和挤出材料性能和测试方法的选择。这些性能是从GB/T 19467.1通用测试方法中选择的。本文件还列出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第1部分中的命名性能的测定方法。
为了保证试验结果具有再现性和重复性,可使用本文件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1845.2-200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 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适用范围】GB/T 1845的本部分规定了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本部分还规定了对试验材料的预处理及试样在试验前状态调节的要求。rn本部分规定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的方法和条件。本部分列出了表征PE模塑和挤出材料合适和必要的性能和测试方法。rn这些性能是从GB/T 19467.1-2004中的通用测试方法中选择的。本部分还规定了模塑和挤出材料广泛应用的或有特殊意义的其他试验方法,以及GB/T 1845.1-1999第1部分中命名性能的测定方法。rn为了获得具有重现性和可比性的试验结果,应使用本部分规定的试样制备和状态调节的方法,以及规定的试样尺寸和试验方法。使用不同条件制备的试样或使用不同尺寸的试样所获得的测试数据可能不一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 1845-1988 聚乙烯和乙烯共聚物材料命名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X40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220.20-食品添加剂
国家标准 GB/T 2910.23-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3部分:聚乙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物(环己酮法)
【适用范围】GB/T 2910的本部分规定了采用环己酮法测定去除非纤维的物质后聚乙烯纤维的含量的方法。rn本部分仅适用聚乙烯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纺的混合物。
【中国标准分类】 W04 纺织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59.080.01-纺织产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2914-1999 塑料 聚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G31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080.20-热塑性塑料
国家标准 GB/T 2951.8-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第1节: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熔体指数测量方法--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的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3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电线和电缆
国家标准 GB/T 2951.9-1997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第2节:预处理后断裂伸长率试验--预处理后卷绕试验--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测定质量的增加 附录A:长期热稳定性试验 附录B: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3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电线和电缆
国家标准 GB/T 2951.41-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1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耐环境应力开裂试验 熔体指数测量方法 直接燃烧法测量聚乙烯中碳黑和(或)矿物质填料含量 热重分析法(TGA)测量碳黑含量 显微镜法检测聚乙烯中碳黑分散度
【适用范围】GB/T 2951的本部分规定了配电及通信用电缆和光缆,包括船舶及近海用电缆和光缆的聚合物绝n缘和护套材料的试验方法。这些试验方法适用于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混合料,包括发泡绝缘和带n皮泡沫绝缘。
【中国标准分类】 K13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电线和电缆
国家标准 GB/T 2951.42-2008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第42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 高温处理后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试验 高温处理后卷绕试验 空气热老化后的卷绕试验 测定质量的增加 长期热稳定性试验 铜催化氧化降解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GB/T 2951的本部分规定了配电及通信用电缆和光缆,包括船舶及近海用电缆和光缆的聚合物绝n缘和护套材料的试验方法。这些试验方法适用于聚烯烃绝缘和护套。
【中国标准分类】 K13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电线和电缆
国家标准 GB/T 4455-2019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及代号、规格及推荐厚度、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农业用塑料大、中、小棚和温室透光覆盖材料使用的聚乙烯普通棚膜、聚乙烯耐老化棚膜及内添加型聚乙烯流滴耐老化棚膜。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10-薄膜和薄板
国家标准 GB 4455-2006 农业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业用聚乙烯吹塑薄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或低密度聚乙烯树脂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两种树脂共混为主要原料用吹塑方法制成的农业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橡胶和塑料制品
国家标准 GB/T 4456-2008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以下简称薄膜)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rn本标准适用于低密度聚乙烯(PE-LD) 线形低密度聚乙烯(PE-LLD)、中密度聚乙烯(PE-MD)、高密度聚乙烯(PE-HD)等树脂及以上树脂共混为主要原料,用吹塑法生产的直接包装用和复合膜基材用薄膜。
【中国标准分类】 G3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83.140.10-薄膜和薄板
国家标准 GB/T 4456-1996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合成材料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009.58-1996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5009.58-1985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T 5009.60-1996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C53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67.040-食品综合
国家标准 GB 5009.60-1985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L11 卫生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20-陶瓷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T 6346.1101-2015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1-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Z
【适用范围】空白详细规范n空白详细规范是分规范的一种补充性文件,它包括对详细规范的格式、编排和最少内容的要求。不遵守这些要求的详细规范,认为是不符合电子元件质量评定体系要求的规范。rn制定详细规范时,应考虑分规范1.4的内容。rn首页括号内数字标注的位置上应填写下列相应内容:rn详细规范的识别rn[1]授权起草本详细规范的组织:IEC或国家标准机构。rn[2]IEC或国家标准的详细规范编号、发布日期以及国家标准体系需要的其他内容。rn[3]IEC或国家标准的总规范编号及其版本号。rn[4]IEC或国家标准的空白详细规范编号。rn电容器的识别n[5]该型号电容器的简述。rn[6]典型结构的简述(适用时)。rn[7]对影响互换性的主要尺寸的外形图和/或引用国家或国际的外形方面的文件。或者也可以在详细规范附录中给出这种图形。rn[8]应用或涉及的应用组别和/或评定水平。rn[9]重要性的参考数据,以便在各种类型电容器之间进行比较。
【中国标准分类】 L11 电子元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20-陶瓷电容器和云母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T 6346-1986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1部分:分规范: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可供认证用)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不超过6300V的直流固定电容器,这类电容器以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作介质,以薄金属箔作电极。对于额定电压超过1000V的电容器,补充的试验和要求可在详细规范中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L11 电子元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30-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T 6347-1986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适用范围】 空白详细规范 空白详细规范是分规范的一种补充文件,并包括详细规范的格式、编排和最低限度的内容的要求。不遵守这些要求的详细规范则不能认为是符合IEC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要求的标准。在制订详细规范时应考虑分规范第1.4条的内容。表示下列内容的首页上各括号中的号码应填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详细规范的识别 〔1〕授权起草本详细规范的组织:IEC或国家标准机构。 〔2〕IEC或国家标准的详细规范编号、出版日期以及国家标准体系所要求的任何更多的内容。 〔3〕IEC总规范编号和年代号或国家总规范编号和年代号。 〔4〕空白详细规范的IEC编号。 电容器的识别 〔5〕电容器类型的简短说明。 〔6〕典型结构的资料(当适用时)。 注:当电容器并不设计成用于印制电路板时,应在详细规范中的这个位置明确地加以说明。 〔7〕标有主要尺寸的外形图。这些主要尺寸对于互换性是重要的,和(或)引用外形方面的国家文件或国际文件。或者也可以在详细规范的附录中给出此图。 〔8〕应用或包括的各种应用组别和(或)评定水平。 注:详细规范中采用的评定水平必须从分规范3.5.4条中选取,这意味着只要试验的编组不变,几个评定水平可合用一个空白详细规范。 〔9〕最重要特性的参考数据,以便在各种不同型式的电容器之间能进行比较。
【中国标准分类】 L11 电子元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30-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 6348-1986 电子元器件详细规范 CL10型金属箔式聚乙烯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可供认证用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L11 电子元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30-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T 7332-1996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2部分:分规范 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设备用的以金属化层为电极并以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简称聚酯)膜为介质的直流固定电容器。 这类电容器可具有取决于使用条件的“自愈特性”。主要用于交流分量小于额定电压的场合。本标准包括电容器两个性能等级,1级为长寿命电容器,2级为一般电容器。 本标准不包括抑制无线电干扰用电容器。这类电容器在IEC 384-14《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14部分:分规范:抑制无线电干扰用固定电容器 试验方法的选择和一般要求》中规定。
【中国标准分类】 L11 电子元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30-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T 7333-2012 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 第2部分:空白详细规范 金属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膜介质直流固定电容器 评定水平E
【适用范围】 空白详细规范是分规范的一种补充性文件,它包括了详细规范的格式、编排和最少内容的要求。不遵守这些要求的详细规范认为是不符合IEC要求的规范也不能称作IEC规范。
【中国标准分类】 L11 电子元件 【国际标准分类】 31.060.30-纸介电容器和塑料膜电容器
国家标准 GB/T 7351-2013 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的术语和定义、命名方法、外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n本标准适用于高碱醇解和低碱醇解工艺所制得的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
【中国标准分类】 W51 化学纤维 【国际标准分类】 59.060.20-人造纤维
国家标准 GB/T 7351-1997 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高碱醇解和低碱醇解工艺所制得的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
【中国标准分类】 W52 化学纤维 【国际标准分类】 59.060.20-人造纤维
国家标准 GB 7351-1987 纤维用聚乙烯醇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K13 化学纤维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20-电缆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