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信息(部分)
Q:什么是负极材料?
A: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中用于存储和释放锂离子的关键组成部分,通常由碳基、硅基或金属氧化物等材料制成。
Q:负极材料检测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A:检测可确保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安全性和一致性,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
Q:检测概要包括哪些内容?
A:涵盖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等模块,确保材料满足行业标准和实际应用需求。
检测项目(部分)
- 比表面积——反映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效率
- 振实密度——影响电极片的压实性能和电池能量密度
- 粒度分布——决定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
- 首次充放电效率——评估锂离子嵌入/脱出可逆性
- 循环寿命——衡量材料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 热稳定性——确保电池高温环境下的安全性
- 晶体结构——影响锂离子扩散速率和容量
- 元素含量——控制杂质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 表面形貌——观察材料微观结构均匀性
- 电阻率——反映电子传导能力
- pH值——影响电解液相容性
- 水分含量——防止副反应导致电池失效
- 金属异物——避免内部短路风险
- 克容量——直接决定电池能量密度
- 膨胀率——评估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 粘结强度——确保电极材料与集流体结合力
- 磁性物质——减少自放电现象
- 石墨化度——影响碳材料的导电性和容量
- 孔隙率——关联离子传输路径和速率
- 表面官能团——影响材料界面反应活性
检测范围(部分)
- 天然石墨
- 人造石墨
- 中间相碳微球
- 硬碳材料
- 软碳材料
- 硅碳复合材料
- 钛酸锂
- 金属锂箔
- 锂合金负极
- 氧化亚硅
- 纳米硅颗粒
- 碳包覆硅材料
- 锡基合金
- 过渡金属氧化物
- 硫化物复合材料
- 氮化物负极
- 三维多孔碳
- 石墨烯复合材料
-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 生物质碳材料
检测仪器(部分)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X射线衍射仪(XRD)
- 比表面及孔隙度分析仪(BET)
- 激光粒度分析仪
- 热重分析仪(TGA)
- 电化学工作站
- 原子吸收光谱仪(AAS)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
- 库仑效率测试系统
- 高精度水分测定仪
检测标准(部分)
T/DZJN 119-2022 废旧锂离子电池 碳负极材料再生利用技术规范
T/CIAPS 0027-2023 电池行业能效对标实施指南 第4部分 负极材料
T/CSTM 01112-2022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回收 技术规范 石墨类
T/QGCML 308-2022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T/SPSTS 004-2018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回收 技术规范—石墨类
GB/T 24533-201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B/T 33827-2017 锂电池用纳米负极材料中磁性物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30836-2014 锂离子电池用钛酸锂及其炭复合负极材料
DB44/T 1372-2014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正负极材料通用技术要求
DB36/T 816-2014 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用AB3型贮氢合金粉
DB36/T 690-2012 镍氢电池负极材料用贮氢合金粉
暂无相关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检测实验室(部分)
合作客户(部分)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负极材料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