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铜检测

阴极铜检测简介

发布时间:2023-04-12 10:08:55

更新时间:2025-05-16 14:39:21

咨询点击量:197

发布来源:其他检测中心

第三方阴极铜检测机构北京中科光析科学技术研究所科研分析中心作为综合性研究所检测中心,旗下实验室拥有CMA检测资质,检测设备齐全,数据科学可靠,7-15个工作日便可出具阴极铜检测报告。检测样品包含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阴极铜等。
阴极铜检测内容

检测项目(部分)

银、硒、铁、铅、铋、锑、砷、锡、铬、镍、锰、碲、硫、镉、磷、硅、锌、钴

检测样品(部分)

高纯阴极铜和标准阴极铜

阴极铜

检测标准(部分)

国家标准 GB/T 467-2010 阴极铜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以及合同rn或订货单)内容等。rn 本标准适用于电解精炼法或电解沉积法生产的阴极铜.通常供重熔用。rn
【中国标准分类】  H6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30-铜产品
国家标准 GB/T 467-1997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催化示波极谱法测定硒 碲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2-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铋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3-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铬.锰.镉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4-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5--Bγ-PADAP分光光度法测定锑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5-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砷钼杂多酸--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砷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6-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磷钒钼杂多酸--结晶紫分光光度法测定磷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7-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铁.钴.铅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8-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9-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锡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10-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11-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铜蓝分光光度法 测定硅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12-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巯基棉分离--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293.13-1991 高纯阴极铜化学分析方法 燃烧--磺酸钾滴定法测定硫量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13585-1992 高纯阴极铜
【适用范围】
【中国标准分类】  H10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040.30-金属材料化学分析
行业标准 SN/T 2260-2010 阴极铜直读光谱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阴极铜中砷、锑、铋、硫、硒、碲、铁、银、锡、镍、铅、锌、铬、镉、钴、硅、磷和锰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阴极铜中砷、锑、铋、硫、硒、碲、铁、银、锡、镍、铅、锌、铬、镉、钻、硅、磷和锰含量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行业标准 YS/T 464-2003 电解铜阴极铜规格
【适用范围】

Calculated values shall be rounded to the desired number of places as directed in Practice E29.

1.1 This specification establishes the requirements for electrolytic copper cathode; electrorefined and electrowon.

1.2 Units8212;The values stated in inch-pound units are to be regarded as standard. The values given in parentheses are mathematical conversions to SI units that are provided for information only and are not considered standard.

Note 18212;Cathode produced to this specific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designation x201C;Cathx201D; as defined in Classification B224 and may be used to produce all other coppers listed in Classification B224 that are normally produced from x201C;Cathx201D; copper.

Note 28212;Grade 1 cathode conforms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al requirements of Copper UNS No. C11040 except for oxygen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wire rod as designated in Specification B49.

1.3 The following hazard caveat applies to the test methods described in Annex A2 of this specification: This standard does not purport to address all of the safety concerns if any associated with its us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user of this standard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afety and health practices and determine the applicability of regulatory limitations prior to use.

【中国标准分类】  H6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30-铜产品
国外标准 JIS H1101-2013 电工用铜线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工用铜线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的要求、统计范围、计算范围、计算方法和节能管理与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以阴极铜或废杂铜为原料采用上引连铸法、连铸连轧法生产的直径6.00mm~35.00mm电工用铜线坯产品能耗的计算和考核评定,以及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中国标准分类】  F01  能源、核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行业标准 YS/T 260-2004 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编码规则与条码标识的术语和定义、编码、条码符号表示。
本标准适用于阴极铜、重熔用铝锭、锌锭、铅锭、锡锭、电解镍等有色金属冶炼产品的统一编码与条码标识的编制,用于有色金属冶炼产品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期货交割、现货贸易等应用环节的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
【中国标准分类】  H01  冶金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有色金属
地方标准 CNS 6-1983 电解铜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解铜(电解作用所析出之阴极铜)。
【中国标准分类】  H6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3952-2016 电工用铜线坯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工用铜线坯的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n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6.0㎜~35.0㎜ 供进一步拉制线材或其他电工用铜导体的圆形截面铜线坯。
【中国标准分类】  H62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30-铜产品
国家标准 GB/T 5121.2-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部分:磷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磷钼杂多酸-结晶紫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0.0005%。rn方法二 钼蓝分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除锡青铜以外的铜及铜合金中的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2%~0.12%。rn方法三 钒钼黄分光光度法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磷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锡青铜中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10%--0.50%。rn方法四 钒钼酸盐光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3-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铅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015%。rn方法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5%~5.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5-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5部分:镍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镍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10%。rn方法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镍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0%~1.50%。rn方法三 Na2EDTA滴定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镍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镍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50%~45.00%。rn方法四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6-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6部分:铋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铋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1%~0.00050%。rn方法二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铋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铋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0%~0.004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7-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7部分:砷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氢化物发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0.0010%。rn方法二 钼蓝分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砷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砷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0%~0.10%。rn方法三 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以光度法测定铜及铜合金中的砷。rn本方法适用于ISO国际标准中所列铜及铜合金的合金元素砷或杂质砷的测定。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9-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铁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20%。rn方法二 1,10-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5%~0.50%。rn方法三 重铬酸钾滴定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铁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7.00%。rn方法四 Na2EDTA滴定法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0-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0部分:锡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020%。rn方法二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10%~0.50%。rnn方法三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锡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50%~10.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1-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1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锌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2.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2-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2部分:锑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锑含量的测定方法。n本方法适用于中铜及铜合金中锑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0.002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4-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锰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0.0010%。rn方法二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锰含量的测量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30%~2.50%。rn方法三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锰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2.50%~15.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5-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6部分:铬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1 塞曼效应电热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05%~0.0010%。rn方法2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铬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50%~1.30%。rn方法3 滴定法rn本方法规定用滴定法测定国际标准中所列铜-铬合金中的总铬含量。rn本方法适用于铬含量0.10%~2.0%的产品。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19-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9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本部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银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部分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银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2%~1.5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5121.22-200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3部分:硅含量的测定
【适用范围】方法一 萃取一钼蓝分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1%~0.025%。rn方法二 钼蓝分光光度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25%~0.40%。rn方法三 重量法rn本方法规定了铜及铜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方法。rn本方法适用于铜及铜合金中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40%~5.00%。
【中国标准分类】  H13  金属化学分析方法 【国际标准分类】  77.120.30-铜和铜合金
国家标准 GB/T 6893-2022 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材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铝及铝合金拉(轧)制管材的分类、质量保证、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订货单(或合同)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铝及铝合金拉(轧)制无缝管和有缝管(以下简称“管材”)。
【中国标准分类】  H61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7.150.10-铝产品
国家标准 GB/T 12581-2006 加抑制剂矿物油氧化特性测定法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高温下,并有氧气、水和金属铜和铁存在时,评价加抑制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的方法。本方法限定最长试验时间为10000h。本方法也适用于其他油品,例如相对密度小于水并含有防锈剂和抗氧剂的液压油和其他循环油。rn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H】单位。rn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建立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并确定有适用性的管理制度。
【中国标准分类】  E30  石油产品 【国际标准分类】  75.100-润滑剂、工业油及相关产品
国家标准 GB/T 12971.1-2008 电力牵引用接触线 第1部分: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适用范围】GB/T 12971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力牵引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产品型号、规格、材料、试验、包装及标志、贮运等。rn本部分适用于铁路、工矿、城市交通等电气运输、起重系统用的铜及铜合金接触线。
【中国标准分类】  K13  电工材料和通用零件 【国际标准分类】  29.060.10-电线
国家标准 GB 21248-2014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以下简称能耗)限额的要求、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和节能管理与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以铜精矿、粗铜、废杂铜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
本标准不适用于处理含铜电子废料的粗铜冶炼工艺及含铜矿石直接堆浸工艺,能耗指标不适用于企业内部含铜废料的综合回收。
【中国标准分类】  F01  能源、核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国家标准 GB 21248-2007 铜冶炼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适用范围】规定了铜冶炼企业产品的能源消耗限额的技术要求、统计范围、计算方法、计算范围和节能管理措施。适用于以铜精矿、粗铜、废杂铜为原料的铜冶炼企业产品能耗的计算、考核,以及对新建项目的能耗控制。不适用于含铜矿石直接堆浸工艺,能耗指标不适用于企业内部含铜废料的综合回收
【中国标准分类】  F01  能源、核技术综合 【国际标准分类】  27.010-能源和热传导工程综合
阴极铜检测

检测优势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阴极铜检测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