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扰性检测:如何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抗扰性检测:如何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运行简介

发布时间:2025-04-16 04:05:12

更新时间:2025-05-01 15:47:19

咨询点击量:5

发布来源:检测资讯中心

在现代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中,抗扰性是衡量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不仅需要满足高性能要求,还要能够应对各种外界干扰,如电磁干扰(EMI)和射频干扰(RFI)。抗扰性检测即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主要目的是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干扰环境,验证设备是否能持续、稳定地运行。有效的抗扰性检测不仅能帮助提升设备质量,还能减少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发生。
抗扰性检测:如何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运行内容

检测样品

抗扰性检测所使用的样品通常包括各类电子产品、通讯设备、仪器仪表以及其他需要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运行的设备。常见的样品包括:

  • 智能手机和移动设备
  • 无线通信设备(如Wi-Fi路由器、蓝牙设备)
  • 家电设备(如电视机、电冰箱等)
  •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
  • 汽车电子系统
在这些设备中,不同的元件对抗干扰的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对样品的选择尤为重要。通常会选择市面上使用广泛、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普适性。

检测项目

抗扰性检测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电磁干扰抗扰性(EMI)测试:模拟电磁波的影响,评估设备在受到电磁辐射或传导时的表现。
  • 射频干扰抗扰性(RFI)测试:通过射频信号干扰设备,测试其接收和发射性能的稳定性。
  • 瞬态电压抗扰性测试:模拟电力线瞬态电压变化(如雷击、电力设备启动等),评估设备在电压波动时的抗扰性。
  • 电源噪声抗扰性测试:模拟电源噪声对设备的影响,测试设备在电源波动下的运行情况。
  • 过载和过压测试:测试设备在超出正常工作参数(如电压、电流)时的稳定性与响应。
每一项测试都需要模拟实际环境中的可能干扰,以确保设备在各种极端条件下依然能够保持可靠运行。

检测仪器

抗扰性检测离不开精密的测试仪器。以下是常见的抗扰性检测仪器:

  • 电磁干扰测试仪(EMI Tester):用于测量设备在不同频率下受到电磁辐射的情况。
  • 射频信号发生器(RF Signal Generator):用于产生特定频率和强度的射频干扰信号,以测试设备的射频抗扰性。
  • 脉冲干扰发生器(Surge Generator):模拟雷击或电力瞬态干扰,测试设备的抗瞬态电压能力。
  • 电源噪声测试仪(Power Noise Analyzer):检测电源输入中的高频噪声,并测量其对设备的影响。
  • 示波器(Oscilloscope):用于实时监测设备在受到干扰时的电压和电流波动,以评估其抗扰性。
这些仪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在选择时需根据检测要求选配适当的设备。

检测方法

抗扰性检测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 干扰源模拟:使用电磁干扰发生器或射频信号发生器模拟各种干扰源,测试设备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响应。
  • 实验室环境测试:通过建立专门的电磁兼容(EMC)测试环境,进行严格的设备抗扰性评估。
  • 现场实测:在设备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抗扰性测试,模拟真实环境中的干扰源,获得更具代表性的检测结果。
  • 标准化测试:按照国际或行业标准(如ISO、IEC等)进行统一测试,确保设备在全球市场的适用性。
这些方法的结合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尤其在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时,能够提供详细的抗扰性评估。

检测标准(部分)

《 GB/T 33014.11-2023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混响室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混响室法
  • 标准号:GB/T 33014.11-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23-09-07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4-04-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混响室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确立了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连续窄带辐射电磁骚扰的抗扰试验方法——混响室法。本文件确立了在混响室内对被测装置(以下简称DUT)与线束(实车线束或标准测试线束)施加电磁干扰的试验方法,测试时被测装置的辅助设备既能布置于混响室内也能布置于混响室外,测试使用调谐模式进行。本文件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的抗扰度测试。

《 GB/T 21437.3-2021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3部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3部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
  • 标准号:GB/T 21437.3-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T35
  • 发布日期:2021-12-31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2-07-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21437.3-2012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3部分: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的抗扰性》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对耦合到非电源线电瞬态脉冲的抗扰性的台架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M、N、O、L类车辆用标称电压12V或24V的电气/电子部件。

《 GB/T 21437.2-2021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
  • 标准号:GB/T 21437.2-2021
    中国标准分类号:T35
  • 发布日期:2021-12-31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2-07-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21437.2-2008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第2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文件规定了汽车电气/电子部件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发射和抗扰性试验的试验设备、试验方法和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标称电压12V或24V的电气/电子部件。

《 GB/T 33014.9-2020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9部分:便携式发射机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9部分:便携式发射机法
  • 标准号:GB/T 33014.9-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20-12-14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1-07-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9部分:便携式发射机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 3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ESA)对连续窄带辐射电磁骚扰的抗扰试验方法——便携式发射机模拟法。本部分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

《 GB/T 33014.8-2020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8部分:磁场抗扰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8部分:磁场抗扰法
  • 标准号:GB/T 33014.8-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20-12-14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1-07-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8部分:磁场抗扰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 3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对连续窄带辐射电磁骚扰的抗扰试验方法———磁场抗扰法。本部分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

《 GB/T 33014.7-2020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7部分:射频功率直接注入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7部分:射频功率直接注入法
  • 标准号:GB/T 33014.7-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20-12-14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1-07-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7部分:射频功率直接注入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3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对连续窄带辐射电磁骚扰的抗扰试验方法——射频功率直接注入法。本部分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

《 GB/T 33014.10-2020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抗扰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抗扰法
  • 标准号:GB/T 33014.10-2020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20-12-14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1-07-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0部分: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抗扰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3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ESA)对连续窄带辐射电骚扰的抗扰试验方法——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抗扰法。本部分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特别是针对每个独立受试设备(DUT)的所有电源线、输出线以及低频模拟线,对具有音频功能或视频显示功能的DUT。

《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 标准号:GB/T 17619-1998
    中国标准分类号:L06
  • 发布日期:1998-12-14
    国际标准分类号:33.100
  • 实施日期:1999-12-01
    技术归口: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标准分类:电信、音频和视频工程电磁兼容性()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由TC79(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ESA)对电磁辐射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

《 GB/T 33014.3-2016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横电磁波(TEM)小室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横电磁波(TEM)小室法
  • 标准号:GB/T 33014.3-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6-1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17-11-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3部分:横电磁波(TEM)小室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3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对连续窄带辐射电骚扰的抗扰试验方法——横电磁波(TEM)小室法。 本部分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

《 GB/T 19951-2019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
  • 标准号:GB/T 19951-2019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9-06-04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20-01-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代替GB/T 19951-2005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静电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本标准规定了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装配、维修过程中及驾乘人员在车内外可能产生的静电放电(ESD)耐受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部件和整车层面试验。本标准适用于M、N、O、L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

《 GB/T 33012.3-2016 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3部分:车载发射机模拟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3部分:车载发射机模拟法
  • 标准号:GB/T 33012.3-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6-1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17-05-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3部分:车载发射机模拟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 33012的本部分规定了车辆对连续窄带辐射电骚扰的抗扰性试验方法--车载发射机模拟法的试验条件、试验场地、试验仪器、试验规程等内容。本部分适用于M、N和O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注:车载发射机包括连接车外天线的车载发射机和装有一体化天线的车载便携式发射机。

《 GB/T 33012.4-2016 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4部分:大电流注入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4部分:大电流注入法
  • 标准号:GB/T 33012.4-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6-1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17-05-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4部分:大电流注入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33012的本部分规定了车辆对连续窄带辐射电骚扰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大电流注人(BCI)法的试验条件、试验仪器、试验布置、试验规程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M、N和O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

《 GB/T 33012.1-2016 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标准号:GB/T 33012.1-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6-1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17-05-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33012的本部分规定了车辆对窄带辐射电骚扰抗扰性试验的基本试验条件、试验仪器和试验规程等。 本部分适用于M、N和0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

《 GB/T 33012.2-2016 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法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法
  • 标准号:GB/T 33012.2-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6-1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17-05-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车辆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法》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33012的本部分规定了车辆对连续窄带辐射电骚扰的抗扰性试验方法——车外辐射源法的试验条件、试验场地、试验仪器、车辆的激励和监测、试验规程等内容。 本部分适用于M、N和0类车辆(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

《 GB/T 33014.1-2016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标准简介

  • 标准名称: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
  • 标准号:GB/T 33014.1-2016
    中国标准分类号:T36
  • 发布日期:2016-10-13
    国际标准分类号:43.040.10
  • 实施日期:2017-11-01
    技术归口: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代替标准: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
  • 标准分类:道路车辆工程道路车辆装置电气和电子设备
  • 内容简介:

    国家标准《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第1部分:一般规定》由TC114(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TC114SC29(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子与电磁兼容分会)执行,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

    GB/T 33014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气/电子部件(ESA)对连续窄带辐射电骚扰抗扰试验的基本条件、试验仪器和试验程序等。 本部分适用于M、N、O、L类车辆 (不限定车辆动力系统,例如火花点火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用电气/电子部件。 u3000u3000

暂无更多检测标准,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结语

抗扰性检测不仅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更是保障设备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的必要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对抗扰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深入了解抗扰性检测的各项标准和方法,对于企业在产品研发、质量保证以及市场竞争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完善抗扰性检测技术,能够为各类电子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

抗扰性检测:如何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运行

检测资质(部分)

荣誉 荣誉 荣誉 荣誉

检测实验室(部分)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检测实验室

合作客户(部分)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客户

检测报告作用

1、可以帮助生产商识别产品的潜在问题或缺陷,并及时改进生产工艺,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2、可以为生产商提供科学的数据,证明其产品符合国际、国家和地区相关标准和规定,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可以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减少潜在的健康和安全风险。

4、可以帮助生产商构建品牌形象,提高品牌信誉度,并促进产品的销售和市场推广。

5、可以确定性能和特性以及元素,例如力学性能、化学性质、物理性能、热学性能等,从而为产品设计、制造和使用提供参考。

6、可以评估产品是否含有有毒有害成分,以及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

检测流程

1、中析研究所接受客户委托,为客户提供检测服务

2、客户可选择寄送样品或由我们的工程师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我们的工程师会对样品进行初步评估,并提供报价,以便客户了解检测成本。

4、双方将就检测项目进行详细沟通,并签署保密协议,以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进行测试试验.

5、在检测过程中,我们将与客户进行密切沟通,以便随时调整测试方案,确保测试进度。

6、试验测试通常在7-15个工作日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样品的类型和数量而定。

7、出具检测样品报告,以便客户了解测试结果和检测数据,为客户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为抗扰性检测:如何确保设备在恶劣环境中的稳定运行的检测内容,如需更多内容以及服务请联系在线工程师。

 
咨询工程师